2月26日,2024年考研成绩和多地国线开始陆续公布。 虽然报考人数时隔八年首次下降,但预计录取率不会超过30%,竞争依然激烈。
在明知跟自己跑的概率高,想全身心投入的背后,很多人对学历有这样的认识:本科生找工作没有优势,努力读研究生或许有更好的出路。
学历真的会通货膨胀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2010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小组调查,该调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进行,旨在反映中国经济、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变化。
如果直接从薪资角度看,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薪资至少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不论学历如何。 为此,我们设立了“薪资优势指数”的概念,即将劳动人口的年收入与当年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出,从2010年到2020年,在拥有学士学位的受访者中,毕业后3年内的整体工作薪资优势明显消失,从189 减少到 133。
如何理解这种薪资优势指数的下降? 比如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中,同样的本科学历是做会计的,而在2010年的调查中,一个2008年毕业的学生,年薪为15000元,相当于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 倍。 在十年后的调查中,另一名2019年毕业的学生,工作一年后年薪33285元,但与当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相比,优势非常微弱。
如果说学士学位在找工作方面略有优势,那么到2020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没有任何薪资优势了。 拥有大学学历的受访者在毕业后3年内的平均工作收入仅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6%。
与大专和本科相比,硕士毕业3年内的薪资优势指数相对更好。 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3年内的工作收入相当于3年34 次,而在 2020 年,这一数字略微下滑至 3 次19次。
什么时候高学历≠高收入?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中国的“学历贬值”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2007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整体薪酬优势开始下降。
这种优势的缓慢消退,可以理解为中国高等教育在大学招生人数扩大后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结果之一。 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约95万人,现在规模超过1000万人。 对于就业市场来说,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北欧、日本、韩国等国家。 例如,在挪威,由于大学免费且录取率高,大学毕业生的薪资优势并不高:与25至34岁的高中毕业生相比,同龄高校毕业生的薪资优势指数为107,与前者几乎相同。
同样,在中国,近25年来,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薪资优势也成为一种趋势。 首先是大专生人数最多,自2017年以来,他们的起薪不到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一半。 本科毕业生的薪资优势指数虽然仍大于1,但也在下降。
招聘会上那句“博士硕士越多越好,本科生等,别看大专”,也从侧面印证了学历的膨胀。
除了滚动学位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在我们对 2010 年至 2020 年大学生就业工资数据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学历折旧的因素。
当我们将薪酬优势指数数据分解到区域层面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校毕业生整体薪酬优势指数跌幅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 而在东北和西部地区,本科生的薪资优势指数甚至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认为,虽然东部沿海省份有很多就业机会,但由于大学和毕业生数量众多,这里的应届毕业生竞争比内陆地区更为激烈。
2020年,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显示,虽然东部地区提供了513%的工作有需求,但57%的大学生向该地区提交简历0%。
当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加速了东部地区“学历折旧”。 在这些省份,大学生如果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除了地域因素外,职业发展方向也是影响大学生薪资的重要因素。
以下各行业薪酬优势指数变化,显示了在整体就业优势下降的背景下,不同行业的大学教育变化。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批发和零售业的工资优势指数下降幅度远大于整体平均水平,而信息通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的下降幅度保持在3的高位,从2010年的第5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位。
但是,有幸选择正确轨道的人数一直是少数。 教育和制造业在2020年各行各业的薪资优势指数中排名不高,但它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教育和制造业是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占比最高的两个行业。
然而,这张过去的图表并不能准确描绘未来,甚至现在。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全球产业将面临重大洗牌。 但它可以提醒我们,在学历退化的时刻,推迟学历晋升就意味着提前交卷,毕竟一味追求高学历是不够的,选择正确的方向非常重要。
为了追求工作回报而过高地期望提高学历可能会适得其反。
高等教育的就业率“低”并不少见。
每到找职季,高学历毕业生进入低门槛行业的新闻,都开始搅动大众的神经:“中川95后硕士后毕业生去卖房”、“清华毕业生做家政”、“北大女医生成为城市管理人”......
虽然高低职业没有区别,但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有类似的问题:做这份工作真的需要这么高的学历吗?
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与专业岗位所需受教育程度的匹配可分为三种类型:教育不足、教育适应和过度教育。 通过分析2020年中国家庭调查的数据,我们发现,在毕业三年内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不需要大学学位。
此外,也有研究显示,资源最丰富、大学生就业青睐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是最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的地方,即高等教育的“低”就业状况最多。
但不得不承认,虽然没有高学历也能做工作,但学历高却很难找到工作。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虽然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一直是工作能力,但2011年至2021年间,教育因素的排名从第7位逐渐上升到第3位。
由于求职学历高、职场竞争压力大,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高学历已成为社会潮流,研究生无法参加考试,“提高学历找好工作”是考研的最大原因。
但我们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114万招聘数据:研究生入学考试真的能带来好工作吗? 通过招聘数据,本科毕业后学习3年、工作3年的优缺点发现,除了研究生院在技术岗位能带来的比工作更多的加薪外,对于非技术岗位的研究生来说,找工作时的薪资可能不如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工作的同龄人。
除此之外,在工作方面,高等教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在“矫枉过正”的用人情境下,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失落感。 根据我们的计算,与教育不足或教育适应相比,过度教育者对工作的不满意比例最高。
为什么高学历的“低”就业更容易导致工作不满?
一方面,过度教育者面临“收入惩罚”。 李晓光和姚媛的研究表明,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过高的人的平均年收入为84%。另一方面,过度教育者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难免会比较:和身边的人比起来,为什么上学半天就不能比学历低的人少呢? 与自己相比,他在工作上没有得到提升,而且退步越来越多。 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心态的转变,我们才能慢慢与“高学低学”的工作和解。
需要强调的是,过度教育只是比较受教育程度和就业需求的一个角度,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体上存在过剩。 1999年,当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政策实施时,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5%,到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596%,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但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据统计,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深度普及,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
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已经完成,但很多人还没有改变思维方式,把学习的首要目标定在学历上,而不是能力上。
理性地说,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学历贬值”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教育本身。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炳琦曾在《光明》上撰文,“从'学术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只能加速,不能停滞不前。 ”
95年硕士毕业后,很多人都在感叹自己要努力成为研究生院的经纪人,而新闻的主角姚勤文很坦诚地说:我本来毕业后去地产中介店实习,但接触后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研究生院的经历教会了她“如何学习”,让她从“带人看房子的工具”的角度来看待这份工作。
在人生的海洋中,你经历过“教育通胀”吗? 有没有办法摆脱它? 或者你还在努力应对? 欢迎在评论部分分享。 (实习生冯松轩、记者魏瑶、陈良贤)。
*:中央电视台新闻)。
编辑:傅莹]。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