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2024年地方**特别债券基本理论知识》中,我们继续深入挖掘特殊债券的基本理论内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五个难点的实际问题。
1、专项保证金的基本目的是项目建设,可以用于设备采购吗?
2、一些新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以软件开发为主,这类项目可以申请专项债券吗?
3、如何有效地向客户介绍专项债券发行流程?
4、收到专项债券资金后,项目发生变化怎么办?
5、专项债券发行材料中对项目融资的描述是“项目没有市场化融资”,银行能否提供配套融资?
1.专项债券的基本用途是项目建设,可以用于设备采购吗?
让我们从结论开始:专项债券不能用于简单的设备采购,但可以用于建设项目中的设备采购。
正如我在《再次了解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中提到的,一个项目的总投资由“项目成本”、“其他项目成本”和“筹备费”三大成本组成。
其中,“工程成本”包括“施工安装成本”和“设备工具采购成本”。
我们来看看“设备和设备采购成本”。
设备设备购置成本是指按照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要求,为新建或扩建项目购置或自制设备,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和首套设备、家具的费用。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可计入项目总投资的设备购置费用为“建设工程所需”和“能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成本。
符合条件的设备购置费用计入项目总投资后,将获得“项目建设”属性,可按规定使用专项债券资金。
最典型的例子是医疗设备的采购。
一般来说,一个医院建设项目,从开工到实际对外运营,除了完成医院门诊楼、住院楼等主楼的主体建设外,还需要购置CT等医疗设备及相关药品。
医疗设备和药品是医院对外经营必须购买的内容,同时医疗设备可以形成固定资产,因此医疗设备的购置费用可以作为“项目成本中的设备和工具的购置费用”计入项目总投资。
总体来看,它没有违反“项目建设使用专项债券”的规定。
2.一些新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软件开发,这类项目可以申请专项债券吗?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些相似。 然而,要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突破口在于在实践中分析“软件开发”的含义。
我们以“内江新城新基建项目”为例。
l 项目名称:内江新城新基建项目。
l 项目业主:内江投资控股集团***
l 建设内容:以5G、A1、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为新城区提供广泛的连接和开放的数字平台。 主要建设内容为数字信息智能系统建设,包括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运营、智慧服务、智能门禁、环境检测等系统建设、智能软硬件改造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专项债券领域典型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内容是软硬件相结合,但主要是软件开发和系统建设。
这类项目的疑点在于,软件开发不能形成固定资产,似乎不属于“项目建设”的范畴。 那么,这种新型基建项目可以申请专项债券吗?
通常,一个国有企业想要用一个软件来服务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会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开发一个软件,因为它没有开发能力,就找一个技术公司来开发; 第二种是购买一款软件,向开发公司支付使用该软件的年费,这实际上是一个租赁软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在实际交流中问它是什么形式,公司很可能会说“我们买软件,我们没有能力开发它”。 此时的“购买”也可能是第一种形式,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确切地知道你想问什么。
这时,你只需要再问一遍,“你的公司拥有这个软件吗?
如果有所有权,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国有企业开发软件形成资产,但只是因为没有开发能力,委托第三方服务开发。 如果国有企业不享有所有权,则属于第二种情况,国有企业只租赁系统,不形成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这也可能涉及一些发展需求(现成的系统不一定满足国有企业的需求)。
第一类产权和资产属于项目建设范围,可申请专项债券。
以上可能还不足以说服你为什么软件开发也是一个项目建设?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
我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续)”中提到:** 采购项目分为三类:货物、工程和服务。 在实践中,一个项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程。 例如,当我们命名一个项目时,它可以说是 xx 项目或 xx 项目。
那么我们来看看根据《**采购项目分类目录》在“工程”中是否有软件开发。
我们可以发现,“工程”下的“智能安装工程”包括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安防监控与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智能卡系统工程、通信系统工程、卫星与共享电视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广播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等智能安装工程。
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内江新城新基建项目”中的“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运营、智慧服务、智慧交通、环境检测等系统建设”部分。
因此,系统建设也可以是工程建设的一种。
3.如何有效地向客户介绍专项债务业务的基本流程?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而且往往问题越基本,就越难回答好。
此时此刻,坐在对面的客户问您介绍一下专项债券的发行流程,您如何回答? 专项债券的发行过程非常“朴实无华”,即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入库,再到配额分配再到正式发行。
重要的是要知道,向客户介绍业务流程具有“营销目的”。 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客户展示您的专业知识和角色。 要回答,我们需要有效地回答,我们需要帮助对方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给你一个参考:
地方专项债券是以xx省市人民名义发行的债券,是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
专项债券于2015年正式推出,2018年开始大规模发行。 可以说,从2018年开始,各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最重要的是发行专项债券。
特别债券的年发行量约为3在5万亿到4万亿之间,分配给xx个省(市)的规模约为xx亿到xx亿,每个区可划分为xx亿。 配额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各地区的债务情况和项目的资金需求。
专项债券的发行过程其实很简单第一步是申请项目存储。 专项债券由财政部和国家共同管理,两部委建立了两个项目库,一个是金融项目库,一个是发展改革项目库。 各地项目需要专项债务资金的,必须按照规定将项目信托信息录入系统,“录入”流程就是项目申报流程。
财政部和财政部会根据审计标准对国家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查,审核通过后形成两个项目清单,两个项目清单的交集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过”和“双仓”。 只有“双通”和“双仓”的项目才有资格发行专项债券。
第二步是分配项目信用。 项目具备发行债券资格后,可发行的专项债券具体金额需由市、区财政部门拨付。
第三步是正式发布使用。 在安排好各项目的发行额度后,区级、市级财政部门应配合省级财政部门编制发行材料,最后由省级财政部门开展发放工作。 专项债券发行后,一般为2-3天,资金由省级拨付,最后拨给项目建设。
因此,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实现项目的“双仓”。 这句话不仅有助于客户从刚才描述的流程中抓住重点,还可以引出营销服务的目的。
从以往经验来看,项目实现“双仓”的合格率还不够。 为实现项目入库,各地都在努力规划项目,使项目更加符合入库标准。
事实上,国家告诉我们,专项债券将支持10个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但不会告诉我们每类入库项目的具体审查标准。 因为如果具体的审核标准明确了,大家都会朝那个方向“规划”,让国家层面的审核员无法筛选出真正合适、高质量的项目。
虽然我们没有公布具体的审计标准,但我们也探索了某些规则和方法,例如:
接下来,您可以介绍自己的服务优势。 请记住,最好将其保持在三到四句话,不要太长。
4.收到专项债券资金后,项目发生变化怎么办?
这是一个关于特别债券存续期管理的问题。
项目经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通过后,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 对于仅达到可行性研究审批阶段的项目,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项目发生变化是正常的。
大家都在担心项目变更是否会影响专项债券的使用,是否会存在合规风险。 只要项目进度有合理变动,只要资金使用范围仍符合专项债券要求,就不会有风险,应继续使用。
专项债券是公共资本市场的一种融资方式。 当一个项目成功发行专项债券时,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单位、施工地点、建设内容、总投资等)会在发行材料中向大家公开。
这些基本信息仅代表项目在发行时的状态,并不承诺项目在发行专项债券后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项目有变动,解决办法很简单,再次公开变动项目的最新情况,并告知投资人项目变动。
该信息公开工作称为“地方**专项债券重大事项披露”。 请注意,并非所有项目变更都需要披露,而是在发生重大变更时需要披露。
哪些变化是显著的“,需要由每个地方来判断。 我们的理解是,项目中发生可能影响融资余额的情况是重大问题。
在实践中,这项工作类似于专项债券发行的工作流程,由省级财政部门或具有单独规划地位的市财政部门进行,**的公告也是如此。
当然,这项工作不是实时的。 因为每年发布的项目很多,一个地方可能有几百个项目,如果一个项目被改变和披露,工作量会非常大。 取而代之的是,这项工作每年进行1-2次,并分批收集各地区项目的变化并分批披露。
目前,从全国来看,只有河南省和黑龙江省公布了这部分内容。
河南省公布和披露的变更包括项目单位变更、施工场地变更、建设内容变更、建设规模变更、投资预算变更、技术方案变更、融资方式变更等。
有可能是财务部门没有组织好这项工作,也有可能是大家对重大事项有不同的判断,认为地区发生的变化不是大事。
5.专项债券发行材料中对项目融资的描述是“项目没有市场化融资”,银行能否提供配套融资?
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说过,项目在发行专项债券时披露的基本信息仅代表项目在发行时的状态,之后项目发生变化是正常的,包括募资方式。
企业在编制专项债券实施方案时处于什么状态?
结合专项债券的发行流程,其实企业对专项债券资金申请的控制相对较弱,除了主动申请入库、其他入库审核、额度分配、发行时间等,企业无法当主。
甚至你可以提交申报的次数也是不确定的,可能一年只有2-3次,如果你错过了这个申报窗口,你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
对于这样一个低成本、长期的品种,当然要抓住机会。 因此,企业很可能在刚刚获得可行性研究批复时就申请项目,甚至申请专项债券,赶紧到发改部门沟通,督促可行性研究尽快审批。
目前,项目还不是很成熟,距离正式开工还有一段距离,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对于这个项目,公司可能没有想得很清楚,更别说这个时候我能预测到以后能向银行申请多少建设资金。
企业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在特别债券的申报窗口期,尽量先拿到特别债券。 这时,制定一个当前和初步的募资计划,你打算申请多少专项债券资金,剩下的缺口将由财政资金或企业自有资金解决。
获得专项债券资金后,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成熟,企业开始寻求银行融资,进一步减轻自有资金压力。
银行是否提供融资,应重点关注项目是否存在资金缺口以及营业收入是否能覆盖融资本息,而不是专项债券实施方案中是否提及银行融资需求。
专项债券是一种融资方式,与公司债券、公司债券、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某家银行对此纠缠不清,还是要注意之前的公司债券招股说明书中是否提到未来有望接受银行贷款,并查看前一家银行的贷款尽职调查报告是否提及下一家银行贷款金额。 如果不提,企业就不可能贷款?
再比如,2022年上半年,政策性银行推出了政策性金融工具,因为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领域与专项债券非常相似,因此很多企业项目在申请专项债券后,都积极申请政策性金融工具。
政策性金融工具本质上类似于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贷款。 2022年之前,市场上没有政策性金融工具,更何况项目单位会在专项债券实施方案中写上“本项目将申请xx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
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逻辑。 银行做专项债券融资,绝不能把自己引向死胡同。 专项债券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只体现在“资产抵押”和“营业收入竞争”方面。 抓住实质,忽略无关紧要的形式。
嗯,就是这样。
下周一按时推送《2024年地方**专项债券发行实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