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读到《日常生活的深度》这本书时,我立刻想到了两个词——怀旧,因为封面是凸版印刷机,上面有一辆带大梁的 28 自行车。
在这个豪车、酷炫摩托车、电动车横行的时代,能记住这个对象的人,很容易按年龄划分,90后或许略有印象,00后几乎不知道,却是一辈子难忘的记忆印象。
自行车只是一个介绍,像这样的旧东西数不胜数,那些把它们藏在家里每个角落等待重复使用的人也都老了。
2005年,一位名叫宋冬的艺术家在798年做了一个名为“充分利用事物”的展览,展出了他母亲一生收集的各种物品,反映了物品在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该展览还在许多国家展出,并且都非常成功。
这是什么意思? 这表明我们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物体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仍然没有过多地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
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第一次开始思考我们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晓伟,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不是写一本哲学专著,也不是想着为大众普及哲学,而是帮助我们通过哲学的视角来观察伴随我们的各种物体。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身边很多熟悉又欢笑的事物,激起了很多对从未想过或想过却没有答案的想法的好奇心,也发现了很多推动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真正问题”的新鲜想法。
比如作者在书中论证“天天点外卖的两个人很容易分手”,这听起来很有趣,但实际上符合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的“专注物”观点。
伯格曼认为,“家庭聚餐通过辛勤工作和身体投入产生一种意义感”,而外卖与“买卖关系”相反,这种关系只会造成巨大的精神空虚。
再比如,一个食品工专业的大学生,放假回到湘西老家,原本充满爱意的老鸡汤变成了他嘴里的蛋白质、脂肪和子囊菌。
讲完这个故事后,王晓伟说:“营养学的发展,简直就是把食物丰富的关系内容还原成一堆看不见的营养素,这或许是对饮食本身的极大冒犯。 ”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无论是食物还是其他物品,都有附着在它们身上无法割断的情感因素,这与**数字远非只是一串数字的事实是一样的。
这本书是关于技术的哲学读物吗? 还是一本怀旧散文集? 还是激励我们“回顾过去”的思想索引? 答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如果你也对这样一本“定性特征不清”的“小书”感兴趣,那就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