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九十九惊心动魄的画面》用AI绘画工具制作。 制作:李世琪、孟洋。
梅花《九十九惊心动魄的画面》用AI绘画工具制作。 制作:李世琪、孟洋。
使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新年照片。 制作:徐宝娟。
用AI绘画工具制作的龙形图案。 制作:徐宝娟。
近年来,随着人机交互工具的出现,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创新的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带来了一场艺术危机——如何建立艺术创作的边界? 如何判断一件艺术品的原创性?
在我看来,AI绘画虽然在技术层面有重大突破,但在创作方面也有其局限性。 AI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工具,AI绘画不是艺术品。
AI绘画作品的生成机制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算法,设计者设置其生成机制的模型,AI绘画工具从大数据的算法和分析中找出某一艺术的规律性,生成算法和交互,然后通过泛化进一步生成图像, 架构的提炼、分析和综合。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艺术一代只能停留在绘画的再现和模仿层面,无法上升到创作的层面。
如果进一步分析,你会发现AI绘画工具是基于对艺术史上已有的图式、风格、绘画语言的模仿,通过机器模型进一步分析这些艺术品的风格和插图,然后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进一步模仿,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 他们的生成原则是基于对现有艺术家风格的模仿。在这个过程中,AI绘画可以被复制、剪切、修改、分析、拼贴、挪用、复制、解读、互动、反馈,所有这些都只是模仿,导致AI绘画的示意性复制、主题标注、作品同质化的直接结果。
应该说,AI绘画工具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存储在云端。 从生成机制的角度来看,目前的AI技术不仅可以复制旧的艺术作品,而且随着AI绘画技术的创新和迭代,AI绘画程序可以根据关键词的参数生成艺术作品。 特别是最近火起来的AI绘画模型工具,操作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输入一些关键词参数,即可通过AI算法生成相应的图像。 在这个生成过程中,用户可以从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中进行选择,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达利等,并且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生成。 此外,这些工具可以识别镜头和摄影术语,展示了它们快速生成图像的强大能力。 门槛低、操作简单、生成快、模仿精湛,这些都让这种AI绘画工具“破圈”,仿佛进入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时代,进而陷入了“AI绘画是否是艺术”的巨大争议。 然而,从本质上讲,这些AI绘画程序毕竟是工具,缺乏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只是技术创新带来的程序迭代。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从头到尾都是技术。
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无异于摄影技术带来的又一次技术创新。 正如摄影基于成像技术的可重复性一样,人工智能基于算法的无限复制和再现。 因此,AI绘画只是对现有艺术风格的复制和再现,缺乏原创性,只是技术、技术和艺术融合的媒介,还没有上升到艺术的水平。 人工智能尚未产生艺术家的“主体性”,没有独立的感知、意识和情感,缺乏真实的人类生活经验。 所有这些都使AI绘画与真正的艺术分开。
自诞生以来,艺术就承载着人类思想的深度和情感力量。 艺术原创的轴心始终围绕着艺术家的心灵和精神。 无论AI技术如何创新,时代如何变迁,艺术的本质是永恒的,而真正的艺术承载的,是艺术家独特的生活经历,是艺术家生命情感的记录。 作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梵高《向日葵》带来的心颤动,向日葵是梵高的身体和灵魂,梵高懂得如何把握笔触的节奏和节奏,躁动颤抖的笔触是他对生命的激情的燃烧,那些看似静物的向日葵就像人脸一样, 表达了为生存而奋斗的主题,给人一种强烈的灵魂震颤。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孤独、痛苦、挣扎和爱,他的金色向日葵凝聚了梵高炙热的生命之光。
总之,AI绘画或许可以引发视觉狂欢,却无法带来心灵的颤动。 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取代人类艺术家,因为它无法取代艺术家思考、体验和共情。 虽然我们身处一个技术加速的时代,但技术的迭代总是在变化,其有效性是暂时的和有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坚持艺术的精神特征、艺术家的主体性和艺术品的原创性。
作者:宋世磊,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项目组:记者张玉梅、于媛媛、徐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