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全国安全生产电视大会召开,要求各地“真正把'永远放心'的责任感转化为'万事俱备'的行动”。 省委常委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要求。 强化“凡事有底”的行动力,就要树立坚定的底线思维和限定思维,狠抓落实,推进各项部署要求的落实。
我总是担心它“,这样我就可以”永远放心”。 近期,多地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深刻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惕,如果日常工作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关键时刻就可能“万无一失”。要做到“万无一失”,首先要强化“永远放心”的责任感。 若是忽冷忽热,想不起来就松,这样断断续续,让人很难“放心”。“永远放心”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敬畏感和紧迫感,也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底线思维的意义。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践行底线思维,做好各项工作,不仅要“常放心”,更要把“常放心”的责任感转化为“万事俱备”的行动。 **同志说:“领导干部心里有没有底?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底”是基础,我对决策部署有很好的想法,对负责的领域的工作了如指掌,我会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是底线,要警惕,时刻警惕,牢牢守住底线和红线的生命线,确保工作不偏离轨道; 是自信,站得高,放远,深思,多看两步再走一步,就能有目标,得心应手。 知底、守底线、积信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保证。
困难重重,“心底”不难,但真正“心底”却不容易。 海恩定律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一定有29起小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起隐患事故。 有专家认为,我们目前面临的风险,既有意想不到但又难得一见的“黑天鹅”和可预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灰犀牛”,还有“人人都知道其严重性,但如果全面进行风险管理,将需要极高的成本”的“大白象”。 由于投资大,难以立竿见影地产生巨大的安全效益,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选择忽视和规避“白象”型的风险,甚至产生“事后救助,不愿提前投资”的错误心态。 现实一再证明,“房间里的大象”一旦丢失,就可能变成“灰犀牛”甚至“黑天鹅”事件。
要“心底”,尤其要“落实有效”。 很多安全生产事故之所以一再发生,并不是因为“心底不深”,而是因为没有“落实到底”。 抓好落实,不是“把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挂在嘴边喊”,而是让制度真正走进现场,成为必须严格执行的“硬条”和“铁规”。 要牢牢抓住责任制的“牛鼻子”,把落实抓到实处,把落实抓得有力果断,实事求是抓到落实,敢于把握落实。紧紧按照省委的目标任务、决策部署和要求,脚踏实地,脚踏实地,不谈条件,不改变,一一落实,实效成效。
和平不忘危险,生存不忘死,治理不忘乱。 “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变迁,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增强“凡事自在”的行动力,不惊于变化,不盲目做事,从容应对,从容不迫,这是当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和境界。
*:交界处新闻。
编辑:邵佳.
审稿人:龚彦民。
责任编辑:佟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