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花哨
没想到,在王晶的一大段影评中,贾玲居然成了阻碍香港电影发展的破坏者。
虽然他说的不够直观,但他还是能发现,他有一种讽刺,《火辣辣》靠着贾玲的营销才取得成功。
为了更加彰显自己的品味,王晶还刻意把《二十条》当成了《辣》的陪衬,达到了踩到后者的目的。
王京真的喜欢《二十条》吗?
没有。
他在称赞《二十条》时,打错了马的名字,说赵丽颖最擅长演一个可怜的角色。
其实,赵丽颖之前一直是电视剧领域的“大女主”。
王京特别强调,《二十条》是继《花》之后,第二部给他带来惊喜的作品。
归根结底,王晶说了一大堆影评,最后还是给了好友王家卫的《花儿》咖啡。
说实话,王晶已经把《花儿》推销给王家卫很多次了。
但可惜的是,花儿只靠画面,剩下的故事就不行了。
观众甚至比整个上海圈还要少,也难怪一直没能带过来。
对于这一点,王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到,反正他就是《花儿》里的佼佼者。
这一次,他之所以靠《火辣辣辣》来凸显《花儿》的好看,完全是看中了前者的热度。
王晶和王家卫本来都是站在港娱一边的大导演,但随着港片的收官,他们不得不来国内娱乐界吃饭。
然而,当他们来到这里时,往往被歌颂自己的能力,来自港台文化的傲慢让他们不愿承认现实。
最后,有的指责国内娱乐环境挽回了自己的名誉,也有的像王静一样,指责贾玲不拍电影,只是以跨界导演的身份做营销。
这样一来,贾玲岂不是成了王晶眼中阻碍香港电影发展的破坏者吗?
贾玲没有冤枉,对于观众来说,肯定比窦娥更冤枉。
别的就不说了,光是电影和电视剧就有两首曲目,根本没有可比性。
此外,王晶还表示,《火辣辣》靠着贾玲的营销赚钱。
所以反过来说,他不是这样做的吗?
作为有电影制作背景的导演,又是家喻户晓的“烂片之王”,王晶是怎么拍出没有靠营销成名的电影的?
如果你不想推销怎么办?
但他表示,拍电影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生意。
尤其是院线电影,单纯是商品,是用来卖钱的:“没有亏本,有钱可赚,那拍娱乐片有什么问题呢? ”
既然如此,营销哪里不赚钱呢?
好家伙,王京可以拍商业片进行营销,但别人却不能,这算什么不是双重标准?
更何况,《火辣辣》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片。
看完其他广告片,观众只是觉得很酷。
记住它的故事会更好一些,但除此之外,它的传染性不是很强。
但《火辣辣》不同,它传达了一股强烈的正能量。
观众被主人公的成长所感动,并从她身上学到做自己比取悦别人更重要。
尤其是女性观众,对《火辣辣》更有同理心。
在一个很多电影都以男性为主的世界里,影片以女性导演的视角讲述了女性面临的困境,解决方案和成长变化也是她们的理想结果。
讲女性故事在电影圈是很少见的,更别说讲好,或者让女导演拍。
贾玲的出现突破了这个局限,何不称《火辣辣》伟大呢?
它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哪怕是被归类为普通的商业片,也依旧在及格线之上,能被中国影视记住。
此外,除了《辣的》之外,《你好李焕英》也足够贾玲吃一辈子了。
她的**作品,一举票房超过50亿,将贾玲送上了全球影史上最伟大的女导演的宝座。
再加上《火辣辣》的战绩,贾玲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打破了多少纪录。
被国外反复报道,两部电影被索尼翻拍,也是版权,这些都是小儿儿科,在贾玲妈妈的成就中不值一提。
另一方面,王京,他有什么?
早期,除了有个好父亲扶持,他的电影也越来越差。
尤其是这几年,他的作品收视率都比一个低,也难怪他成了“烂片之王”,让观众可以轰轰他,还不如回到老本行,不要再重温他的存在感。
可想而知,打败香港电影的不是贾玲,而是他们“领袖”的嚣张。
看了之前喷过贾玲的冯小刚,这几年电影怎么样了。
他说人不配拍电影,好吧,他配得上他多拍点,光是一部《老实勿扰3》就足以让他扑向地心而失去**,这是对时代潮流的祝福。
相比之下,在男导演中,张艺谋比他们强很多。
虽然他的男性凝视镜头一直饱受诟病,但人们不会说出一些有争议的言论,而且一直以来都非常了解和支持女演员,而且整体的说话和做事风格更意识形态化,至少比王晶强很多。
这一次,王京的影评预料到他会被骂,于是一边降下明寒,一边逼着老懋子下沉,一边沉下去,以表明他说的没错。
要说张艺谋知道对方是自己玩的,就得说他不会吃老子的。
而且我从来没想过,春节档玩火的两位导演,在王京的操控下,竟然会互相同情。
既然如此,反对者越是大声疾呼,就越能证明《火辣辣的》和《第20条》是好电影。
不知道听了王晶的影评后,你对贾玲和张艺谋的看法有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