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中,同姓的人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三阳”、“三梁”和“三孝”。 然而,关于萧金光、萧克和萧华这三位将军的名字,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其实这两个姓氏是通用的,现在大多数姓“萧”的人本来都是姓“萧”。 从这三位将军的故居来看,萧珂和萧华都用了“萧”字,所以应该叫“萧珂故居”和“萧华故居”。
虽然萧金光在门口写着“萧金光故居”,但在里面的介绍中,用的是“萧”字,所以用“萧”字比较常见。
萧金光上将:文艺满怀的海军元老。
萧金光将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年轻时在苏联学习,对苏联文化非常熟悉。
在1951年的大连谈判中,他演奏了《喀秋莎》,让苏联代表团大吃一惊,也使谈判进程顺利进行。 他的孩子们也继承了他的艺术基因,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一些乐器。
1971年的中秋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非常热闹。 而他的儿媳妇,正是知名歌手李谷一。
此外,肖金光在书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经常与一些著名画家、**书画艺术相聚,请他们为海军创作作品。
他的画作高大威严,许多专业画家都觉得难以匹敌。
萧克将军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是无可匹敌的,但是当他在1955年被授予这个头衔时,却只被授予了将军军衔,这让无数人惋惜。
然而,对于这些,肖将军看起来很轻松。 他曾说:“我1907年出生在湖南嘉禾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
加入红军后,我一直都能把手放在纸上,是红军中难得的识字人。 早在红军时期,萧克就曾计划以洛霄山红军游击队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写一本书,展示中国革命的发展史。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这本书的写作被停止了,最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初稿,名为《罗小军》。 然而,那是一个战争时期,这本书从未出版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工作繁忙,对许多细节不满,这本书被拖了下来。
萧克将军晚年退休后,对1988年出版的旧作《血罗霄》进行了详细的重温和修订,并改名为《血罗霄》。
在1991年第三届毛墩文学奖评选中,《血罗霄》获得荣誉奖。 尽管有一些错误的信息,《血罗霄》在那个毛墩文学奖中获得了官方奖项,但实际上只获得了荣誉奖。
当年的毛墩文学奖共有五部官方获奖作品入选:《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天子的少年》、《都市浪漫史》、《第二个太阳》,而肖克的《血腥洛霄》和徐兴业的《金欧拉克》则被授予荣誉奖。
尽管只获得了荣誉奖,但这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此外,退休后,萧克将军还主持编辑了一系列军事史资料,创作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概况》等纪录片作品,主持了《炎黄春秋》杂志。
他还带领100多位学者历时8年编纂了100卷的杰作《中国文化通史》和《中国百科全书》。
让我们把重点放在最年轻的将军肖华身上。 他于1916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是所有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一位。
萧华将军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的共产党员。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革命的影响,从小就开始帮助父母传递信息。
13岁当选为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7岁成为青年共产党国际部政委,成为家喻户晓的“小统帅”。
萧华将军不仅擅长军事,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家,主持创作了一部大型文学史诗《长征之歌》。 1964年,为纪念长征30周年,他不顾病写了12首关于长征的诗歌,并邀请了四位作曲家为这些诗歌作曲。
最终,他们选取了10首诗,创作了一部气势磅礴的大型文学史诗《长征之歌》。
萧华将军、萧克将军、萧金光将军在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是非凡的。 他们的作品《长征之歌》首演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演出了1000多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该剧已演出七次,被誉为20世纪的中国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
他们的成就令人钦佩,即使对于在文化界工作了几十年的专业人士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