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知识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选秀就像是清朝的宫廷剧,秀女们被朝臣派来,然后站在一起,接受皇帝的检阅。
通常被选中的女性既能干又长得好看,总选秀成功的关键不仅是她们自己的颜值,家族的实力也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过,明朝的选妾标准与清朝宫廷剧中的选妃标准大相径庭,选妾的整个过程清晰无比严格,几乎没有走后门的机会。
因为明朝没有从朝廷大臣的家族中挑选嫔妃,你知道明朝哪些女人最容易选择吗?
明朝选妃的标准。
明朝极其严格的妃嫔选拔制度在历史上也是众所周知的,能选出的人很多也是民间妇女,这主要是由于明朝皇帝为了避免干涉后宫的风险。
毕竟,如果她是官宦官的女儿,她或多或少会打探皇帝的意图,让她家在前朝可以如鱼得水。
因为民间女性的选拔,为了避免一些没有诗书风气的女性的选拔,明代的妃子选拔有六个步骤。
要想成为皇后,首先要在全国女性中脱颖而出,所以第一步就是全国试镜,从全国各地报道的女性首先由太监5000人左右选出,女性年龄在13-16岁之间。
所以,在选妃之前,13-16岁的女性必须停止嫁人,由皇上和太子先选,太监选好后,这5000人只通过了初试,接下来是太监要考核再选。
其中,太胖、太瘦、太高、太矮都会被淘汰,这一步之后就只剩下4000人了,选好高矮胖瘦之后,第三步是评估颜值。
这个考核涉及的考核内容非常严格,首先是五官,对五官的要求一定要协调,看起来很赏心悦目,其次就是看**,不要太白,但也不能太黑,白色是最好的。
之后,我们也会观察头发,头发是否脱落,是否浓密等,如果头发少,就会被消除。
最后一步基本上是发音,因为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而且对发音也有要求,否则一旦皇帝要求,就不宜张开嘴说话足够温柔,否则皇帝听不懂。
那些丑陋的人,怕皇帝见到龙炎会生气,那些长得很漂亮的人也会被淘汰,他们怕皇帝嗜酒耽误政府,这一轮大约有两千人被淘汰。
接下来就是考核礼仪,女性的尺寸、走路时的姿势、礼仪和与人说话的姿势都在考核范围内,最严格的就是连手脚的大小都记录下来,这一轮淘汰1000人,最后只剩下1000人。
不过,这1000人可以留下来听,最差的就是宫女了。
第五步是体检,和入职体检差不多,保证没有身体问题,但除了身体,毕竟是侍奉王爷,不能有一点不舒服。
所以,检查之后,百分之七十会根据情况淘汰成为宫女,百分之三会留下来再次观察,这次主要检查的是女人打呼噜有没有打呼噜,放屁有没有雅观,会不会磨牙,脚有没有臭味,除了吃饭唧唧喳喳的也要淘汰, 最后只剩下50人。
最后一步是决赛,50比3,这样的人数差距也能让大家头疼,但最后一步,几乎要看眼球和运气的边缘。
这一步由妾或太后亲自挑选,最后选出三名优胜者,最后由皇帝指定谁是皇后,谁是妾,剩下的就是太后当妾。
明代后宫美女。
最后剩下的300人也在宫中住了一个多月,被无数宫女观察,最后选出了50人留下来,而这50人从皇后到妾嫔都只能靠运气,在明朝是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也不像清朝那样有许诺, 贵族等。
明朝的后宫有十二个等级,分别是中宫主宫的皇后,其次是皇贵妃、嫔妃、妾、才、洁玉、昭仪、美女、昭容、侍者、夫人。
而且皇后只有一个,天下统一,不分朝代,皇贵妃和妾妃一般都是1-2人,主要看皇帝的心思。
其他等级职位本来就是由太后或者皇后制定的,能不能晋升,就看自己的能力了,能不能让皇后和皇帝选择晋升。
而对于不同的职位和等级,爵位也不同,皇后和皇贵妃一般都是直接称呼自己的职位,但也会称呼皇后为正宫或中宫,如果称呼皇后,皇贵妃的名字就会被斩首。
嫔妃的头衔通常以她们的名字开头,就像《甄嬛传》中的景贵妃和习贵妃一样,妃子前面有内务府或皇帝制定的头衔或有意义的头衔。
就像皇太极在《甄嬛传》中册封海兰珠为关居宫大夫金辰的妃子,以及现任华妃、段妃、宁妃、惠妃等。
明朝的妃嫔头衔,一般都是在蜀、庄、荆、回、宁、公、陈、仙等之间选的,如果能自己得到皇帝的称号,就是后宫中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下面就没有那么多关注人才了,一般都是按姓氏来称呼的,就像姓李才仁、李昭仪、李玄志等等。
除了皇贵妃和嫔妃之外,这些嫔妃偶尔可以不报到,不参加皇后的训练,其余的职位都需要按时参加。
皇帝在妃嫔选择上的区别。
其实在古代,能进入后宫为皇帝做妃子的人并不多,也不像影视剧里说的后宫有三千美女,有的可能连皇帝都见不到眼前的皇帝,直到死了, 这是非常罕见的。
毕竟从成功选妃到入宫,皇帝基本上都会被宠坏,只能说看过几遍或者一次的人很多。
每个人对美丑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前朝皇帝选妃的标准也不同,大家对美的看法也大不相同。
以年龄为例,每个朝代的要求明显不同,东汉的要求有13岁以上和20岁以下。
在南北朝时期,要求年满14周岁,未满20周岁; 说到明太祖,朱元璋被要求年满13周岁,未满16周岁,最多不超过19周岁。
可以看出,选妾的年龄要求只是一个范围,对于要求很好的女性,规定也可以放宽。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会有年龄要求,如果今年达不到标准,明年可以选择,但其实选妃也不是一年一次。
有的四年一次,有的五年一次,有的会根据后宫人员的增减提前挑选。
而妃嫔的选人也不是根据皇帝的喜好来决定的,主要是通过遴选太监、内务府、太后等,皇帝最后只是走过场,挑选了以下经常陪伴的人。
对年龄的要求不同,各个朝代对美的理解也不同,就像明朝对高、矮、胖、瘦的要求一样。
不过,众所周知,在唐朝,胖是美的,在唐朝越胖越受宠,就像杨贵妃恢复的形象一样,她的身体是胖的,但她的容貌却非常漂亮,虽然身材丰满,但很匀称协调。
在先秦时期,“身材”就是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高个子,史料中记载的庄江公夫人就是代表,在先秦时期,身材越高越能展现出身材的婀娜,越能衬托出衣裳的纤细。
不过,也有一些朝代有过一些扭曲的美感,好在被废止了,包括宋朝以平胸换美,所以会有很多女人为了世人认为的美,宋代女人从十一二岁开始束缚自己的乳房,用布紧紧包裹, 为了阻碍胸部的正常发育。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很不舒服,有的甚至会出现胸闷和呼吸急促,这对身体的伤害非常严重,除了宋代,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是清朝,而且一直有一种非常另类的美文学。
那就是裹小脚,清朝人以女人的小脚丫为美,三寸金莲是清朝人认为女人美的象征,还有小脚女人可以嫁人,大脚女人找不到公婆,所以每家每户几乎都会让女儿绑脚。
但是,缠足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除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之外,缠足并不是从清朝正式开始的,北宋开始有了源头,清朝成为大规模的要求。
除了对美女的定义不同,各个朝代对妃嫔的定义也不同,明朝大多是从百姓中选的,但是朝代、皇后、嫔妃、嫔妃等也很多,包括宋朝、唐朝和清朝等,皇后的位置一般是大臣的女儿或与太后同族的孩子。
这就像参加征兵一样,但冠军早就定下来了,就算皇帝要选自己喜欢的人,最终也会屈服于太后的威严,所以在古代,选妃大多是要经过一道工序的,其实像明朝那样一步步被征召的人很少。
由此可以得知,皇帝虽然是天子,但在后宫事务中,他顶多是一个“消费者”,其实能决定的人并不是皇帝。
而选妃的严格也让很多女人有了能够钻入虚空的便利,而有些不想嫁入皇室的女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毕竟国王如虎,就像后宫深海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追求虚幻的华丽, 而脚踏实地的婚姻生活,是大多数女性一生追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