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农历新年的钟声临近,全国观众的目光都会聚焦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期待一场欢腾喜庆的文化盛宴。
但今年的春晚太尴尬了! 程序创作,尤其是语言程序,一年比一年敷衍,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让人不禁要问:“接地气”就这么难吗?
哪些节目令人尴尬,咱们先从语言节目说起,毕竟这是春晚舞台上最值得关注、最有趣的一类节目。
首先是岳云鹏带来的相声《我想与众不同》。
德云社的栋梁因其独特的亲民形象和幽默感而受到大众的喜爱,但今年的工作似乎偏离了轨道。 萧悦悦在舞台上热搜话题“口”的背后,是他作品内容的空洞和过时。
相声里满是老式的背诗,看似幽默实在无聊,甚至让观众感叹“不如同学”。 嘲讽《五环》之后的“文化人”设定,不仅没有露出智慧的火花,反而显得过于牵强和失望。
而且岳云鹏的表情管理也相当到位,看不出有什么波澜和色变,感觉这么多年的春晚,岳云鹏一点变化都没有。
接下来出现了小品《Can That Be the Same》,由新生代演员张若楠主演。 本以为会给春晚注入新鲜活力,没想到剧情设定陈词滥调,枯燥乏味。
故事围绕着回谁家过年的小事展开,试图**现代家庭中的“双重标准”现象,但处理方式过于生硬,仿佛是为了解释而解释,而不是真正触及生活中的痛点。
虽然张若楠的表演还是让人惊喜,但剧本中力量的不足让她的努力显得不够,整部作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更别说脚踏实地了。
金辉的群搞喜剧《导演的心》也没能逃出尴尬的漩涡。 这部群喜喜剧试图以人物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生活的多样性,但在实际呈现中,过多的搞笑元素掩盖了本来可以深入挖掘的主题内涵,导致表现肤浅,无法触动人心。
节目中讨论的日常梗,比如老板的留言“我在这里”,被演员们解读为既平淡又牵强,不禁让人质疑:艺术创作真的需要如此肤浅和敷衍吗?
至于备受期待的沈腾和马丽的“沈马组合”,他们的节目《寒屋》更是让人惊喜。
该剧的笑话设计苍白无力,比如“外八内八”的梗突然出现,一点助推都没有,也不知道小品的概念想表达什么,整个事情一团糟。
别的队伍不说,光是沈腾和马丽这对,他们在春晚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差。
曾经他们以根深蒂固的角色和意想不到的反转赢得了无数掌声,可惜他们如今在春晚上呈现出如此尴尬的作品。
难不成《帮不帮》是沈腾马丽永恒的高光时刻,真是让人怀念。
最讽刺的是,《张不开嘴》这个小品竟然是“回锅菜”。 这档此前在其他综艺节目中上演过的节目,再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无疑暴露了创作团队缺乏创新。
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这样的重复表演无疑是敷衍了事的表现,不知道该如何通过考验。
今年的春晚一再暴露出语言节目缺乏生命气息、缺乏创意等问题,这些作品并没有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去捕捉那些真实、触手可及的故事和情感,而是选择了相对保守、形式化的表达方式。
如何更好地把握“脚踏实地”的本质,用更具现代感和生活温度的作品打动人心,成为亟待解决的话题。
毕竟,一场成功的春晚,不仅仅是在华丽的舞台上唱歌跳舞,更是千家万户灯光下平凡生活的生动写照。
如果以后春晚这么无聊,观众不看,谁能怪呢?
春晚有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