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上海市教委等7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新五项标准”),明确提出“推进交叉学科综合学习空间建设”。 学校将根据学校情况,打造布局灵活、互动高效、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并配备相关学科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
杨浦采用区域统一建设、按需调校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行政、设备、基础设施、教研等多方面合力,在保基础、讲平衡的基础上,以科学、灵活、高效的方式推进“新五标”交叉学科综合学习空间建设。 在区域中小学“普通教室、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的改造与实践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
上海民办杨浦小学:
创客中心
上海民办杨浦小学基于长期“主题化、一流化、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需求,对总面积514平方米的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进行了整体设计规划:“创客中心”。
这个空间不仅是学生迸发灵感的中心,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作品诞生的摇篮,团队合作的秘密场所,绽放梦想的剧场,被小创客誉为“梦工厂”。
多元灵活的空间布局要安静动感,让年轻创客不再局限于单一空间、单一学科,而是可以同时在多个空间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活动。 功能齐全的设备和设备,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的互动合作和实际操作; 资源丰富的数字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数据收集和自主**; 清爽的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学习的信心。
上海市杨浦区大虎山路第一小学:
摇篮数字博物馆
上海市杨浦区大虎山路第一小学,以原有创新实验室为学习空间建设基础,融合平板电脑、组合课桌、一流测试台等教育设备,打造布局灵活、互动高效、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搭建了“摇篮数字博物馆”网络共享资源平台,将数字软硬件与课程连接起来,既满足了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促进了学科教学过程中评价、互动展示等活动的开展。
学校以数字博物馆平台为基础,开发“航天”“航海”等主题,配合伦理法治、语言科技课程,设计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方案,形成一系列典型教学案例,真正实现从创新实验室向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的转变。
上海国和中学:
科学实验室
上海国和中学的跨学科学习空间,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设置三个功能区。
视觉体验区配备高清大屏投影、海洋生物模型、**独立**平台等,让同学们近距离享受声光影带来的感官盛宴,追求好奇心,放飞心灵。
实验体验区是学习空间的主要区域,配备个性化实验桌椅、水循环模型、船闸模型等设施,这里开展的跨学科实验主要围绕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实验课程实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知识的奇妙, 并整合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独立实验区是为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区域,学生可以在这里设计仿真实验,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际问题研究,留下科学足迹。
上海市第十五中学:
“森昌”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
上海市第十五中学围绕“全球公民”生态课程的实施,通过空间结合,打造了“森林与成长”的跨学科综合学习空间。
“森昌”空间由2个户外种植基地、1个特色实验室、1个低碳走廊和6个实验设备组成,分布在每层。 基于这种学习空间的结合,学校可以有效地开展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多学科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形成。
未来,杨浦将继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好交叉学习空间建设,在纵向充分考察学校的基础上,积极横向学习其他地区建设经验,多措并举,积极创新加强联动,推动跨学科学习空间建设的有效实施, 并帮助学校改革教育方式。
文字**:焦宇 编辑:吴柏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