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对个人而言)毫无价值。
苦难(对社会)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总是听到很多赞美苦难的谚语和传说。
例如,卢梭说:苦难是弱者死亡的坟墓,强者是野心勃勃的泥土。
例如,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苦难造就人”和“只有苦难才能使我们变得优越”之类的表述。
真的是这样吗?
这些陈述的有效性是必要的因果关系,还是事后思考的相关性?
这涉及一个逻辑上常见的悖论,即幸存者偏差的相关性,它被包装为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成功者是被苦难筛选过的幸存者,而苦难只是筛选者的一部分,既没有必要,也不充分,其所谓的因果关系就是“关联归因”的幻觉。
那么,为什么人们,包括前人,仍然相信“受苦”对个人的好处呢?
与默认前提存在分歧。
如果像洛克所说的那样,人的认知不能超越他自己的(实际)经验。
事实上,苦难是一种必要的体验和体验,没有苦难,人们就无法发展出足以克服和避免苦难的认知。
在这一点上,苦难成为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像康德所断言的那样,人必须具有认知能力和工具才能认识世界,而这个东西是先验的(或先天的)。
那么认知工具本身就是先验的想法意味着没有必要去体验痛苦,并且有可能建立一个“认知工具”来分析、博弈和对策痛苦。
在这一点上,痛苦成为可以避免、预测和化解的东西,而不是成功和成长的先决条件。
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康德的观点,即我们在之前关于知乎和知识星球的文章中反复陈述和证明,通过移情、替代、分析和模拟,我们可以理解和感知他人的痛苦,并将其抽象为我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练习和关键样本集可以完全避免的认知“痛苦”,其实是毫无价值的。
用白话来说,没有痛苦,人也可以成功、成长、获得涅槃。
2.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苦难的价值是巨大的,这部分就不详细描述了,因为通俗易懂
1)对苦难的赞美可以增加社会的容错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2)如果社会正常运转,可以把苦难作为过滤器,培养一些比较聪明、有优秀游戏策略的人,从而获得整体竞争力;
3)苦难本身可以通过心理投射作为仇恨和战斗的拟人化对象,从而缓解和淡化社会共识中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
4)苦难可以与正面的话语绑定,当人们遇到麻烦时,他们可以提供高贵的安慰剂,从而促使他们不改变,从而增加阶级的稳定性,减少不可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