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津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年协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工人**-中国劳工网记者赖志凯.
2月2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津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北京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京津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活动”。 并召开了工作座谈会。
活动现场,京津冀三地市民用当地社保卡成功借阅北京市图书馆图书。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回顾了过去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进程,听取了三地人民对过去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变化的亲身感受,并与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协会代表和签署京津冀文本的企业代表分享了集体合同,共同期盼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据悉,近10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深化对接合作,北京市与天津、冀三地在就业、社保、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等,促进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使京津冀地区人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和福利。
就业服务协同效应,将充分激发京津冀就业新活力。 推动建立开放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招聘平台,联合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服务,共同打造“京津冀直播网上招聘有岗”等服务品牌。 2023年,线上线下联合举办招聘活动156场,共享岗位信息超过30万条。 持续完善跨省劳务合作机制,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源高效有序流动。 截至目前,京津两国每月向河北输送就业岗位3000余人,河北农民工129人就业京津30,000人。 2023年,三地劳务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北京、天津、河北、鲁苏五省。 联合举办京津冀创新创业大赛,组织企业孵化示范基地高管训练营和京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京津冀技教联盟成立,举办了京津冀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铜屋朗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地方标准,指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截至目前,京津冀共有14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被评为1A级以上。 围绕京津冀人才流动枢纽建设,合作打造“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了4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
通过社保服务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人民的获得感。 继续简化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理社保业务。 十年来,三地之间共转移了31万人次。 加强劳动能力鉴定合作,出版京津冀工伤保险协议代理目录,提供一级鉴定、远程上门鉴定等服务,区域内其他地区员工工伤后可当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首批《京津冀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同业同业》事项清单联合发布,实现“同名同案、同验收标准、同申请材料、同时限”15项社会保险服务项目。
通过人才的共培育和共享,开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推进京津冀专业技术人员互认,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在三地流动过程中在职称晋升、岗位用人、人才引进、培训选拔、服务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 推动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证书和课时互认,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资格互认,支持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十年来,天津、冀等地的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进阶培训。 搭建了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连续七年举办“京津冀博士后人才招聘会”,为本区域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提供博士后、科研岗位5000余个。
我们将共同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区域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创新“一点投诉,联动处理”模式。 建立京津冀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督案件协助查处和各地拖欠工资投诉机制,简化跨地区移送程序,有效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积极推进跨区域劳动人事案件办理统一化、规范化、法治化,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纠纷案件现场处理及时化解机制和突发事件协同处理机制,推动重大疑难案件稳定高效化解。 在协同发展区域,率先引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统一参考文本,为跨区域企业规范劳动关系,更好地保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指导。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和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改革试点任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京津河三省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同志,北京京津冀合作办公室、雄安新区管委会、北京市副中心管委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联合代表近60人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Worker:工作线程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