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乱世,总会有一些英雄掀起风波,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无疑是同期英雄中的佼佼者。 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中,一个常被称为盗贼和叛徒,另一个则被视为汉朝复兴的大英雄。 那么,曹操真的是贼,刘备真的是英雄吗? 不一定。
声称要恢复韩家,但后来刘备却自称是韩家的亲戚,并以此身份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大家都认为刘备是汉王室的正统血统,后来也被很多人称为刘皇叔。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应该是诸侯中最忠心耿耿的汉朝首领,但实际上,他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惹事生非,招揽人才。 然而,事实上,刘备在拥有了自己的权力之后,并没有真正帮助东汉王朝,而是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的事业。 甚至在曹丕废了汉显帝之后,刘备也没说什么,他自称皇帝,要知道,曹操并没有自称皇帝。 所以,刘备虽然说自己是振兴汉朝,为朝廷服务,其实是在用名义收买人心,好让自己名副其实地做个大事业。
这样看,你不觉得刘备其实对韩家并不忠吗,那他才是真正的贼吗? 没有。 刘备虽然没有真正为东汉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忠于韩家和刘家。 纵观中国历朝朝,上层阶级中有无数人想要争夺权力和利益。 比如北周王朝的宇文家族,宇文胡掌管了这么多年,控制了几个傀儡皇帝,甚至亲手杀了皇帝,但他对宇文家族和北周王朝不忠吗?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宇文胡只是想垄断权力,不想被皇帝制约和控制,但是他不能当皇帝,所以他才会这样行事。 如果不能成为名义上的皇帝,你就不能活在权力上瘾吗? 而且,北周王朝能够有后来的发展,宇文胡也有一定的功劳。 而唐朝的李世民在玄武门之乱后强行从父亲手中夺取了皇位,所以李世民不忠于唐朝? 当然不是,我们只能说他当时对皇帝李渊并不忠心耿耿,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兢兢业业了,唐朝也出现在他的管理之下。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忠心是人和场合的划分。 同理,刘备只是对东汉不忠,对“韩家”和刘家也不是完全不忠。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刘备自己的事业也越来越好。 更何况,未来的态势走势不是刘备一个人能决定的,他手下还有无数的文官和武将,他也要考虑这些人,这些人也会限制刘备的思想和行为。 总的来说,刘备只是对东汉和汉显帝不忠,但他也不是“汉贼”。 世上人人都叫他“曹贼”,谁知道他心里真的说了“汉贼”,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董卓和曹操。 曹操本来就不像刘备,名义上与韩家有关系,所以他的事多会或多或少引起争议。 此外,曹操盗汉墓、挟持天子的行为也招致了不少敲诈勒索,“勒索天子”的行为,其实足以给他贴上“汉贼”的烙印。 不过,其实曹操也曾有过真正为东汉打拼的时期。 早些年,董卓掌管政局,“胁天子令诸侯”时,曹操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与董卓拼命,想要扶持韩家的皇子之一。 那时候,他确实有一颗清纯的心去救国,当肱骨大臣。
不过,曹操却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在讨伐董卓、到处作战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东汉已经病入膏肓,同时又感受到了掌权的快感,初心慢慢被欲望腐蚀了。 后来,他自家自家立门,凭借出众的能力,迅速扩大了势力范围,成为了暴君。 这个时候,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力量了,这个时候放弃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早已腐朽的东汉王朝,无疑是一种幻想。 其实严格来说,曹操并不忠于韩家,他只是忠于天下,忠于强者。 与其说他忠于韩家,不如说他只是心态坚强,这或许也是他珍惜自己的才华,热爱自己的才智的原因。 而当他发现自己心中的强者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再强大时,他会立刻另辟蹊径。
所以在东汉灭亡之后,曹操决定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种强者,建立自己想要的世界。 后来,是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显帝退位取而代之,因此他的“汉贼”之名得到证实,直到今天,很多对三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尤其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为曹操是彻头彻尾的“叛徒”。 一方是英雄,说“汉贼”,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是在正确的时间运出去的。 而在那个时候,像他们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他们的成就水平,所以他们经常被挑出来进行评估。
曹操和刘备都是站在三国时期顶端的英雄,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没有必要细细讨论他们谁对韩家更忠诚。 毕竟,如果要说曹操忠于汉,他后来确实自立门户,挟持了汉显帝; 比方说,刘备对韩忠心耿耿,除了姓刘之外,其实和韩家没什么关系,毕竟他自称为王的时候,其实和曹操没什么区别。 如果非要说谁是“汉贼”,其实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汉贼”,没有一个比一个强多少。 东汉王朝由于制度、统治者、社会形态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处于衰落状态,分裂毁灭只是时间问题,但曹柳等人却站在了最大、最显眼的位置。 同时,这两人出身于汉朝,却都自立门户,不再侍奉韩家,也可以说是不忠。 因此,曹、刘不算“汉贼”,但也可以说是“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