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成为人们生活关注的焦点。 在广州的城中村,建筑多,人口密度高,电动汽车使用率高,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是城中村治理的重点难点之一。
海珠区康鲁地区是典型的城中村。 所辖凤河康乐第二经济合作社聚焦电动汽车充电管理问题,以室外充电桩安装为突破口,通过“统一安装”、“领装”“自行安装”三种方式在户外安装充电桩和充电柜,打造“531”电动自行车充电圈——5分钟、3分钟、 以及1分钟的充电圈,以最大程度避免电动自行车和电池进入家中。目前,辖区内共安装了1,149个充电装置。
统一组装:608个充电口,在辖区内构建5分钟充电圈。
康路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服装业发达,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 丰河康乐第二经济合作社面积为00653平方公里,有近400栋建筑,约120,000名居民。 由于建筑物多、人口密度高、电动汽车利用率高,电动汽车充电的管理已成为该地区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去年6月,康路地区综合转型升级总部第三网格落户该区,开展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重点打击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问题。
我们以在户外安装充电桩为突破口。 网格负责人说。
运营的第一步是确定辖区内有需求的地点,并满足安装公共充电站的要求。 负责这项工作的第三网格综合保障小组组长于琼走遍了整个经济合作社,寻找安装地点。 城中村街道小巷狭小蜿蜒曲折,居民对公共充电桩需求量大,但适合安装的场所却很少。
与此同时,于琼想到了很多办法。 康乐东新街横武巷4号外的小巷里堆积了大量杂物,要清理干净; 建筑物一楼的窗户安装在较低的位置,因此插座不能靠墙安装,因此在地面上安装了设备; 其次,经济合作社最北端的充电需求量大,但没有足够的宽敞场地安装充电桩,因此应与附近的经济合作社协调腾出空地进行安装,供周边居民使用。
清理违章建筑空间,选址,统筹首商与村社区,广泛宣传......致居民最终,在整个经济合作社的范围内选择了10多个地点。 每个公共充电站的安装区域都安装了摄像头和灭火器。 截至目前,共安装了608个集中充电口,公共充电口在电网中构建了5分钟充电圈。
领:“黄铁柜”在密集的管辖范围内编织充电网络。
然而,公共充电桩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 当时,在每栋楼,甚至每家每户的户外安装充电柜,最大程度地编织了整个充电网络。
如今,走在丰河康乐二号经济合作社,几乎每栋楼的外墙上都挂着一个黄色的铁柜。 这个看似普通的柜子,里面隐藏着一个很大的谜团。
商店租户使用充电柜为电池充电。
柜内有充电插座、漏电开关、应急水管等灭火装置。 电动自行车的车主将电池放入其中充电,一旦发生事故,将触发灭火装置及时灭火。 充电柜周围还部署了摄像头,可以及时监控意外事件,提高安全性。
据上述电网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安装充电柜的前期,三电网持续推动村社区履行地域责任,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率先设立3分钟电动汽车充电圈。
村小区在集体物业主干道上设置了集中充电柜和店铺充电柜,满足了流动人员和租户的充电需求,对居民全网安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村小区安装的充电口率先缩短了电动汽车停车和充电距离,惠及周边地区,租户和居民3分钟即可轻松充电。 截至目前,该村共安装了248个充电口和58个充电柜。
此外,在总部的指导下,村社区制定了充电柜安装的个人指引,并在网上线下进行宣传,让居民形成安全感。
自安装:阻塞与稀疏的结合,形成邻里之间的参照氛围。
村社区干部党员领导在辖区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居民们对户外悬挂的“黄盒子”产生了好奇,有的居民主动咨询相关事宜。
位于康乐东5弄3号的户外电池充电柜,是辖区内首批个人安装的充电柜。 从事电工行业工作的业主主动向第二经济合作社询问安装方法,很快在大楼外的空地上安装了电线、应急水管和电池充电柜。
充电柜陆续建成,邻居们互相学习,传授经验。
王先生是街上一家商店的租户,去年应社区的要求,他在户外安装了充电柜。 他说:“以前是插在房间的插座上,'飞线'在门口充电,但现在装了充电柜,把电池放进去充电,整条街都是店面里的柜子,安全多了。 ”
电网还引导居民以阻塞和稀疏相结合的方式自行安装充电柜,力争形成一分钟充电圈。
据悉,一方面,电网结合技术手段,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入户、违章充电等行为进行严查惩处; 另一方面,配合整治安全隐患或主动安装充电柜的居民,将获得空铁柜奖励,指导居民按照安全指南自费安装,以小投资撬动大保障,鼓励出租屋房东按照“一户一柜”的标准自行安装充电柜。
截至目前,已有313栋住宅楼安装了充电柜,户门口充电柜覆盖率达到81个51%。
文:广州**,新花城记者:何祖英,广州**,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广州**,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