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新年第一天,东城区召开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推出《东城区新时代旧书市场繁荣若干措施》等五大文化政策文件,将搭建旧书市场流通网络平台, 古籍展示交易拍卖平台、旧书展示销售服务平台、旧书市场文化交流平台,从而在新时代持续繁荣首都核心区域的二手书市场。
东城区是国家级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古都文化、浓郁浓郁的红色文化、鲜明的北京文化、欣欣向荣的创新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五大文化政策文件都围绕着它们展开。
书迷们会发现,无论是王府井、前门、龙福寺等城市地标,还是东方。
第四,雍和宫周围的小巷和文创园区里到处都是书籍。 早在2021年,东城区就通过扶持政策鼓励实体书店“走进商场、社区、公园、楼宇”,在“书店+餐饮”、“书店+文旅”、“书店+戏剧”、“书店+活动”创新融合中,以文化业态激活城市存量空间。 近三年来,一批业态多元化的书店蓬勃发展。
旧书市场的繁荣,是延续文化脉络、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改善实体书店生态、编织修复人民文化空间的重要内容。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在新时代继续繁荣首都核心区旧书市场,优化“旧书新知识”品牌,打造知名“书城”,东城区制定出台了东城区新时代旧书市场繁荣的几项措施。
《办法》涵盖空间链、产业链、品牌链和宣传链四个方面,提出了16项具体措施。 构建统一覆盖的流通体系是旧书市场繁荣的基础,东城将依托“最佳样板书店、品牌书店”,选择一批二手书商示范店,全面优化旧书商家经营环境,积极推进出版物流通零售“一业一证”改革, 并设置覆盖全区的便捷高效二手书点。
同时,构建旧书交易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嘉德艺术品交易和拍卖行业的优势,扩大古籍善本在全国的份额和占比。
此外,借助地坛书市知名品牌平台,将结合钟鼓楼广场、龙福寺文创园、梅侯石狮等地标举办“旧书新知识”品牌活动,推出更多大众可见的二手书场景和文化产品, 触摸和体验。
红色文化也是“文化东城”的丰富遗产。 同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东城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传播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完善红色文化点餐饮、书店、文创店等配套服务,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 因地制宜设计红色文化展示空间,拓展延伸红色文化等产业一体化发展链条。
近年来,胡同小巷中涌现出一批以换鸟笼为单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市民身边小而美、小而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 同日印发的《关于推进东城区新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若干办法》提出,东城区将继续建设一批“空间环境优美、功能布局优美、产品内容精细、服务质量好、运营模式新”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使公共文化空间向质量发展。 时尚舒适,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广泛融入居民生活。
同日发布的还有《东城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东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围绕紫禁城-王府井-龙福寺“文化金三角”,持续推进优质文艺消费供给,打造“商圈+园区”文化消费空间;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标杆园区,持续推出一批“小巷创意工厂”。 同时,建设“文化消费核心承载区”,实现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