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一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随着人类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如今,春节不仅被中国儿女们庆祝,也被越来越多的“地球村民”所接受。 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各国一致将春节定为联合国的“浮动假期”。
所谓的“浮动假期”是一个与法定假日相对应的概念。 在法定节假日,如元旦和其他全球公共假期,大多数人不必上班。 浮动假期是为特定人群设置的。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选择特定的浮动节日,例如东正教圣诞节、佛教“卫塞节”和庆祝被奴役的非裔美国人解放的“六月节”。
为什么农历新年被联合国和世界广泛接受?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从1949年中国人民奋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中国重要的国际地位; 从赋予《联合国宪章》和原则重要内涵、成为构建现代国际关系重要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展,打破了大国的“核讹诈”,深刻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从“穷白”到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在前进的征程上,中国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导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各国人民建设美好世界愿望的最大共同点。 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节日,是中国推进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
同时,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年春节,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都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也保留了庆祝春节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将以自己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
此外,联合国的中国工作人员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春节被确定为“浮假”之前,他们充分利用下班时间,举办各种官方和非官方活动,迎接春节,弘扬春节文化。
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都会举办春节招待会。 中国宫廷灯笼、春节对联、剪纸祝福字、中国结等中国元素,将纽约联合国总部装点得满满的过年气息,不仅让异国他乡的流浪者感受到浓郁的家乡气息,也让异国他乡的人们感受到地道的中国风味。 联合国中国读书会还将举办自己的“春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中国工作人员创作和表演的,比如2023年晚会上的合唱《我的中国心》、藏族舞蹈《格桑拉》、扇子舞《吹梦到西州》,都很有中国特色。
许多联合国工作人员也将送上自己的新年问候。 这种被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采用的“回礼”,逐渐成为一种“传统”。 例如,联合国邮政管理处(UNPA)为农历新年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中国农历新年邮票。 在2024年龙年春节到来之前,联合国十二生肖龙年邮票已经“发行”。 邮票设计颇具中国风情,吉祥云朵中盘绕着中国贡伯画风格的巨龙,点缀着牡丹花。 网友纷纷留言“哪里可以买到这个”,可以说是对这份礼物的最高认可。
“送祝福”、“被祝福”的喜悦,推动了春节文化的广泛传播,春节的“国际风情”越来越充足。
近年来,海外“春节热”持续升温。 每年春节,许多国家的政要都会向中国人民致以问候,并送上新年祝福。 自2010年以来,“快乐新年”系列活动已走遍全球,并将在2024年继续。 从英国的特拉法加广场游行、美国的帝国大厦橱窗展,到墨西哥的龙年自行车装饰大赛,再到俄罗斯、埃及、贝宁等国举办的“新年快乐”文化庙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同国籍的人, 色彩和文化,让自己沉浸在中国文化中,共度美好时光。
春节被正式指定为联合国的“浮动假日”,意义更高。
几个世纪以来,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等一系列变化,“西方中心主义”应运而生。 在200多年的殖民扩张和肆意掠夺中,非洲成为猎杀黑奴的“商业场所”,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几乎全军覆没,印度和东南亚被大规模掠夺摧毁,中国一度被贴上“东亚病夫”的标签。
时至今日,当我翻阅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著作时,仍然能看到相关的痕迹。 西方以外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政治、文化、社会形态,在“全球视野”中屡屡失焦。 甚至从一些西方政客的角度来看,非西方文明有引发战争和冲突的“原罪”,因此打着“人权”和“发展”的旗号,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西方文明和治理模式包装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普世价值”,并强迫其他国家复制。 但事实证明,这些国家打着正义旗号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为,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发展,相反,它们带来的动乱和战争仍然困扰着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对农历新年等文化习俗的认可和接受,不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复兴,更代表着寒冬过后“春”的回归。 中国用自己的实践打破了束缚人类文明的西方式“傲慢与偏见”。
在百家文明园林中,要有“不争春,只报春”的沉着豁达,默默传递“和异”、“和共互助”、“万国和谐”的东方智慧。 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如期期待新的“春天”的到来。 (作者:杨晓林**经济**)。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经济**。
更多内容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