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简读》第四集【孤路,勇敢的心】。
女权主义先驱的诞生。
发件人是 Li Loan。
人们把一个女人关在厨房或闺房里,却惊叹于她有限的视力,折断了她的翅膀,但哀叹她不能飞。 法国女权运动的先驱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一书中描述了女性的困境。 在波伏娃之前400年,一个来自16世纪中国明朝的人实际上同意她的观点。
男人和女人是有区别的。 但是,怎么可能说知识也分为男人和女人呢?说所有男人都有崇高的知识,女人有短视的知识,这并不荒谬。 "
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湖北麻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名叫李珍的老师在一座佛教寺庙里讲课,一位名叫梅然的寡妇前来听讲。 400多年前,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它。
李震是出了名的疯子,12岁时,他公开写文章嘲笑孔子。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孟子、朱习、周敦义等儒家大师都被他讽刺了。 他批判儒家思想,主张人人平等,号召大家保持童心。
李震在54岁时辞职,后来搬到了麻城。 他在一座佛教寺庙里摆了一座祭坛来讲课,甚至还当众剪掉了自己的长发,招收的学生有男有女。 前来学习的人中,有一位名叫梅然的女士,一个进入学校的女人,如此大的造反,激起了守护者们的注意。 他们把火力集中在李震身上。 甚至有一些所谓的好心人建议女性,她们目光短浅,不值得教她们。 面对这种情况,李震给那些好心的朋友写了这封信。
如果一个女人愿意听真话,愿意学习超越世界的佛道,明白这个世界不值得怀旧,恐怕当今世界的男人看到她,都敢羞愧地流汗。 这样的人不正是圣人孔子也希望见到的人才吗?但现在这样的人,算是目光短浅的人,太冤枉了。 但冤枉与否与自己无关,只有这些有偏见的旁观者,才羞于自欺欺人。"
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明朝士绅家庭的妇女七岁以后就不允许与男人同桌吃饭。 《闺房戒指》《敏凡》《女儿们的传说》是必修课。 在梅然生活的时代,一位到中国旅行的西班牙人在笔记中描述说,整个广州市除了几个和最底层的职业妇女外,没有一个女人可见。
嘉定年间,有一位瞎眼女子,她的丈夫在世时经常殴打她,但丈夫死后,她不得不和另一个寡妇上吊自杀,因为社会要求他遵守女性的道德。 玄只是明朝历史上众多烈士之一。 据《古今藏书》记载,像宣家这样的烈士,在明代不下3万六千人。
寡妇梅然显然不屑于做烈士。 她的父亲梅国珍不仅在军部当过侍从,还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梅家的显赫地位,将李震和梅雨然推到了风口浪尖。
周武王的妻子易江是周武王的十大贤臣之一,与周公、赵公、太公并列。 武王的母亲太极,以及名臣三一生、泰典被称为四友。 但这些女人若是让市面上的孩子听见了,就要要求他们遵循三顺四德,做一个不离开闺房、教夫子的女人。 这样对待太一江这样的女人,岂不是很荒谬吗? "
李震不尊重女人的善良和女人的美德,而是发自内心地欣赏她们的智慧和能力,一直为女人与男人同等奋斗。 他仰慕梅然,称她为天生的老师,认为梅然虽然是女人,但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丈夫,很少有男人能比得上她。
命运对梅然很刻薄,丈夫还没订婚就去世了。 为了摆脱包办婚姻,美然选择领发修行。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独身生活。 她在**的压力下,把李震当成导师,和他讨论知识,和他通信。
知识短者,只能看见百年以内,或更近,只能看透生死,达到灾后无动于衷的境界。
单身母亲的育儿。
寄件人:顾若璞。
女性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物种吗? 答案是否定的。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杭州单亲妈妈顾若璞,丝毫不逊色于当今任何一个女男人。
这是明末女诗人顾若璞写给弟弟顾若群的一封信。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顾若璞的丈夫去世,留下了她和年幼的孩子。 这一年,顾若璞28岁。 顾若璞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15岁就娶了同乡黄东升。 黄东升的父亲黄如恒在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为晋士,官到江西步正部参议。 黄东升效仿父亲,肩负着孽传祖先的使命,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本来就身体不好的黄东升越发郁闷。 31岁那年,黄东升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在金榜上依然默默无闻。 这次失败彻底压垮了黄东升。 第二年春天,黄东升因病离世,顾若璞该如何面对年迈的父亲、年幼的孩子和前途未卜的大家庭?
为贞洁而死容易,但保持贞洁却不容易。 孩子们还小,我想像唐代刘仲英的母亲一样,用熊胆煎丸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向欧阳秀妈妈学习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教孩子们读书。 一点一点地,等待他们长大。 "
生活在明清时期的妇女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自主权。 大多数像顾若璞这样的女人都会在压力下选择再婚,依靠下一任丈夫过得更轻松、更稳定。
然而,顾若璞却不同,她选择了独身。 她规划了家里的资产,仔细计算了开支,同时靠织布补贴家里。 顾若璞的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6岁,一边做管家,一边兼任孩子启蒙老师。
我一直很担心,担心自己会辜负东升当初的志向,以后就没有脸见到他在酒泉手下了。 除了做饭、织布,我打开家里收集的书,从《四书五经》到《古史记》,《黄明通济》《大正记》日夜阅读,但觉得时间不够,等孩子们进来,我就让他们点灯,坐在房间的一角讲解我对阅读的理解。 有时我会把它们带到午夜。 我乐在其中,不累。 "
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顾若璞是一位教育家。 为了让孩子成功,除了一起学习,她还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顾若璞造了一艘小船,船停泊在西湖的断桥旁边。 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放弃分心,专注于他们的工作。 顾若璞的两个儿子黄灿、黄伟长大后,成为杭州当地知名的文人。
更不拘一格的是,顾若璞也非常重视女性的教育,顾若璞是黄家乃至顾家所有女性的启蒙老师。 鼓励女孩阅读和学习,关心时事,并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 她培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文学团体——交远诗社。
有学者据此推断,曹雪琴在创作女性角色时,是受到交远诗社的启发。 而顾若璞或许就是《红楼梦》中大祖贾牧的原型。 当时,很多长老,尤其是女长老,都把顾若璞的所作所为归咎于他。 顾若璞认为,女性的文化教育应该和男性的文化教育同等重要。 只有有知识的女人才能成为好妻子和好母亲。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积累的知识,这些圣人的书可以净化心灵。 我也想读《诗经》《丽骚》这样的诗,那些优雅别致的词句,仿佛能表达我心中的忧伤,抚慰充满愤怒的怨恨,不因悲伤而生病。 鸟儿在春天啁啾,昆虫在夏天啁啾。 他们感觉到了季节的声音,我随便写了这篇文章,把它藏在盒子里。 虽然也是参差不齐,但又怎么敢和上古时期的班赵作才相比,在邯郸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
与顾若璞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 受顾若璞的影响,像男人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了当时杭州的一道风景线。
黄元杰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她出身文人世,画画天赋高,和丈夫一起住在西湖边,负责家务。 黄元杰上街卖画,挣钱养家糊口。
这些女性用自己的奋斗,打破了几千年来严酷的社会规范,为女性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据说顾若璞长寿,九十岁还在读书,她用坚韧和智慧养家糊口的同时,也成就了她传奇的一生。
清代第一农。
发件人:郑板桥。
这些竹子是一个人的标签,肆意潇洒,生机勃勃,锋利无比。 画家画的不仅是竹子,也是他自己,每一笔都是他的骄傲和倔强。
天地第一类人只有农民,学者是最后一类学者、农民和商人。 最好的农民可以耕种一百英亩的土地,七八十英亩的问题又是五六十英亩。 他们疲惫不堪,努力工作以养活世界。 如果没有农民,全世界都会饿死。 "
写这封信的人,正是清代书画界第一奇人的鬼才"扬州八怪"郑板桥的掌门人,收件人是郑板的郑默。
这封信写于乾隆九年1744年,51岁的郑板桥在河南樊县做县。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晋士时年仅43岁。 因为不识世,不欢迎他,闲了6年,直到快五十岁,才被推荐做七品芝麻官。
郑板桥在外面是官,老婆孩子都在老家台州,家里只能托付给弟弟郑家务照顾。 郑板桥没有兄弟姐妹,和表哥郑默的关系最深。 郑默写信告诉哥哥,家里收到了三万斤秋粮,郑板桥非常高兴。 表哥不擅长写字,也不擅长写作,但他是管家的好手。 郑默经营着郑家300亩的土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
在古代社会,农民的概念更为广泛,既指自己耕种土地的人,也指经营农场的人。
我曾经嘲笑唐人写的七夕诗,他们讲牛郎和织女,总是回避不了委屈的主题,实在是脱离了这个传说的本意。 织女代表衣服的源头,牛郎代表食物的基础。 作为天星,他们拥有最高贵的地位,上帝眷顾他们,但普通人不明白衣食穿行的重要性。 我们家乡的妇女虽然不会织丝布,但可以主持家务,做针线活,也算是勤劳了。 "郑板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家子弟,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中产阶级家庭了,生活一直很穷。 郑板桥的母亲英年早逝,由一位哺乳母亲抚养长大,一位对郑板桥一生影响深远的朴素职业女性。
郑板桥对农民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在范县当家长的时候,他经常到田里去考察百姓的状况,了解农民的生活。 有时,他甚至会穿上便服,和农民一起在田里干活。 当他从田里回来时,他和农民一起吃饭,根本没有县长。
他憎恨那些出身农家,当官就忘根的人,他写文章讽刺他们"多少金台名媛和财贵,一点点腥瞳的味道,忘记了田家的意志"。这样的言行自然会招致同行的批评和算计。 在他们眼里,郑板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
现在的学者不一样,只要拿着几本书,就想晋升为一个人,一个初级学者,一个大官。 当官后,他一直在想着如何赚大钱,盖房子,卖田。 他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然后越走越冷漠,结局并不好。 "
也有一些人没有出过一番事业,在乡里作恶,言行难闻,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难道这世上就没有重视自己品德的人吗? 难道没有人有帮助世界人民的理想吗? 难道没有人愿意像古人一样拥有一颗高尚的心吗? 其实有很多,但好人总是被坏人牵扯进来,真的很难分辨。 "
郑板桥当山东渭县县长时,遇到饥荒年,不顾别人的阻挠,让百姓写欠条,开仓放粮,救了一万多人。 秋粮收成不了,他又把欠条都烧了。 老百姓感谢郑板桥为他筑了一座神社。 郑板桥60岁那年,河县发生大饥荒,他写信要求开仓救灾,但上司扣留了他,没有报案。 匆匆忙忙,他提前打开了粮仓。 这一次,他被曝光了,别无选择,只能辞职。 郑板桥短暂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
我这辈子最尊敬的就是农夫,新房客,我们要礼貌相待,他们叫我们主人,我们叫他们顾客,主人和客人应该平等。 我们必须尊重什么,他们必须低什么? 让我们怜悯他们,怜悯他们,如果他们需要借钱,就去做,原谅那些无法偿还的人。 "
1753年,郑板桥用三头驴驮着所有家当,辞职回老家。 乾隆三十年春,绘制了著名的《竹石图》。
旷野中的悬崖边上,细细的竹子在风中生长,看似虚弱,却充满能量。 这幅画上的铭文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坚持青山不松,根在碎石。 千里万的打击依旧很强,任何东风、西风、南北风。 "
高考生活。 寄件人:袁梅。
如果说今天的高考是一座单板桥,那么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一条高空的钢丝,能走到最后的人,为了金榜的称号,同学们一头扎进了令人窒息的科举战场。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阿童的学者,陷入了一场科研纠纷。
阿彤十七岁,在家吃穿得好,却懒得读书。 送他去江宁县报考,主要是为了磨砺他,不是真的指望他被录取。 如果能考得及,加入江宁县就好了。 毕竟江宁是祖坟之地,一旦被遗弃,我心里又怎能去。 谁知这件事让江宁的当地人不满,他们以冒充家乡的罪名向政府举报了阿。 但我并不怨恨他们,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为什么? 因为我确实有自私的意图。 "信中提到的阿童真名袁彤,清代伟大的文学家袁梅已经六十岁了,膝下没有孩子。 袁叔表哥把孩子阿成送给了他。
袁梅住在杭州,但他的祖墓在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袁家一直把江宁当成自己的故乡。 如果阿童能进入江宁府读书,那将是一个愿望。 而且,袁梅也知道,当时江宁的学习氛围比较轻松,科举考试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袁统报考江宁书院考试时,被指控冒名顶替,丧失了考试资格。
冒名顶替是指考生冒充原籍地参加考试,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袁术对此愤愤不平,写了千字控诉,到政府那里表达自己的不满。 然而,袁梅的态度却完全相反,他把这封信写给了弟弟。
参加考试其实是次要的,有没有真正的天赋才是根本。 如果阿童有天赋,他可以考上江宁或杭州,甚至不用考。 但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天赋,你就拿不到**。 作为长辈,我们有必要不教晚辈读书和学习的道理,而是与他人竞争吗? 不如根据阿桐的本性和才能来教他。 "
江苏、浙江自古以来就是人文兴盛的大省,人选众多,竞争激烈。 如果袁彤开个先例,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冒名顶替者的行列。 江宁考生的反对意见是有道理的。 想要儿子成龙的袁书并不冷静,但袁梅却清醒了。 袁彤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有一年的重九节,袁梅从对联出来检视袁彤,他从上联出来,家里地位很高,袁彤没想对联,放学后也没时间。 袁彤的亲身经历,说出了百代考生的心声,期盼着学末的心情从未改变。 认识儿子莫若的父亲,阿童粗鄙轻浮,离秀才二字还差得很远。
我想起了李鹤峰的女儿李汉章,她的儿子考试不及格,她曾经安慰过,我生你的时候,从来没让你读书成名。 现在的士大夫没有她的勇气和主见,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使你有名气,你也一定会生病,误导国家和人民,伤害他人和自己。 没有地基的墙即使很高也会倒塌。 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做,我们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他。 "
写这封信时,袁梅已经75岁了。 回首一生,他深深体会到科研的残酷和事业的艰辛。 袁梅从小就天赋异禀,12岁那年,他就随师傅考上了秀才。 23岁那年,他参加了顺天府乡测试,并取得了胜利。 第二年,他参加了考试并获得了贡品。 刚考完殿试,他就考了第五名,被选为书士,在翰林书院读书。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袁梅因为满语考试成绩最低,很快就被派到江南当地方官。 他立志做一个民心扶持的基层小官,抗旱铲蝗,治理一方。 他做得很好,很有效。 但当官多年后,他渐渐发现,很多人当官不是为了天下,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袁梅不甘卑躬屈膝,冤枉自己升职,在官场上奔波了十几年后,33岁就辞职退休了。
人的情况不同,有些人不得不问名字。 比如,你家我没有地,我们上学不叫名,这辈子也没有地方住。 对于某些人来说,它不一定是姓氏。 那就像阿童一样,只要能把自己留在家里,不惹事,不做丑事。 正如马远的弟弟少游在汉代所说,在村民和邻居口中做个好人,就是我们家的好孩子。 我死后可以瞎眼,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
33岁白手起家的袁梅,多了透视天地的超然。 他在江宁买下了一座废弃的庄园,精心设计装修,还兴建了一个充满趣味的私家花园,取名为绥远。 绥远的特点是没有外墙,类似于今天的公共花园。 袁梅把绥远变成了读书、会友、教书的文化圣地。 他热爱美食,甚至推出了中国古代经典美食烹饪和品尝书《随源美食清单》,他描绘的326道菜品让观众的胃口大动。 绥远很快成为苏州和杭州著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