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是实现高度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关键支撑,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立10周年。 十年来,上海在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科技高中的建立和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城市科技高中的兴起,为科技领域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
上海闵行区不仅是上海传统制造业强区,也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2018年,闵行区与华东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将以信息化特色著称的闵行二中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立中学”)。
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与同济大学共建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科技高中(以下简称“上海科技高中”)于2017年9月挂牌招生,由全市实验示范高中曹杨二中“孵化”, 探索贯彻“一队两品牌、自主课程、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
依托高校,上海先后在两所高中“孵化”或“倒闭”科技高中,不仅在城市科技高中建设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区域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基础教育支撑。 同样,与华为总部相邻的深圳科学高中和位于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前湾新区的宁波科学中学也位于这里。
还有一批科技(理)高中创建,这是区域教育整体布局的结构性规划,初衷是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的发展。 例如,湖北宜昌科技高中由宜昌市第七中学更名为宜昌市第七中学,是全省唯一以“科技”命名的高中,得益于宜昌市教委提出的聚焦三所优质高中和三所特色高中的教育发展目标。
宜昌科技高中在发展过程中,主动与周边城市高校、企业紧密对接,聘请外部教授和专家指导学校功能室建设、科技生产、特色课程开发等工作。
依托高校开展科技教育,实现了从课程到教育模式的多维度突破。
科技高中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在新高考背景下,上海科技大学与同济大学14个院系深度合作,以培训衔接、资源共享为宗旨,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逐家确定课程内容、逐班确定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开展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案例。
一是完善托儿所计划课程,体现科技特色,突出“信息化、纯理科、新工科、创意设计”方向培养拔尖人才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外语是英语,纯科学、新工程和创意设计的副语言是第一外语,英语是第二外语; 科技工程创新项目、创业经验、大学预科课程优先。
二是让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每年到同济大学学习生活两周,采取“跟着教授、团队、跟着项目走”的方法,从高一开到高三结束, 体验最真实的科研过程,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工程趋势,获得最直接的科研经验。
三是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科技工程”实验室,先后建有自行车、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环保技术、TI图形计算等专项实验室; 设立“科技工程”特色夏令营,利用暑假邀请同济大学相关教授授课,开展工程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和同济智慧农场开展现代产业专项科技创新活动。
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和园区科研院所,每周都有大学教授进驻俱乐部,每月进课堂,院士每年进校园,使该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始终保持在科技高中的较高地位。
不仅如此,要办好城市科技高中,就要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发现、觉醒和激励作用,同时更广泛地构建科学(科技)素养课程。
首先是用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引导跨学科和长期学习。 上海科技大学课程结构突出“责任心、科技素养、人文传承”的融合,通过“高一选题,高三结束”的长期研究,不断强调学科跨学科、长期学习和学科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深圳科学高中建立了32个自然科学实验室,包括创新工程技术教室、未来医学教室、机器人实验室、动力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它可供学生选择进行项目实验。
其次,要利用科学(科技)素养课程,为学生的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提供广泛的知识支撑。 上海科技大学将“语言数学+信息技术”确定为四大基础学科,在开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理工实验班学生增设数理统计、信息技术等速成课程; 加强人文教育,提前引入大学选修课,为学生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崭露头角”做好充分准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科研过程,了解科研精神,还满足了有需要的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帮助科技人才有良好的开端。
进一步提升科技高中实力,需要更加有力、更稳定的政策支持。
在两年内,一气呵成地布局两所科技高中,上海市**和上海市教委的努力不容小觑。 上海市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的经验,力争在课程设置、教学结构、升学通道等方面取得合理突破。 从长远来看,为了促进科技高中建设水平的提高,还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
一是要借鉴当年国家在全国建设外国语学校的成功经验,重点扶持有条件的省市科技高中建设,在招生、经费、师资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有序推进高中联动科技尖尖人才、创新人才纵向培养的同时,让学生“横向流动”,让合适的人进去,不合适的人出去。
三是鼓励“双一流”高校“孵化”符合自身特色的附属“科技高中”。 通过国家强基础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对接,探索以高校为主导、中学主导的“一人一策”精准个性化培养机制。
四是要尽快启动“科技尖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针对学科超凡潜质学生的特点,从发现人才到培养科学精神、培养基础研究兴趣,要构建良好的科普生态链,保持创新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间的一致性,探索符合学科超凡潜能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五是建立科技教师资格制度。 同时,要在工作、生活、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全体科技教师的积极性。
易振珍、王洋 易珍珍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汪洋是上海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