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主张,谱写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文化理念。
文化思想是新时代“高旗屹、聚民心、育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最新、最全面、最系统的指导纲领,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和实践方向。 当前,广大高校要从文化思想的实践理念出发,从党的角度推进新时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从实践概念的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历史性和创造性的角度看,文化思想具有典型实践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一,实践的客观性。 **文化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和文化领域。 它不是凭空提出的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理论,它的**、手段、过程和最终实现是直接作用于或被作用于物质的基础、条件和生产。 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 **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宣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践提供了立体的、全方位的指导。 这些重要的论述被提升为文化思想后,变得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成为当前和未来文明文化实践的指导纲领和新文化使命的宣言,通过实践,影响和带动人们的观念成为现实。 第三,实践的创造性和历史性。 建设文化强国的物质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第一文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马克思主义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进文化实践进程。 同时,实践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 **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文化建设基础上新创造的,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前人文化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工作,形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力量。
概念层面。 用最好的文化思想铸造灵魂。
**文化思想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纲领。 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发展战略必须始终以文化思想为主轴。
一方面,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从根本上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第一文化思想的要求纳入思想工作责任制,纳入学校和学院两级中心集团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 通过举办中央分组学习、理论学习研讨会、党团日主题活动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在新闻方面,要不断拓展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对文化思想的宣传研究和阐释,加强内容供给,使主旋律更加崇高,正能量更加丰富。 在文明文化方面,要坚持“两联”,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共精神谱系与高校特有的红色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文化脉络和红色基因, 用文化和文化教育人。在网络方面,要构建完善的网络治理体系,充分利用新技术,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和创造性转化,净化网络空间,打造清洁正直的网络生态。
另一方面,要用一流的文化理念引领大学治理方向,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对外开放、校园建设和现代大学体系等方面发挥舵向和价值方向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思想在大学校园生根发芽; 为高校落实为党、为国家育人的使命和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内容级别。 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来陶冶人心。
**总书记提出的“两组合”的“二组合”,就是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供给和创新转化是核心意义所在。 **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延续中华文化脉络,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其精神内涵、科学价值、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的宣传、阐释和传播,以及大学文化建设应有的意义,是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主旋律不够高,正能量不够充沛,优质内容供给不足,表现形式与年轻学生接受度存在一定距离。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坚持问题为导向,创新传播方式和方法。 长期以来,校园领域一直聚焦革命文化、红色故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宏大叙事,聚焦主流思想的强力输出,但在传播效果和观众感受上,未必能达到无声滋润事物、渗透人心的效果。 因此,在内容建设上,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中触动师生心灵的感人故事; 另一方面,要创新表现形式,将宏大叙事传播转变为主流传播与弱传播相结合,借助诗歌、戏剧、说唱、微电影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通道级别。 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系,展现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整个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新格局”。 * 在文化思想的“七大重点”中,强调“提高新闻的传播、引导、影响和可信度”。 在5G、物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迭代升级、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格局和通信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大学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应用,特别是要加强数字赋能,推动大学宣传、思想、文化数字化转型。
一是整合官方主导的内外宣传平台,打造旗舰矩阵平台,从传统工作模式的“加”向创新的“融合”转变,形成强大的沟通力量和整合的声音; 要加强和扩大高校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中心作为推进主战场工作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构建带头力量强的大宣传格局。
二是借助校外主流渠道和新渠道,共同探索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成果,扩大社会效应。
三是要有效整合自导平台、网络大V、同人圈等民间领域的力量,引入第三方多平台、多渠道的声音,在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辐射效应。
四是要紧跟新技术、新工具潮流,积极探索数字智能传播应用,将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全要素链条,不断提升传播效率,赋能和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效率。
品牌层面。 承载具有大学文化特色的新文化使命。
** 在文化思想“七大重点”中,要求“聚焦延续中华文化脉络,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着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具体而言,在大学文化领域,要推动大学文化特色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者融合中实现创造性和创新性突破。
实施“文化领导力”战略。 从大学顶层设计层面,将大学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摆在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形成文化品牌发展战略,确保高地位、高质量运营。 “文化引领”战略要做到“三变”:一是从规模需求到内涵提升。 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是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质量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 二是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文化传承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而是为了激励师生创新、追求真理、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是从抄袭模仿到文化自信的转变。 大学文化的建设不再遵循国外一流大学的模式,而是塑造了自己独特的语境。
创建大学品牌图标。 大学文化的建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特殊性。 普世性在于,它植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文化,渗透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为指导; 其特殊性在于,一所大学从成立到成长,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物和故事,这些元素是个性化的,无法复制。 要探索文化个性与普世性的结合,塑造学校独特的文化符号。
注重大学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表达。 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全球叙事的视野和能力,尤其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要创新地诠释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特色,提升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号召力。 (作者:曹杰所在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