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皓月文字根据国家电影经费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期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805亿元,同比增长18%99%。在票房数据打破春节档记录的同时,人们也关注了一个现象:前四名影片贡献了97%的票房,最后四部影片选择在档期中后期退出。
“破纪录”和“撤档”成为总结今年春节档的两个关键词。
如果没有办法,四部电影怎么可能愿意退出可以一次又一次捡金子的**档期。 只可惜其他四部“头片”太强了,抢了97%的地盘,剩下的生存空间还真是有点局促。 在撤档的作品中,《一起摇太阳吧》票房最高——9624万,《黄丕:财神猫》票房最低——91万,显然与导演的预期相去甚远。 有网友用“打不过就跑”来形容撤档影片,这句话引发了网友的共情,增加了对撤档影片的同情点数,让“撤档”二字更加中性。
严格来说,从市场和规则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在档期末尾宣布退赛,这被怀疑是“耍花招”,而且很多电影前后都已经撤档,这也显得有些“负担不起”。 如果退出成为未来档期的常态,无疑会降低观众的期待和信任度,增加观众内心的不确定性。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不确定性会对行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好事。 电影人应慎重权衡撤档的深层次影响,对观众心理进行多方面分析,避免因撤档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能喊的电影有糖吃“——春节档期间的大片就有这样的特点,比如《火辣辣》成为档期票房冠军,其话题性促使它形成了强劲的势头,这不仅体现在档期上,还体现在与观众互动关系的不断建立上。 观众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宣传信息所影响,优先消费讨论最多的电影,这关系到影片的质量,也关系到微妙的社会和社会心理。 所以,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在**档期的胜利,一定是综合实力的展示。 一部电影与社会心态的关联程度,以及电影宣传时对社会情感的洞察,都会对票房产生重大影响。
四部撤档影片,有的说“档期选择有重大失误”,有的因为“类型风格不太适合春节档”而选择退档,但也不排除有一个残酷的事实——观众的抛弃,才是影片撤档的真正原因。 假期期间,观众有更多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即使一开始排档的电影少了,观众依然可以用看电影的热情“打捞”,而《风神第一部》就是它的反击之道。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这四部电影并不是“被迫退出”,实质上是商业竞争的失败,在这个档期不是观众的偏爱,而在下一个档期,观众在选择影片时的犹豫依然存在,而那些承诺“重映就去现场”的网友,其实行动力不强。
有趣的是,“退出”这个原本带有行业偏见的术语,在2月18日开工的第一天就被淘汰了。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我的春节档也被撤了”这句话。 从除夕上班到回家,再到大雪纷飞的高速公路; 从三亚往返票价到2万元,再到专家建议上班第一天少加班......网友们敏感地关注着春节期间发生的一切,并不断尝试与这些话题联系起来,以触动假期生活的脉搏。
当“退出”一词超越行业界限,用来讲述一种生活、一种心态、一种态度时,它有更广泛的泛化:结束激烈的对抗,不再参与竞争,用花言巧语掩盖现实,希望时间会......再次获得机会这些都可以通过“解锁”来涵盖。 未来,“退出”虽然不会像“躺平”那样流行,但它确实对当下的社会心理、文化市场和商业生活有了更准确的描述。
(作者是文化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