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回归了日常生活。 但是,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春节要到农历正月十六才结束,所以农历正月十六也叫“年末闭”,又称“送年”。俗话说:“十六年不送一年,一年就很难顺利。 那么,春节如何才能顺利送走呢? 按照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十六有很多特殊之处,比如“一挑四摸老猫”,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看吧。
1 “一次调情”。
“一调情”是指“闷闷不乐,骂人”或“骂倒霉”,其实就是“挑衅骂人”,通过骂人消除厄运。 因此,在农历正月初十六,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搞一些小恶作剧来引起别人的责骂,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缓解情绪的过渡行为。 由于过年规则多,严禁使用粗言秽语或吵架,就算心里不开心,也只能忍到正月十六,算是彻底释放负面情绪,开始新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 “四送”。
“四送”包括送祖、送瘟神、送病、送牛堆,正如“农历二十九日上坟请大供”这句话反映了这一点。 意思是说,农历29日,人们虔诚地祭拜,欢迎祖先回家共度团圆年,正月十六日,一年结束了,必须把祖先送回去。
清晨仪式后,先祖送祭仪式开始,先祖安放香火,烧纸钱,祈祷; 同时,包括焚烧春节期间建造的各种牌位和灯笼棚,称为“送祖”,遵循“收送”的原则。
尤其要记住开展“送走一切疾病”的活动,即走出家门走一小段路,象征着送走疾病; 这种习俗具有避免灾难和祈求幸福和幸福的意义。 节日当天,男女老少都愿意出去散步,向小镇周围的小桥走去。 有钱的家庭,可以请老人在出门前给孩子带上柏树枝,丢弃在桥中间,希望能消除所有疾病。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仪式,让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至于所谓的“牛桩”,则源于过去重子轻女的观念,希望农历正月初十六,生儿子的家庭会邀请村里有个儿子的八个不同姓氏的年轻人到家里偷一些小物件放在邀请人的床上, 希望早日生个儿子。虽然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但它有很好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期间贴的春联和灯笼阻碍了邪气的到来,表面沾染了厄运,所以必须在农历正月十六,即所谓的“送瘟神”时摘下烧掉。
3.“摸摸老猫”。
摸老猫“,这只”老猫“不是家里养的宠物猫,而是财神黑虎的俗称。 农历正月十六,人们前往财神殿祈求新年好运和财富。 在祭祀过程中,通常会触摸黑虎“老猫”,希望它能远离疾病,这意味着一年四季都健康平安。
4.“穿戴日”:不宜开仓
在一些地区,农历正月十六日被视为“穿日”,不宜开粮仓,以免粮食流失和钱财流出,所以建议在农历正月十六确保家里的米坛子和谷仓都满了, 从而表现出富足和幸福。
5.“黑灰日”:不要洗脸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六日成为“黑灰日”,“不洗脸”的习惯被理解为这一天的黑日。 人们互相涂抹油漆并留下痕迹,以祈祷财富不会丢失。 然而,这种行为通常仅限于兄弟姐妹或亲密的朋友,而不是长辈。
6.吃面条
吃面条“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仪式。 “上灯下”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元宵节结束后的习俗。 按照古老的习俗,农历正月初十六的晚上,人们需要摘下灯笼。 然后,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面条,面条又滑又长,象征着新的一年顺利,生活和工作的顺利发展。
以上就是正月十六的六大习俗和避讳,相信大家的家乡在正月十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期待听到你的故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每一天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