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步伐分阶段收紧的背景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2024年沪深京证券交易所已终止IPO45只。
2月18日、19日,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各方关于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在IPO方面,将更加注重严格控制IPO准入,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拟上市公司的监管检查,大力整治金融舞弊行为。
40多家公司IPO终止
2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称,网红奶粉品牌“认养一头奶牛”撤回IPO。 领养奶牛主要从事“领养牛”品牌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各种款式的纯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和原料奶。
回顾其上市流程,早在2022年7月,采用奶牛预披露招股书就拟在上海主板上市,随后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申请反馈意见中,监管部门提出了48个问题,监管机构就采用奶源提出了一系列48个问题, 巨额销售费用,商业模式是否涉及传销,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等。 全注册制度上线后,采用奶牛IPO于2023年2月转让受理,但截至IPO撤回,采用奶牛一事尚未经过交易所审核和质疑。 此次IPO,认养一头奶牛,原计划募集18头51亿元。
紧接着,2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传出,综合诊疗解决方案提供商Creed撤回了创业板IPO。 根据招股书,Creed是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集化学原料、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2年6月,Creed GEM的IPO被接受,并已回复交易所的两轮审查查询。 在这次IPO中,Creed原本计划募集745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和深圳北京交易所共有45只IPO终止,其中1只未能通过会议。 具体而言,在已终止的45只IPO中,上海主板10只,科创板7只,深圳主板1只,创业板11只,北京证券交易所16只。
在终止原因方面,43家因订单取消而终止审计。 此外,盛华博因审核被拒而被解雇,蓝星因未在审核暂停后三个月内取消暂停审核或提交补充有效文件而被终止。
其中,盛华博是今年首家被否决的单笔IPO。 回顾上市过程,2022年5月,盛华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年10月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反馈意见。 随着2023年全注册制度的实施,盛华博的IPO从证监会转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并受理。 本次IPO,盛华博原本计划募集92亿元。 经过多轮询讯,今年1月12日,公司最终因对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业绩真实性存疑,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投票“否决”,成为2024年首只被否决的A股IPO。
会议次数同比下降
“严把控IPO入口”是今年上市审查的关键词之一。 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A股IPO市场生态逐步优化,特别是自去年8月底IPO收紧以来,信息披露透明度有所提升,初始募集资金量有所下降,发行速度明显放缓。
进入2024年,今年已有22家IPO公司顺利通过会议,共计募集资金126只66亿元,而去年同期通过的IPO数量为36家,计划募集资金额为277家43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自今年年初以来,IPO数量和拟募集资金同比大幅下降。
其中,今年融资金额最高的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晶亿微,计划IPO募集12只资金9亿元,将用于高端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高端半导体设备工艺改进及产业化项目、高端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建设项目。 晶益微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及配件,并提供技术服务。
对于今年的IPO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IPO阶段性收紧趋势可能会持续,数量和融资规模将逐年下降。
从近期的监管行动来看,对IPO的严格监管越来越明显。 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IPO强力监管信号,对已撤回订单的上海赛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信”)欺诈性发行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本案是新**法实施以来,中国证监会查处的首例发行人自发行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登记前的欺诈性发行案件。
2021年8月,Silchip在科创板提交了首次上市申请。 作为首批信息披露质检企业,中国证监会于2021年12月对其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涉嫌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 2022年7月,Silchip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事实上,严格监管IPO全过程的政策方向越来越清晰。 2月18日、1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 据公开报道,在座谈会上,多位与会代表建议,IPO首先要注重质量,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投资标的。
中国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金表示,注册制度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发行监管更加严格,对IPO公司的质量要求更高。 近五年来,在完成注册制试点试点的1000多家企业中,近40%的企业退出或否决,坚决将“有病突破”的企业和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市场中剔除。
校对: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