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国际传播,让世界共享“中国年”。
宋志明. 全世界没有中国人; 江海流淌的任何地方,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春节无疑展现出强大的本土内生力量和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这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正在走向国际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定为“联合国假日”,与元旦、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等9个著名传统文化节日并列,正式成为联合国的第10个“固定假日”。 这一消息为农历新年的国际化以及它已成为“世界节日”的事实增添了证据。 在当今世界的背景下,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新年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传代表和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在对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进行主体、历史、路径和内涵的审视显得尤为重要。
当地时间2024年2月9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俄罗斯“欢乐新年”主题文化盛会上亮相(**四川外事)。
春节国际交流从“闭门”变为“公节”。
目前,春节传播接待的主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中国大陆人民、海外华人和国际人民,而从文化传播的“域外辐射”要素来看,海外华人无疑是国际交流的主体。 由于历史演进、代际变迁、跨种族通婚等复杂因素,该群体的人口从未被准确统计过,相关数据也只是保守的粗略估计。 **据侨务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华侨约有6000万,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其次是北美、欧洲和澳洲,少数人分散在拉美和非洲。
从理论上讲,随着第一批海外华人移民或群体的出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几乎与生俱来的文化象征,开始了其国际传播之旅。 比如1654年,荷兰殖民者将三名中国罪犯运送到东非的毛里求斯,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华人移民毛里求斯的第一次热潮,仅在1860年,就有379名华人抵达毛里求斯,其中大部分是契约劳工。 在北美,华人大规模移民始于1848年加州的“淘金热”,到1880年,在美国的华人工人已超过10万。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华人社区自然而然地形成,这是中华文化集体特征的体现,也是对国外孤立的自然反应,应对歧视、排斥和艰难的生活,早期的华人移民没有互相帮助,形成一股“合力”,几乎难以生存, 这些早期的社区,是后来遍布全球的唐人街的雏形,也是费孝通所描述的“中国农村”在境外的缩影和移植。早期,这些侨民都面临语言障碍、生计困难和文化适应困难,乡愁自发生起,每当节日到来时,这种“乡愁”就变得格外强烈。 美国最早的唐人街出现在1850年左右,早期的节日仪式频繁而热闹,这些“唐人街”和“华人社会”的中国传统社会特色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甚至历法也使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秋月、清明祭祖、端午节饺子、 盂兰盆节受到高度重视,春节特别隆重,“午夜后斋戒......农历新年第一天,鞭炮声嘈杂,街道上到处都是红纸......”
春节真实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军事、外交等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日益展现开放文明大国形象,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春节国际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说明,一个民族国家文化传播的强弱,一方面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否具有唤起世界利益的宗教、哲学等许多重要“核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民族国家本身的“硬实力”,这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海外华侨华人近亿人,这个庞大的传播主体在移民场所都重视春节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出国更爱国”、“我是中国”、“春节中国在这里”的主体精神可以通过春节充分展现出来。 同时,这种积极的“自我”文化意识也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包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这些“儒家文明圈”或“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文明”国家在一些州或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正在成为国际盛大的节日,与百年前清末的“封闭式”和“自娱自乐”局限于“封闭式”和“自娱自乐”,已经从华人社区的“私人仪式”转变为“公共节日”。
春节的国际传播,就是要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延续传统文化。
春节开始扎根于中国人的“异质”环境中,起初仅限于个人、家庭或封闭的华人社区,被主流文化环境排斥和分割,后来逐渐被东道国人民认可和部分接受,但在主流社会整体上仍然是一种边缘礼仪。 但如今,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自身悠久的历史,还是逐渐获得的国际影响力,都让它成为真正的“聚合节”。 然而,人们往往关注海外华人从卑微到自信的集体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的沧桑沧桑,却忽略了另一面,即春节的国际传播是一个与异质文化和习俗相互接触、吸收和新变化的过程,是不同于中国春节演变的特殊领域。
《礼书,乐书》云:“伟大的音乐与天地和谐,伟大的礼物与天地和谐。 这里的“天地节”强调日常礼仪和社交庆典符合四季和一年轮转的自然节奏,是中国儒道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归”“天人合一”的体现。 春节是温带地区典型的节日,与“天地”和谐相处,春初万象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然而,对于移居到**带、赤道、南半球的中国人来说,四季的自然节奏并不明确,春节的季节特征因地理空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与移民地区的习俗碰撞和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春节仪式。 例如,在马来西亚槟城,农历正月十五流行着一种叫做“橘子”的习俗,在元宵节当晚,未婚女性将柑橘扔进湖边和岸边的水中,许愿将来能够选择好伴侣, 元宵节被赋予了“结婚”和“生育”的寓意,虽然颇有汉魏时期男女相遇的遗产,但显然也是当地风俗结合的产物。在泰国,春节仪式被浓郁的佛教气氛所污染,正月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当地人一起去寺庙,中国人崇拜的各种神灵远远超出了国家,包括佛陀、弥勒佛、财神、大地之主、 这些传统神灵的祖先,也有像“本头公”这样的城隍,甚至祭祀死去的灵魂和鬼魂,春节的第一天就成了“祭祀日”。
至于北美和欧洲,春节必然会产生新的现代“叙事手法”,如**宗教和圣诞节。 根据一项关于美国华人节日的调查,许多华人成群结队地庆祝春节,在牧师的带领下祈祷,然后唱圣诞福音歌曲和《茉莉花》等歌曲。 这一幕是春节“本土化”的写照。 目前,美国华人超过500万,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包括泰国南部的传统“南洋”国家,海外华人人数超过2000万,是华人移民最大的移民地。它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在传播春节等节日时,虽然体验着洋文化的内涵,但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正如《礼经》中所说:“修炼其教义并不容易; 在正确的地方并不容易。 ”
提炼春节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仪式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必须具有庄严而独特的仪式形式,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同时,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创造广泛流通的节日文化产品也是其传播的重要标志。 春节作为“世界节日”传遍全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相比,仍有差距。 在漫长的演变历史中,春节形成了迎送灶神、净化打扫房屋、粘贴春节、写福字、过年除夕、放鞭炮、祭祀天地、祭祖等一系列民俗风俗。 吃饺子年糕、舞龙舞狮等,这些民俗习俗无疑起到了宗教象征的作用,祛疾驱邪,发挥娱乐等社会功能,形成了中国春节独特的“复合”仪式和文化符号链。
但是,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节日仪式不仅要求隆重庄严,而且要求具有简洁的“可操作性”,这样更容易传播和接受。 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海外华人传承春节传统,必然会与当地文化和移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产生“”,进一步凸显了其含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天地节”是春节期间的传统祭祀活动,祭拜“天后帝”是民间历代春节期间的例行“仪式”,但印尼华人一度在春节期间盛行祭祀“关帝圣君”,对关帝庙进行大修。 这种变化显然是由于外国早期华人社区的主要心理需求,即“谋取财富”,只有以“忠诚”行事才能成功。 海外华人群体和国内民众之间类似仪式的“变异”数不胜数,这在追溯与春节相关的宗教意义的起源上造成了复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春节迄今尚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仪式和象征意义的融合和多样性可能是干扰因素之一。 早在2009年,端午节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的传统节日,一个文化溯源(纪念屈原)、一个美食符号(粽子)、一个大型祭祀活动(赛龙舟),两者的对比,你会发现端午节的仪式和象征意义更加简单明了。
目前,春节国际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强烈的参与感,缺乏文化符号的融合和提炼,缺乏节日文化产品发展的意识和强度。 如“文化符号”,这是节日普及和传播的关键内容,而十二生肖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动物形象,不仅具有历年等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还蕴含着生态等理念,可以被固定为春节的第一文化符号, 同时精简、提炼汉字、书法、美食、鞭炮、歌曲等春节民俗,结合十二生肖,每年轮流,形成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祭体、符号、文化产品组合,并做好提前策划和推广工作,应是促进春节进一步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 从而切实为实现春节真正国际化和“中国年”真正成为“年”贡献力量
*:人民论坛。
作者:宋志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
图为:四川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