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共收到来自全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500余份申请材料。
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查,共确定了100个案例。 其中,宝山区人才“关键琐事”联合办公快速处理机制入选“2023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为打造优质人才生态,夯实“北转”“一地两区”建设人才支撑,宝山推出人才“关键小事”联合机制,集聚人才,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好的生态留住用人才,努力将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宝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重点领域,形成联合服务机制。 围绕人才问题的解决,结合“四百”走访,现场调研了全区重点行业80余家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出具问卷500余份,针对“居留许可及落户办理、人才落户、友情交汇、友善交配 对子女教育、医疗、获奖荣誉申报、交流平台建设、法律金融服务等进行了梳理。紧跟上述重点需求,落实“关键小事”人才联合快速处理机制,由区委人才办公室牵头,36个单位协同联动,在区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实施机构,规范整合服务资源、服务职能、服务流程, 有效解决人才问题。目前,通过联合快速处理机制,已解决人才“关键琐事”近500件。
二是主动询问需求,搭建多维度平台,快速高效响应。 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努力,畅通人才联系服务渠道。 “人才宝”信息服务平台上线,人才“呼唤直通车”版块开通,45位部门负责人在后台“接单”。 在39个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园区和企业设立人才服务“直接联系点”; 在区、镇园层面,已有1100余位创业者、400余位人力资源副总裁、1300余位HR加入交流平台,实现政策直通、服务直通、资源直接共享。 深化193科长、242人才“双对”,组织规范人才需求招聘。 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派单传阅、分级分类处理,定期召开定期工作会议和专项磋商,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日时限要求办理。 例如,针对企业引进人才成本高的问题,做了一对一的申请指导,19个高端人才引进项目获得150万元的精准人才引进补贴,精准放大了政策惠才、帮企效应。
三是精准下功夫,科学设计流程,精准解决“重大问题”。 人才的“关键小事”往往也是“心目中的大事”。 为提高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制定了“动态安排、分级处理、定期咨询、跟踪执行、高效反馈”的工作流程,形成了“关键小事”精准服务的闭环。 例如,某人才企业在原注册地因中介机构误操作的轻信,导致材料审核不合格,直接影响后续子女招生等问题。 发现需求后,第一时间派出订单区人才服务中心,并协调市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和反馈。 对涉及多部门、复杂情况的事项,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组织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判断,明确路径,形成解决人民群众需求的“路线图”。 例如,某人才企业成功申请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申请政策性资助时,遇到了企业特殊情况与相关政策不够匹配的问题。 联办快捷服务机制坚持“技术判断+价值判断”,率先研究判断政策条款和指导意见,综合考虑公司科技创新实力、发展潜力和区域贡献,最终按程序纳入资助范围,大大提高了经验感和人才获取感。
四是按品类落实政策,开展实事求是的项目,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和效率。 开展人才需求分析整合,形成共需清单,推出一揽子基于项目的解决方案。 针对健康医疗保障、搭建交流平台、儿童假期关爱等共同需求,推出10大类人才服务33个实用项目,提升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件事”的转变。 例如,每月定期举办“三江创新论坛”,搭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交流平台,吸引130余个人才项目、近400家投资机构参与; 深化“来守你”服务品牌,36位人才健康管理顾问与150家科技创新人才结对; 实施人才社区建设项目,以芳草公寓等人才公寓为试点,打造“居留+创业+社会化”一体的优质青年人才社区; 升级20个安居青年站,为外地来宝山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求职者免费住宿”; 举办优秀家庭夏令营、冬季调研营,有效提升优秀家庭体验和满意度。
下一步,在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宝山区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深化贯彻人才“关键小事”联快处理机制,持续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生态。
*: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