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灯头。 龙年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和游客计划为自己安排一次“龙门之旅”。 除了景区名下的龙之外,龙门石窟的石刻中还隐藏着许多龙。
据龙门石窟研究所专家介绍,佛教中的龙起源于印度,原名“那迦”,类似于蟒蛇,可以作为风雨,掌管财富。 佛像艺术从东汉传入中国后,龙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北魏迁都洛阳后,挖掘出龙门石窟,龙的形象更加丰富,在佛像的背光下出现,石碑头、柱头等,龙的形体以飞龙的形式出现, 一条天龙和一条人龙,两条龙纠缠在一起。龙门石窟中龙像的演变,既是外来佛教与汉化融合的结果,也体现了不同文明的相互学习和融合,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缩影。
反射之龙。 背睺龙(意为“回眸”)常见于龙门石窟北魏的尖楣圆拱龛中,以龙身为圆拱,龙头位于圆拱两侧的柱头上,呈现出背窜的形状。
在龙门石窟谷阳洞北壁的众多佛龛中,可以看到龙背龙的身影。 在魏灵藏神殿的情况下,圆拱中间的两个龙头面向两侧,龙身上布满了鳞片。 龙的长嘴和大嘴,露出的獠牙,上唇卷曲,鼻子凸出,眼睛突出,龙眉向后,龙角向后卷曲,脸颊后面的龙须是中国传统龙的典型形象。 龙头的绳子由鲜花、宝物等制成,主要用于祭祀圣人和英雄,在佛教中常被用来赞美佛陀。
另外,莲洞的南壁和北壁,皇甫宫洞的门楣,药房洞的北壁也可以看作是龙,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仔细看看。
烧毁洞窟门楣的天龙(记者翻拍)。
天龙。 据专家介绍,天龙是自前秦时代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流行的形象,其中蕴含着引导凡人的意味。 龙门石窟中天龙的形象是佛教艺术与中原地方文化融合的一个例子。
在燃烧洞窟的楣板和谷阳洞的南壁上,可以找到天人与龙的形象。 燃烧洞窟门楣上的天龙雕刻位于燃烧洞窟外壁的洞门上方,左侧雕刻着一位坐在龙身上的男性天人,向着洞门飞去。 天人戴着高高的王冠和长袍,一只手握着龙的脖子,另一只手拿着一面旗帜。 右边的女仙子头上梳着发髻,手持拂子,身下骑着一只老虎,老虎的嘴上布满了金银花图案。 专家表示,在敦煌石窟的北周石窟中,有同题材的壁画,其中的人物是东方王子和西方王母。 因此,有人认为,火洞中的这两位神仙,很可能是东王爷和西王母,是雕刻在佛教石窟中的道教神灵的化身。
建筑和家用器皿中的龙。
在唐宋时期,龙的形象几乎完全从龙门石窟的雕像中消失了,更多地被用作建筑构件或日用品的装饰。 考古学家在龙门石窟三个洞窟的洞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 其中,巨大的龙形脊椎兽说明,鼓台洞前有一座政府建造的大型木结构建筑,是一座石窟与木结构相结合的石窟寺。
鼓台洞窟遗址前还出土了一个龙形灯头,雕刻精美。 灯座为石灰石,四条龙由四只角隔开,背部靠中柱,龙头向外,两只角附在背部,嘴为圆形球体,脸颊后面的胡须清晰,身体雕刻有鳞片,右前爪向上举起,握住圆形莲座。 佛经记载,龙有四种,其中一种是守卫天宫。 在世俗的宫殿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用龙的形象来守护和避火,是常见的现象。 (洛阳日报财经媒体 洛阳网记者 智慧实习生 周 言之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