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新”领域,激发“新”活力。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开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突出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党建工作。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以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党建和组织工作新的重要岗位。 要坚持高质量党建,更好地团结和服务新就业群体,推动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推进组织覆盖,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基础。 组织覆盖是前提,工作覆盖是保障。 不仅要注意有形的覆盖面,还要注意有效的覆盖面。 深入调查,理清家庭背景。 根据新兴领域新发展模式、新组织形式、新运作模式、快速更新迭代的特点,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群众组织、街道党工委联动机制,将多方主导机制转为多方协调,对新兴从业人员和企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动态跟踪管理领域,从而实现分散党员的重组和流动党员的“回家”,全面把握新企业的“家庭背景”。按类别组织。 坚持“一键开锁”,牢牢把握行业特点,分类政策,以自主组建、区域共建、统一建设的方式灵活组建新就业群体党的基层组织,确保新业态的发展和向一级延伸, 覆盖党组织,全面提高党在新兴领域工作覆盖的质量和效率。选择性训练,实力雄厚。 要着力优化壮大新就业群体党工队伍,加大新就业群体政治吸收力度,突出党员在企业法人、行业代表和先进模范中的发展,打造新的组织力量。 通过线上线下、小而下放、灵活简便的方式,做好新业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学习“不丢”、思想“不丢”,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凝聚在党旗下。
搭建服务平台,激发新就业群体新动能。 坚持党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导贯穿始终,推动各项服务政策整合和服务资源下沉,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牵头提供政策服务。 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组织的资源优势,构建引领服务新格局,为新兴领域群体开展安全培训、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体检等“暖心”服务,帮助新兴领域群体解决思想疑惑,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烦恼,缓解心理压力。企业联动,提供“温馨服务”。 完善平台企业党组织体系,以“面对面”走访、“心连心”服务为路径,广泛征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微愿望”,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协调和建议力度,加大协调化解力度,促进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有效解决新业态、新业态的亟待难问题就业群体,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对家的幸福感。商家参与提供便捷服务。 依托爱心驿站、沿街商户、餐饮店等场所,打造温馨的“新”服务圈,引导党员商户成为爱心商户,免费为新兴领域群体提供充电、热餐、休息等便捷服务; 提供餐饮、维修、理发、购物等优惠活动,让新就业群体遇到问题时能找到“门”,遇到困难时能找到“家”。
融入基层治理,开创社会共治新趋势。 加强新兴领域群体党建,要抓住“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推动服务对象转变为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新就业群体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载体,引导新就业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 增强社会发展的向心力。 积极引导新兴领域群体开展“手拉手”、“得心应手”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活力。 引导外卖、快递兄弟们走街走巷送餐,把党的政策理论、创意文化和坚实的守护、反骗知识“按订单送”,促进社会环境和氛围向好、向好、向上。 增强基层治理动力。 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的独特优势,吸纳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兴领域群体作为兼职社区网格成员,推动新兴领域党员主动“彰显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打卡服务; 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哨兵”,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效果。注入模范领导力的牵引力。 美德和善行引领文明潮流。 要积极引导新兴领域群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展现服务大局、回馈社会的责任,成为点亮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流动火花”,努力实现城市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行进。
作者徐凌轩,中山区委常委、贵州省六盘水市组织部部长。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