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年 10 月 24 日
东北大学开学
1921 年 10 月 25 日,奉天省议会通过了一份关于优质作者名单的提案。 该提案由省议会委员周聪正提出,提案主要内容有:
东北大学是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平治省联合成立的,旨在通过储储人才来促进教育。
当然,在当时的奉天省,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省议会”只是一个已经过场的机构,而整个奉天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实也只听一个人的话。
此人姓张,又叫张作霖。
那么,张作霖真的想办大学吗?
我真的很想,我真的很想。
张作霖出身土匪,十几岁的时候只和人一起上过三个月的私塾——但有时候一个人越是缺什么,越是尊重有这种东西的人。
张作霖对知识分子有着特殊的敬意。
别看张作霖的起家,身边有一群死了的兄弟,比如张景辉、唐玉麟等,可是他知道,这些不认识几个大人物的人,能帮他“赢天下”,却帮不了他“治天”。
张作霖上台后,真正依靠的是出身为学者的财政司司长王永江,留学归来的参谋长杨玉婷,曾任报社编辑的谢银昌担任奉天省教育厅厅长。
张作霖谢银昌特意劝说张作霖:
日本和西方之所以被称为“文明”,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学术发展。 他们有农业、工程、商业、物理、机械等,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要使东北繁荣壮大,不受外来侵略,就必须建立大学教育,培养各领域的人才。 ”
谢寅昌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张作霖。 虽然张作霖把东北视为自己的“故乡”,但他仍然深信“教育振兴国家”。
1918年,张作霖办了奉天高等师范学校,这是当时东北最大的大学。 张作霖规定,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免学费,食宿也是免费的,而且标准还挺高的,别说米饭了,每周鱼肉都有保障。
但张作霖心里想的是,他还是想办一所正规大学。
日本人得知张作霖要建大学后,就让王永江发了一条信息:
办大学是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日本东北已经有旅顺工程和南满医科大学,我们也愿意资助中国学生去东京帝国大学学习,那为什么要办自己的大学呢? ”
张作霖一听,勃然大怒:
该死的,他们越反对,我就越要这样做!
罗远(王永江的话),我没看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的危害,所以不能让我们东北人没有机会上大学深造,做东北大学的事情,一切都交给你,越早开学越好, 没钱告诉我,再多,我宁愿少筹五万军队,东北大学一定要动手!”
1923年10月24日,一所崭新的大学在奉天道举行开学典礼。
这所大学是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是王永江。
当时,王永江还是奉天省财政厅厅长、代省长,按理说他不应该再担任校长,但张作霖很清楚,王永江一定是校长。
王永江被誉为整个冯系的“财神”。 1916年,张作霖接替失权的段志贵成为东北最高统治者,但他接手的却是一团糟:奉天省每年有两三百万元的财政赤字,更不用说了,还欠了1000多万元的外债。 王永江接任财政厅厅长后三年内,奉天省不仅还清了全部外债,账面上还有1000多万元的财政盈余。
按照张作林的初衷,东北大学应该由东部三省共同创办,三省共同出资。 但是,吉林省表示要独立建立吉林大学,但没有分担一份,黑龙江省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建省了,只能承担十分之一的费用。
但这一切,在王永江的精细配合和张作霖的大力支持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王永江虽然被誉为凤部的“财神”,但读书人很好,擅长书法,尤其喜欢藏书,个人藏书4万多册例如,选择学校站点。 东北大学最初是东北高等师范学院和文学学院的所在地,是一个小而拥挤的校园。 张作霖大笔一挥,申请了丰天城郊北陵门前的一大块地地,作为新校址。 那块地是属于前清王室的,但是在“东北王”面前,已经退位的清家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东北大学新址占地300多亩,已经相当壮观了,但这还不算,张作林后来从德国订购了一批机械仪器,又批了另外一块200亩土地,并拨出280万元建设东北大学的附属工厂。 除了接受东北大学学生的实习外,该工厂还承接各地的机械制造和维修业务,修理机车和公共汽车,制造各种零件。
东北大学校办工厂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仅仅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还要配套软件。
王永江对东北大学的座右铭是“知行合一”,这不仅代表了他对学生做知识与生活的期待,也体现了东北大学招贤纳才的决心。
为了支持王永江为东北大学吸引国内最优秀的教师,张作林批准了每年最高投资160万元。 据资料显示,当时张伯岭的南开大学一年期运营经费约40万元,北大一年期运营经费90万元,而接受庚子补偿返还的清华大学一年期预算仅为120万元。
由于资金充裕,东北大学还为中国的教授提供了惊人的薪水。
当时南开大学给教授的月薪是240大洋,北大和清华大学给的月薪是300大洋,这已经是惊人了,东北大学提供的月薪可以达到每月360大洋,张世钊的月薪是800大洋——这大概是大学教授工资的最高记录。
有了这样的有利条件和全方位的支持,新生东北大学不可能不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1926年6月,胡给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蔡元培写了一封信。
胡在信中写道:
现在学校的好老师都走了......在数学系工作时间最长、深受学生喜爱的冯祖勋教授,现受邀......由东北大学提供 300 现金他的教学技巧无与伦比。
冯祖勋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堪称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栋梁”。 但其实像他这样的名教授,最终决定“闯入关东”的,其实还有很多: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邀请了黄侃、罗文安、邱长伟、吴六宇、李正刚等一批人,而理工学院则有冯祖勋、刘先舟、庄长功、王东浩、张玉生等名师; 在教育学院,有陈雪平、郝庚生、高梓、吴云瑞、宋俊福等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不仅如此,东北大学还邀请了一对堪称中国工业“旗帜”的夫妇。
1928年4月,梁启超给当时正在欧洲度蜜月的儿子梁思成和儿媳林慧音写了一封信,给了他们回国后两所大学供教:东北大学或清华大学。 之后,梁启超多次写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去东北大学发展更有前途。
1929年8月,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的梁思成回国,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系。 因为建筑系刚成立,暂时没有老师,梁思成“麾下”唯一的专业老师是他的妻子林慧音,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
梁思成、林慧寅事实上,当时东北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各界人才来教书,不仅仅是因为薪水高。
在王永江的主持下,东北大学的各种教学设备都是从德国采购的,从理化实验仪器到各种动植物标本和书籍。 据1926年统计,东北大学有各种仪器标本13516件,书籍33164册,另有86件机械设备53万元。
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以1928年为例,东北大学128名职业教员中有77名留学归来,博士11名,硕士37名,学士29名,两年后教授人数达到300人。
据《儒学集聚迅猛:9一八前夕的东北大学》一书作者吴晓统计,在东北大学任职的教授中,有吴密、刘仪征、萧公权、于谦。
6、刘先舟后被教育部选为“部委特聘教授”,刘仪征、庄长功、梁思成、萧公泉、李先文于1948年当选为中国研究院首批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东北大学毕业的庄长功、石志仁、季玉峰、刘先舟、梁思成、傅英、刘成钊、刘崇乐、钱林昭、蔡方银等于1955年当选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改为院士)。
实事求是地说,东北大学之所以能够“一心一意”创办,能够长期保持快速发展,这与它的另一位校长是分不开的。
1928年8月,东北大学迎来了第三任校长:张学良。
在张学良上任前两个月,黄谷屯事件刚刚爆发,震惊了中国和世界——他的父亲张作霖在黄谷屯火车站以东被日本关东军杀害。
当时,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已经去世,奉天省第二任校长、省长刘尚庆上任9个月就辞职,27岁的东北元帅继承了父亲留给他的东三省,也继承了张作霖生前一直珍视的遗产: 东北大学。
1928年9月1日,张学良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出现在开幕式上,当着观众席上的1100多名学生,他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产,继续把东北大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
张学良在开幕式上向东北大学学员致辞张学良没有食言——凭空诞生的东北大学,并没有因为张作霖的死而昙花一现。
张学良上任之初,捐出父亲遗产180万元,对原东北大学两个校区进行合并扩建,新建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连同校办厂等一系列校产,东北大学占地近2000亩, 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当时沈阳市从西门到东门的距离是2大约5英里,从东北大学的西门到东门是3英里。
当时,东北大学有一个可容纳3000人的大礼堂,一个可容纳数万人的罗马式体育场,一个可以为整个大学供水的水塔,一个可以直接与海外联系的广播电台,一个发电厂,一个医院和各种俱乐部。
这不仅仅是硬件。 在软件方面,张学良继续以优厚的待遇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教师,另一方面,他也在一些“世俗”领域带头——他打破了“东北大学不招收女生”的惯例,一上任就宣布东北大学将招收50名女生。
张学良也非常重视体育运动。
1929年,在张学良的支持下,20岁的刘长春被特别批准进入东北大学,并在当年在东北大学体育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获得男子100米、200米和400米冠军,并打破了三项全国纪录。 之后,张学良还提出每月800洋和车马的优惠待遇,并邀请德国田径明星为刘长春进行特殊训练(刘长春本人每月领30洋)。
1932年,张学良个人出资8000大洋,赞助刘长春和教练宋俊福赴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如果没有张学良的资助,中国第一届奥运会很可能会推迟到1930年,在张学良的大力支持下,东北大学拥有文理学院、理工科、教育学、农学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业课程。
就学生人数而言,东北大学有3000名学生,而当时北京大学只有2000名学生。
一所各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学,经过六年的积累,应该进入收获季节。
然而,东北大学的光芒在1931年黯淡了。
1931年9月18日,“918事件”爆发。
作为东北大学在现代中国教育舞台上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张学良在“918事件”中的选择也改变了这所大学的命运。
沈阳沦陷后不久,日本南蛮公学的叛徒就赶到东北大学“慰问”师生,希望学生继续上课,以后学校的经费由日方提供。
东北大学的师生们立即严决拒绝,一些师生立即宣布辞职或退学,转而加入各地抗日志愿军,奔赴战场。 9月26日,剩下的师生大部分乘火车前往北平。
师生离开后,曾经繁华的东北大学校园被日军征用为营房,图书馆居然成了养马的地方。 东北大学多年来积累的资产被毁,财产损失总额超过2600万元。 日本人设计的明信片上出现的东北大学,汉字写着“奉天东北大学”,但英文却变成了“西北大学”——东北大学位于中国东北部和日本西北部。
日军占领东北大学校园虽然校园已经消失,但学校的灵魂还在。 10月,流亡北平的东北大学教授们成立了“教授代表协会”,学生们还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 11月,张学良在北平顺王府会见了东北大学的教授们,除了向每个人分发了200份“慰问”外,还征求了他们对“复学”的意见。
11月18日,东北大学在北平勉强复课,英语、数学与科学、汉语、自然主义四大专业停课。 对于东北大学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与以往的东北故乡相比,北平篱笆下的学习和生活是无法比拟的,故乡沦陷的痛苦和悲痛一直萦绕在这些学生的心中。
1935年12月9日,由于日本强迫人民签署《河梅协定》和《琴图协定》,更积极地煽动华北五省所谓的“反共自治运动”,这一天,中共领导的“十二·九运动”爆发,北平市数千名中学生走上街头游行, 日本的侵略和妥协。
示威期间,东北大学同学基本冲到第一排,导致40多人**,被张学良写信救出。
东北大学学生在“12.9运动”。之后,因为“华北太大了,再也容纳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当张学良被派往习“镇压共产党”时,东北大学成立了习分校,工学院率先向西迁。 张学良在习亲自捐款15万元建立东北大学习安分校校园,并在礼堂上题词:
在沈阳建立一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很困难; 到了'918',他被打倒了,被流放出燕城,转移到长安,恢复了我的江山! ”
1936年12月9日,“十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习1万多名青年学生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再次走上街头游行。
当天,张学良亲自开车去追赶学生**队,当着大家的面说:
你的愿望也是我的,前面已经有宪兵装机枪了,大家先回去,我保证一周之内给你答复。 ”
事实上,仅仅三天后,张学亮就给出了行动中的答案:
12月12日,他与杨虎成进行“军事训诫”,将蒋介石囚禁,震惊中国和世界的“习事变”爆发。
“习事变”和平解决后,执意要把蒋介石送回南京的张学良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单独监禁生活。
在巢下,有鸡蛋。 校长被关进了监狱,东北大学的最后一丝机会消失了。
1937年1月,北平东北大学不顾大多数师生的抵制,被要求迁往河南开封。 四个月后,东北大学更名为“国立东北大学”。 此后,随着日军入侵步伐的加快,东北大学和当时的许多大学一样,向西迁移,最终到达了四川。
1946年,由于日本无条件投降,国立东北大学迁回沈阳。 然而,“回家”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中失败,大学再次迁回北平。
此时,东北解放区也成立了“东北大学”,校长是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 学校原本设在本溪,后来一路搬到了长春。
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北京国立东北大学也迎来了“一分为三”的命运。
文理法学院并入长春解放区的东北大学,后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医学院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农学院参与东北农学院的成立,后来发展成为东北农学院。
东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理工学院理论上继承了东北大学的“衣钵”。
1949年3月,东北管委会决定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业大学。 五个月后,东北人民**下达命令,成立以沈阳理工学院为主体的东北理工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下属抚顺、鞍山理工学院,总院设在沈阳,金树良, 著名冶金专家,任总裁。
此时,东北理工学院有近13000名学生和2400多名教师。
此后,经过国家各时期的几轮部门调整和发展,东北理工学院也一路发展壮大,直到1993年。
1993年3月8日,在以郭伟成为代表的一群东北大学老校友的努力和号召下,“东北理工学院”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正式更名为“东北大学”。
历经69年的风雨,“东北大学”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白山黑水之间。
从此,东北大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6年进入国家首批“211重点工程”,1998年进入全国首批“985重点工程”。 学校现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900余人,师资队伍44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大学的历史上,曾有过很多任校长,但只有一位名誉校长。
这是自1993年4月13日以来被聘用的人,他对东北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就是张学良。
本文完)。
张学良在1992年为东北大学更名题词“亚秋说
事实上,我写过一些大学历史,但我从来没有写过我的母校复旦大学。
回顾复旦大学的历史,虽然其建校历史比东北大学(创建于1905年)还要长,但历史上留下的许多足迹都与东北大学有着相似的印记
“918事件”后,复旦学生三次赴南京抗日,100余名学生组成“志愿军”,加入驻上海的十九路军; 1935年“十二·九”运动期间,复旦学生也是北平第一个走上街头响应同学的;抗日战争期间,复旦大学和许多大学一样,西迁,最终来到重庆......
其实,别说复旦大学了,第一时期创办的大学,无论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南开交通大学,都经历了类似的风风雨雨。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虽然可以称为“象牙塔”,但实际上,大学离不开环境和现状,更不能脱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只不过,这么多年,我们能有那么多宝贵的机会,可以多读书,多听听意见,多思考问题相对专注,不受干扰——但这绝不是与现实隔绝的艰苦阅读。
因此,我个人很喜欢母校的两座座右铭。
校训在民间流传了很久,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知道的人自然会知道的。
另一句校训是官方的,刻在我校第一栋教学楼前的大石头上,《论语》就是例证
博学而雄心勃勃,好奇而深思熟虑”。
我毕业已经很久了,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在这里,我也想鼓励你们,尤其是我的大学生。
愿我们一起学习更多,坚持下去。
全文完)。本文主要参考**:
1. 东北大学官员**。
2.《东北大学发展简史》(东北大学校友会**)。
3.《张作霖创办东北大学》(顾晓丹,《兰台世界》,2002.06)。
4.《儒学的聚集与快速发展:918前夕的东北大学》(吴晓,《澎湃新闻》,2021年9月18日)。
5.《张作霖也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刘志超,《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6.张学良与东北大学(李辉,李蓉,档案工作,1991,11)。
7.《张父子与辽宁教育》(朱兰英,辽宁省教育研究院,2005.03)。
8.王永江与东北大学(耿丽华,教师博览会,1997.04)。
9.张学良与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的历史演变(沈桂兰:《党史》,1999.04)。
10.《张学良与东北大学“12.9运动”》(钱成军,《党史博览》,2021年12月)。
11.《郭维成推动东北大学更名》(郭梅,《百年大潮》,202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