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里,有两起文化相关事件引起关注,其中一是某地方台台长援引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表达自己对跨省督导的理解,并直言“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 我们从不在灰色地带播出任何东西,我们只有**正能量。 一瞬间,这位不看别人笑话的导演成了全网的笑话,网友们调侃“没学历很可怕”“孔子听了大概要生气了”; 二是,为了吸引游客,全国各地的文化和旅游局都努力“脱颖而出”,结果搞了一堆与当地文化遗产无关的低俗宣传来取悦观众。 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明国家,文旅局这里怎么可能只有一堆有肉有麻的趣味“快餐”呢?
毋庸置疑,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复兴乃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也体现了当权者的远见卓识。 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此,我想分享200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李树磊在接受《21世纪》采访时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篇文章。 李书磊说,一个人的人生要有意义,有教养;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要想长久传承下去,也必须有一种文化。 文化赋予个人和社会生活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境界,也赋予国家和民族更高的意识、更高的文明标准、更强的思想和情感认同,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 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从历史上看,没有文化、破坏文化的政权也是几代人就死的小法庭。 本次采访的题目是“国际竞赛中的文化建构”。
1.文化有什么用?《21世纪》:作为文化学者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您如何评价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文化部分? 李淑磊:我认为它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用“大发展大富强”、“新高涨”等醒目、不同寻常的词语号召文化建设,表达了党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 这包括对文化发展滞后的清醒认识,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有强烈的认识,对人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有深刻的关注。 以如此大的决心进行文化建设,也显示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要对经济、政治、社会负责,而且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负责。 我们有责任保护文化并延续斯文。 《21世纪》:现在社会都在谈论文化,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李淑磊: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满足; 与当前的问题相反,文化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未来的愿景和情感。 一个人的生活必须有意义和有教养;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要想长久传承下去,也必须有一种文化。 文化赋予个人和社会生活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境界,也赋予国家和民族更高的意识、更高的文明标准、更强的思想和情感认同,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 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从历史上看,没有文化、破坏文化的政权也是几代人就死的小法庭。 没有文化,人们的行为就会被贬低、恶性化、破坏性很强,社会就难以维持。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也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类的目的。 因此,卢卡奇说,人类不仅必须在经济上解放,而且最终必须从经济中解放出来。 “经济解放”就是摆脱贫困,走向大富强,“经济解放”就是在物质持续富裕的基础上,摆脱物对人的支配,达到很高的文化境界。 21世纪:这很鼓舞人心,但我仍然认为它有点抽象,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运作的? 李淑磊: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体系,更是一种社会功能体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是为人们提供极致的关怀和心灵家园,同时安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特别是在痛苦和困境中,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满足。 这可以称为“安心”。 二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使人们趋向于回避荣辱、善恶,使社会氛围和评价对人产生刺激、塑造、约束。 这可以称为“站立”。 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贫乏而软弱,文化的正常功能就会瘫痪,不仅人们的心灵会空虚,生活会失去意义感,社会也会变得无序无序。 21世纪:我传达一个有点怀疑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把过上好日子作为最高目标,各国都通过发展经济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保持稳定。 李淑磊:正是从现代社会的状况中,我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生活变好了,人们摆脱了贫穷时代对物质的过度贪婪,有了享受文化的余渝感情和精力,文化消费的欲望只会旺盛,不会萎缩。 其次,现代社会的状况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需要文化来抚慰他们。 在农业社会中,人是自然的,与自然相处自然会让人精神放松,使人精神健康,但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人工的城市环境中,对文化的依赖性更强,很多精神上的困难只能通过文化生活来缓解。 现代生活和城市生活中激烈的竞争、剧烈的变化、工作强度的增加会给人们带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文化的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道主义。 第三,仅靠经济发展和物质满足不足以维持社会稳定。 有别于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的有限需求,现代工商业社会唤起和依赖着人们的无限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社会的文化纽带和文化凝聚力,没有大众的文化认同为一流,没有一贯的道教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就很难稳定。 此外,现代经济的高风险性会带来一些突如其来的危机,如果没有公众对主流价值观的信仰,没有社会和国家的情感和道德认同,很难想象其后果。 现代社会就没有文化制度吗?
二是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21世纪》:您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化话语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李淑磊:报告的文化话语是“人见天”。 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党和人民事业智囊团的作用, 向世界推广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和优秀人才“,并”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并有具体的制度设计:“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这抓住了文化成长的规律。 文化繁荣的基础是大量人物的出现,是一支非常庞大的文化队伍,是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特别是大文化人的出现。 “物”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 这可以算是一种“以人为本”。 21世纪:你为什么这么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李淑磊: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自有梯队结构,马克思、孔子、李白、鲁迅等伟大的文化英雄才是文化的真正支撑。 还有许多不同年龄和国籍的文化巨人。 人民的智慧、时代的活力、传统的精髓会突然被赋予一些个体,并在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辉煌创作。 这是文化史上的常态。 伟大的文化人和文化大师创造了文化的典范,将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和偶像,成为后人常读的经典。 有了这样的人物,我们可以说文化繁荣,而不是写了多少本书,演了多少戏剧。 21世纪:这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李淑磊:就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而言,就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而言,就我们蓬勃开放的社会氛围而言,我认为并不过分。 当然,我们不能说要生产多少人,就像1958年计划生产多少人一样。 当然,文化大师的出现有其不可预知的创造,也有一定的可以遇到和不可避免的神秘感,但我们始终知道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条件更有利于文化人的成长,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创造这样的环境和条件。 最起码,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培养有文化人才的人才。 当时,梅一琪先生说“大学不是一栋楼,更是一座高手”,他不明白高手不是建楼那么简单,但他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招揽一大批人才让他们共同成长,如何奖励和学习让他们脱颖而出。 由于文化天才的珍贵和稀有,也由于文化创意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我们应特别珍惜和关爱文化人,保持定期的沟通和支持。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珍惜“读书的种子”。 《21世纪》:您认为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人成长的环境? 李淑磊:首先,文化和学术机构必须克服行政和官僚主义的习惯。 比如,大学不应该有官场或官僚的氛围,而应该有更多的学院氛围,应该把学术价值作为价值,把教授的需求作为需要。 当然,学者和知识分子也是世俗的专业人士,但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在古代的圣僧传统中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 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生列举了针对罗家伦校长的几项重大罪行,其中第一项是“把教授当员工”。 在“人事关系”方面,教授当然是校长的雇员,但校长不能简单地把教授当成雇员,这是学院的逻辑。 据吉林大学一位老校友介绍,时任吉林大学校长的匡亚明看到一位教授在教务处门前等候教务处处长,于是取下教务处的牌子,让主任写字核对。 当然,教授也应该培养修养和品德,但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是让教授们充分发挥,自由发挥。 同时,今天的大学也要摆脱太多的企业,不要量化一切,不要把管理网络编织得太紧,要让教授们有一颗冷静的心。 《21世纪》:中共十七大报告说,要鼓励学者发挥智库作用,您认为这有什么意义? 李淑磊:足够重要。 且不说学者的参与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摆脱决策中的部门利益,就此事对学者的好处而言,也是非常明显的。 参与决策咨询有助于学者获取问题,增强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思想学术创新的最大动力。 参与决策咨询,也会给学者更多的机会进入实地,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了解第一机构的实际运作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让学术有坚实的基础。 这都是有利于学者发展的。 同时,与学者的合作也会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互信和感情,有利于和平的社会氛围。 许多偏执的观点是由无知引起的,当他们这样做时,他们往往会理解和理解。 总之,发展与变革中的中国是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相信各个学科的中国学校都会从中涌现出来。
优质作者名单 第三,国家的“软实力”。《21世纪》:“软实力”的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 李淑磊:“软实力”本来是一个国际政治概念,起源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代初对美国国际实力的论述,其含义是一个国家的非经济和非军事实力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 文化被定义为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事实上,类似的想法甚至更早出现,至少早在冷战期间的“心理战”中就出现了。 这是从功能和功能的角度对文化的理解。 当然,我们对文化意义的理解要广泛得多,文化的意义远不止于实际,它首先是我们内心和情感的表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建设文化首先是因为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但既然外国强国直言不讳地表示要用文化作为对付别国的武器,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做出回应,努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21世纪:运用“软实力”有哪些特点? 李淑磊: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文化的二元性。 文化有和平纯洁的一面,也有不纯洁好斗的一面。 说文化是和平纯洁的,就是说万国的优秀文化是人类思想情感的结晶,都是我们欣赏和珍惜的。 说文化有不纯洁和好斗的一面,就是说文化一直被用作国际斗争的工具,从最早的殖民主义者用英语和宗教统治殖民地人民,到现在美国利用其电影、电视和科普来传播其意识形态并扩大其国家利益。 此外,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更是火上浇油,让文化火药味浓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生存和发展,还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和软实力。 《21世纪》:您如何判断当前的文化力量平衡? 李淑磊:没有乐观的余地。 外国文化倾倒在我们身上是很严重的,美国大片、电视剧、**电影无处不在。 就连韩国影视都在向我们倾倒,这在二十年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多不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是按照类型片模式和程式化手段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 无奈,正是这种东西赢得了观众。 1999年我遇见约瑟夫·奈的时候,我告诉他,中国知识分子不喜欢好莱坞大片,他说不光你们中国知识分子,法国和意大利的知识分子也不喜欢好莱坞,但知识分子喜不喜欢都无所谓,关键是中国人和欧洲人喜欢。 不幸的是,他说的是真的。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文化现象,它们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要从文化上处理它们并不容易。 在学术上,大部分的理论和概念都来自西方,这些外国理论有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思维,但是我们自己在中国缺乏学术概念和思想也是一个重大缺陷,不利于外国对我们的了解,也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事务的学术准确和深刻理解。 21世纪:处理文化的方法是什么? 李淑磊:别无他法,只能迅速而有力地推进文化建设,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 外国文化之所以可以被抛弃,是因为我们有文化真空,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文化繁荣和丰富。 面对极其严峻的外国文化挑战,恐怕要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尝试一些新思路,不能再拘泥于很多惯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刺激我们自己的文化生产。 在文化方面,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观念层面的斗争,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文化实力的竞争。 一方面,要有开放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接受优秀的外来文化,任何有意义的文化创造,都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 另一方面,要有文化自强的心,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同时,文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有时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我们仍然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