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文静(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在经历了文学失语症、理论过剩、强迫阐释这三种理论反思之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激活古典文学理论的生命力,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是一个重大命题。 其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西方文学话语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具有现代价值的中国元素及其全球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许多“内在财富”被掩盖甚至掩埋,因为它们在西方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范畴。 正如乐岱云先生所指出的,学术界关于西方对中国影响的著作明显较多,但从相反方向论述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专著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这方面的全面系统研究。 尤其是对于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来说,几乎是不够的!
“文心雕龙”宏大周到,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它之所以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学理论经典,离不开其全面而全面的话语体系。 由于西方传统一直对系统诗学有很高的评价,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者的研究触角已经从传统的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释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模式,即传统的“从西方解读中国”的研究模式,转向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内在思维模式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 因此,在文心雕龙海外传播的历史转折点和近百年来时代的呼唤下,海外学者从文学渊源、文学创作、文学功能、文学诠释四个方面对文心雕龙的有机话语系统进行了跨语言研究。
首先,就文学起源而言。 后来的批评家在考察广义文本的本质和起源时,几乎总是采用刘宪的文道模式。 蔡宗琦指出,刘宪从身体、心理、伦理、理性、直觉语言五个层面对“过程”或“道”的交感互动,呈现出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学观框架。 刘宪将自己以往的所有文学概念整合到一个综合的批评体系中,呈现出各种文学观点之间的互补关系。 刘贤希望模拟易川无所不包的宇宙论框架,建立广阔的文学批评体系,在《大序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诗歌提升到比音乐更高的地位,把文字作为文学的本质,追溯文学的起源,追溯文字的起源。 因为文字起源于自然,是道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源于人类将自己的内在体验转化为视觉符号的自觉活动。 词语既来源于客观自然,又具有主观经验成分。 因此,在《元道》一章中,提出了刘显的文学双源概念,即《河图》和《洛书》中的自然文本和古代圣贤发明和诠释的卦象。 由此产生的“文本”,其实是一种将“自然文本”与人文融为一体的“道温”,具有广泛的内涵,既是一种超然的形而上学概念,而且是物质自然状态所固有的,弥合了人文与天地文学的鸿沟, 连接人与自然,近似于“人性化自然”的概念。他的“本道”理论在一系列的演讲中,将文学的起源追溯到古代圣贤之道和宇宙之道,从“本道”到“道”,从“道之道”到“文本之道”,将文学的起源推向了“圣之道”和“自然之道”。这种用“道”来讨论“文学”的方式,无疑提供了比“诗词”的说教理论更广阔的概念模型。 后来的批评家在考察文学的本质和起源时,几乎总是采用刘宪的文道模式,从而产生了两个新的文学命题,即“温一道”的思想和“温一道”的理性主义思想。
其次,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面。 李敏儒借鉴叶伟莲的文化史研究“霉菌论”,从宇宙、社会、美学(文学)的“三位一体”的新视角来研究。 他指出,道心、圣心、文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宇宙、社会、美学(文学)的“三位一体”结构。 刘贤的《文心》融合了“天文学”、“神文学”和“人文”三个因素,调和了这个有机整体,保持了其和谐的生命力。 他认为,刘宪的文学观不同于西方宇宙论导向的模仿理论和作者导向的表达论,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观。 这种全面的文学观,使其文学创作方法非常融合,即强调外部世界与作者主观感受的互动与融合。 根据宇宙、社会、美学三位一体(文学)的新视角,刘贤的融合创作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唤起作者感情的外部世界(物感)、跟随物流的流浪之心(灵与物的游荡),以及场景融合而生的文学形象(神灵的运用)。 正如《神念》的云彩所说,“神住在胸中,野心是关键; 事物跟随眼睛和耳朵,言语支配着它们的红衣主教。 如果基数已连接,则没有隐藏的外观。 这种创作方法融合了客体、抱负、修辞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对应并印证了文心综合体系的三个层次:宇宙、社会和美学。 迟秋朗从比较诗学的角度提出,刘宪的有机文学概念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早于西方康德哲学中的相似性概念。 他认为,“气”是刘宪文学理论的核心精髓。 在“气”概念的运作下,艺术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寻》章云,“寻的动,心也动摇了。 遮阳笃和险步,阴法凝聚,鸟儿羞涩,微虫静或入神,四季之畜深。 如果傅祁璋支持他的仁慈,英华显清心,找电话,谁会安然无恙? “求神的运动是按照气的阴阳对立原理而变化的,人类的感情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一原理的影响。 《体质》章云,“气有真心志,有志于言,吐出英华,是不动情的。 在这里,刘显也指出了“气”与“言”的关系,他认为气质是用来丰富感情的,情感决定语言和文字,精彩的演讲与气质有关。 然而,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不仅以抽象的方式记录印象,而且将自己的主观思维与对象融为一体,在“气”的运作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气”影响着人和事,通过人与物的相关作用,表达了作者在作品中的真挚情感,从而影响到读者。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气”生命力的作品,必然会影响读者。 在这一点上,刘宪的美学哲学与康德的美学哲学有共同之处,两者都强调文艺的“无目的性和目的性”。 刘宪认为,文艺的理想在于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与“无目的”。 这与“修辞”中强调的“诚意”相似。 “诚”是创作之心的理想境界,也是“言语”中“气”的一种表现,既具有天然的无目的性,又体现了文艺的审美特征,达到了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 这种艺术创作中“无目的性”的美学原则,是康德在1200多年后发现的。
再次,就文学效用而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有两种观点,即“启蒙论”(温义载道)和“唯我独说”(诗与词)。 前者认为诗歌主要用于道德教化; 后者将诗歌视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 刘若雨认为,刘闲调和两种诗歌观的努力堪称典范。 比如在《明诗》的开头,他引用了《尚书顺典》中大顺的话来定义诗歌:“诗与词,歌与永恒的词......在心中为雄心壮志,以言语为诗。 在这里,刘贤的诗歌阐明了诗歌的定义,并指出了诗歌的启迪作用。 于是刘宪提出:“诗人,也要把握,把握住人性。 在这里,诗歌的定义与自我表达的“气质”有关。 刘若宇指出,刘贤在这里试图调和“唯我论”和“启蒙”这两个诗歌概念的尝试是得以维持的。 那些看似矛盾的修辞,其实是刘宪对文学的综合观的体现。 刘贤在“情怀”一章中指出,两种诗歌观的结在于诗歌创作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并以此批判了当时文坛“为文学造情怀”的浮动趋势。 这样一来,刘闲不仅巧妙地缓和了两种诗歌观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在全书中将论证回到了“正统”的主线。
最后,在文学诠释方面。 作为英语界为数不多的关注中国文学理论对西方影响的学者之一,安德·勒弗尔着眼于中国文学理论,指出诠释学思维在西方文学专业师生的文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可能受到中国文学理论中诠释学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西方形式主义诗学中的“文学是规则对行为的操纵”的概念很容易陷入类似于“文学承载道”的教学陷阱。 文学显然更适合于系统诠释学思维。 中国文学理论在“文学承载道”和“诗与文字”之间摇摆不定,即文学不仅是一种说教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艺术表达,这种对文学的综合观,使刘宪在分析文学体裁的连续性和各种文学体裁的功能时,能够坚持“断筋分离理性,唯有妥协”的诠释学思维原则。 《文心雕龙:变》一章云,“名与理相依为命,这有恒体; 言辞力强,改动漫长,没有办法做到。 “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体裁具有主体间可控性,它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教条,更接近文学史进程中的本质问题,而这正是西方文学理论所缺乏的。 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文学体裁一直被视为一种规则控制行为的产物,这种长期忽视文学体裁的自我调节功能,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派是系统之间的系统。 其他监管体系包括形式、风格、修辞、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体系的结合是创造的要素。
境外学者通过比较中西文学理论的话语体系和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从文学渊源、文学创作、文学功能、文学诠释等角度,深入探究了《文心雕龙》有机话语体系的生成机制和审美价值,推导了中西诗学的共性。 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开始关注过去西方学术界不太重视的诠释学思维和文学研究的现代价值,跳出西方文学话语的陷阱,试图探索不同于西方、具有全球价值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这也为海外非专业人士提供了接触中国文学理论的新机会。
Bright**“ 2024-02-19 第 13 版)。
*:光明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