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2》1月30日(记者周元)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基督城有什么特点? 面对记者的提问,探险队员们会给出一个关键词——南极洲。
2020年11月28日,极地研究破冰船“雪龙2号”停靠在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的利特尔顿港。 新华社(孙晓彤摄)
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探险的“雪龙2号”在这次航行中曾三次停靠基督城的利特尔顿港。
克赖斯特彻奇拥有靠近南极洲的地理优势。 早在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等人就从基督城的利特尔顿港出发,开始了探索南极洲的旅程。
作为通往南极洲的门户城市之一,基督城充满了南极的氛围:城市公园里竖立着斯科特的雕像; 企鹅元素经常出现在户外广告或产品标志中。
走到城市的西北郊,南极洲的气氛越来越浓郁。 往返南极洲的航班在基督城国际机场起降,以运送人员和物资。
在国际南极中心,从南极洲退役的雪地摩托载着游客穿过水坑、陡峭的斜坡和“冰裂缝”,以恢复极地野外作业的颠簸。 4D电影再现冰雪大陆风光; 暴风雪体验计划给人带来刺骨的寒冷; 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小蓝企鹅,正在等待被喂食......对许多人来说,只能通过想象才能到达的大陆,现在以这种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
集教育、宣传、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已成为新西兰人和海外游客体验南极、感受南极文化的重要基地。 叙述者安迪说。
这座城市在中国南极探险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1980年1月,两名中国科学家从基督城乘飞机降落在南极洲,拉开了中国在南极洲的科学研究的序幕。 1997年,“雪龙”号首次停靠在利特尔顿港,从此成为“雪龙兄弟”补给物资和人员轮换的重要停靠点。
今年1月28日,时隔近10年,中国南极探险队再次在利特尔顿港举行开放日活动。 活动当天,约有400名当地人登船参观。 探险队副队长王金辉表示:“我们开放了'雪龙2号'的驾驶室、实验室、乘员舱、'雪鹰'号,让参观者全方位体验中国极地科研破冰船的魅力。 ”
2024 年 1 月 28 日,人们在新西兰基督城利特尔顿港举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参观雪龙 2。 新华社记者吕怀倩摄。
David Yu是众多参观者之一。 他在克赖斯特彻奇生活了20多年,几乎每次有中国科考船到达,他都会邀请朋友参观港口。 他说:“从'雪龙'号到'雪龙2号',从一开始很少见到中国科考船,到现在已经习惯了。 ”
大伟并不是唯一一个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人。 有一次,当记者用当地常用的毛利语“你好”向当地工作人员打招呼时,他直接用中文“你好”回应。 后来,他先后展示了“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几个常用的中文句子,并表示这些都是从以往中国南极考察队员那里学到的。 他笑着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用中文说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