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快报黑龙江讯(苏恒斌、马向伟、张颖)。根据民间传说,察哈扬语是一种满语,被解释为:山原交汇的地方,即好地方的意思。 早在一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繁衍。 察哈扬注定是一个非凡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垦北荒的号角响彻黑龙江大地,察哈洋农场率先高举开发建设的旗帜。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司机梁军响应祖国的号召,带领24名女队员来到这里,赶赴开垦前线,开着火犁,唤醒了荒地。
20世纪90年代,农场的决策者开始探索绿色水稻的种植。 旱育稀植、高台苗培育、“三化”培育,这些新技术在察哈阳落实并迅速付诸实践,察哈阳农场的水稻发展迅速。 自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先后在察哈洋农场召开了三次现场水稻会议,大力宣传察哈阳的经验,展示垦区水稻的发展。 察哈洋农场为黑龙江垦区水稻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任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希禄高兴地说:“察哈阳不是江南,它比江南好,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优越的自然条件、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先进的种植理念,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重视。 1994年,“华北14省水稻大会”在察哈阳召开,专门推广茶海杨农场精湛的水稻种植技术,称赞察哈阳农场创造了“一奇迹两模”,(即在北纬48度的高寒地区创造了超越国际水平的水稻种植奇迹, 高山水稻机械化创造高产的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水稻种植实现“两高一优”的模式)。1996年,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现场检查验收,茶海杨农场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个绿色食品水稻基地。 1997年,察哈洋农场粮食总产量超过30万吨,被评为全国首批32个粮食生产大县(农场)之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水稻高产的先决条件。 察哈洋农场以农业“芯片”为切入点,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全力攻克水稻育种科技难关。 2005年,察哈洋农场与袁隆平院士合作开展水稻种子研发,完成水稻主要品种性状改良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抗倒伏、耐寒优良品系70余个,其中5个品种经黑龙江省品种审批委员会批准, 3个优良菌株参与黑龙江水稻复合体生产试验。为加快合作研发进度,尽快培育高寒地区优质杂交水稻,自2011年起,养殖场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南方育种和世代育种,使南方育种工作形成了常规化、常态化机制。
2012年以来,农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以上,商品粮贡献率超过80%,可为2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年粮,有效起到大粮仓的作用,为维护“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农场绿色食品大米认证面积也从一开始的4万亩增长到现在的65万亩。 同年,“察哈洋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也是黑龙江垦区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 此外,察哈洋农场还获得了世界华语影视博览会金奖、第十八届、二十一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收入,实现稻米效益最大化,农场党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定位,精准政策,确定并实施了“三三制”稻米发展规划。 即稻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种子田,三分之一是绿色有机稻田,三分之一是功能稻。 从此,察哈洋农场的水稻按照既定蓝图,走上了科技领先、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为保障绿色优质稻米的可持续发展,农场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仅2021年就投资4000余元建设水利工程,完善东北最大茶海灌区水利工程体系。 同时,还投资4200万元,建成了北大荒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稻氢氧智能发芽车间。 2022年,建立了数字化农业管控中心和农机服务数字化平台,配备了土壤湿度监测系统、作物生长监测系统、智能灌溉和农机运行监测系统等物联网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智能化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加强,农业数字服务信息化更加完善。
2022年,察哈杨农场将把文化与生产、旅游、服务等领域完美结合,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以打造中国粥米第一品牌为目标,成功举办茶海杨粥米文化节暨全为一体的沉浸式旅游启动仪式, 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观,成为填海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窗口。
经过74年的蜕变,察海杨已成为一座古朴大气的生态城市,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一座现代魅力之城。 勤劳智慧的察哈扬人,在百万亩耕地上,不断演绎着现代农业的传奇诗画,力争打造北大荒西部最美的名片。
责任编辑: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