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衙门购物清单揭示了其消亡的原因
从后晋政权建立到清朝灭亡,清朝历时296年,其中皇太极改国名为清朝,实际在位276年。
清军入关后,开始统治中原,在此期间,国力存在了268年。 "
持续了近300年的清朝,随着皇帝自愿宣布退位而结束。 没有篡位的阴谋,但也要面对国家的衰落。
一般来说,在朝代更迭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皇帝的平庸,这让百姓难以谋生,不得不选择反抗。 在每个朝代的末期,人民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起义。
即使没有外来入侵,内部忧虑也是压垮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一个王朝的人民团结起来,在面对外部威胁时齐心协力,那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是,如果内部矛盾多,分心多,那么这个朝代就等于成了外敌的**。
明朝的灭亡,在李自成和张宪忠的推动下,无疑是他胜利的帮手。 所以,崇祯皇帝说,他不能保住国家,不是他的错。
他继承的,是祖宗几代人积攒的烂摊子,一个人怎么能收拾呢? 恢复国家的实力和繁荣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历史的漏洞。 皇太极知道,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已经为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年,他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为儿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朝前几代皇帝都牢记,祖先打天下不容易,知道保卫国家更难。 他们想在汉族的土地上共同管理满族和汉族。
他们沿袭了旧的汉族制度,基本上对满族和汉族一视同仁。 他们与汉族通婚,让汉族进旗,让汉族进朝当官。 这些都是他们安抚汉族,防止他们反抗满族统治的手段。
他们明白,国家的稳定需要人民意志的稳定。 只有尊重汉族的传统和文化,才能获得汉族人民的支持。 这是他们坚持汉化的原因,也是他们为清朝奠定的坚实基础。
虽然天下太平多年,但历代皇帝都只是安于现状,已经失去了危机感。 贵族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老百姓的艰辛却逐渐被忽视了。
清朝的税收收入一直相当可观,即使在顺治和康熙皇帝大力减税的时期,财政收入也持续增长。 在康谦王朝的鼎盛时期,清朝的财政收入没有超过5000万两,但在光绪时期,财政收入达到了鼎盛时期的1亿两。
清朝的政要都是家喻户晓的时尚达人,男女都讲究打扮。 后宫贵妇更是珠子满满,任何饰品奖励,宦官或宫女都可以长期享受。
在这些华丽的装饰品上花了很多钱。
虽然男人不准戴饰品,但有自己独特的饰品,比如帽子上的羽毛管、挂在脖子上的珍珠、系在腰间的玉佩、戒指、扳手等。
这些装饰品是珍贵的物品,与行走的银雪花一样有价值。 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更是令人惊叹。 她的衣食都是一流的,而且极度奢侈浪费,绝不会被重复使用。
如果她吃不完食物,她就把它扔掉。 慈禧身边有个大臣叫容禄,项圈值一万三千两; 湖部尚书礼山家有三百多颗珍珠,他每天都会换,绝不重复。
他手中的珍珠价值近四十万两银子,贵族们的皮衣更是珍贵。 御费、薪俸、军饷、军备物资、交通、水利建设、驿站经费、祭祀、宫殿、寺庙、皇陵维修等,都离不开白花的银子。
你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
清朝谎报开支,掏腰包。 看看他们的购物清单:八旗的一个孩子花了3000万买了一只狗; 战争部斥资1500万元在国外购买了一枚废弃炮弹; 织造局花了100万美元买了一台纺织机; 工信部购灯杆15万元; 一袋防洪泥沙价值1万元; 一张办公用纸的单价是1000元,按照1两银子换1000元的比例,这张纸的**接近一两银子,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到100斤左右的大米。
乾隆时期,北京西城区的一座四合院只卖了600两银子,而贵族的一条狗就值3万两银子。
清朝末年,物价波动较大,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商品不稳定。 慈禧太后虽然花了60多万两600万过寿,贪污了北洋海军师的军饷,但这也是她奢靡不度的表现之一。
李鸿章出访期间,对马勤机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最终没有大量购买,因为他认为清朝买不起。 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花钱,而是像清朝那样随意挥霍,那么国家肯定会被拖垮。
因此,清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