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长朋友王文华先生潜心研究钱学森的学术思想和航天科技40余年,出版了《钱学森实录》《钱学森的情感世界》《钱学森的学术思想》《人文钱学森与四川》等著作。
最近,他写了一篇文章《钱学森的科学预测》,梳理了钱学森的11个重要预言,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1、火箭高性能清洁推进剂的远见卓识。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1935年24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在去美国之前,他写了一篇《火箭》一文,论述了火箭上升的原理,对火箭燃料的性能、技术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还提出了**火箭、火箭飞机、借助火箭进行星际导航等的想法,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今天仍然遥不可及。
2019年10月31日,在钱学森逝世10周年之际,《中国航空航天》杂志社发表文章称:
在你年轻时发表的**“火箭”中提到的高性能清洁推进剂被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
2.核动力火箭发动机的远见卓识。
1948年,钱学森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核动力火箭的文章《关于火箭核能发动机》。 1949年,《核能火箭和其他核能热喷射器》出版。
2019年8月23日,《科学技术》报道称,美国计划研制核动力航天器。 美国近日表示,将开发下一代核热推进技术,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推动航天器进行深空探测。 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National Space Commission)成员雷克斯·格拉夫登(Rex Graftden)表示,核动力发动机预计将使航天器在三到四个月内到达火星,速度大约是最快的常规动力航天器的两倍。
3.人类登陆月球的远见卓识。
1947年,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后,应学院邀请作了题为《飞向太空》的学术报告。 在他的报告中,他预测人类将在30年内登陆月球。 报道引起轰动,1947年《时代》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钱学森和**的专题报道。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验证了钱学森22年前的预言。
第四,钱学森弹道学的预测。
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钱学森随师傅冯·卡门来到德国,与多位德国火箭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导弹再入大气层时,方向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多次后,导弹的精度会有所降低。 钱学森设想:导弹重新进入大气层后,能不能再飞出大气层,而是在大气层中滑翔? 于是“助推滑翔”弹道学的想法诞生了,后人称之为“钱学森弹道学”。
钱学森弹道学目前的应用包括高超音速打击**和新型飞行导弹。 美国的HTV-2和俄罗斯的YU-71都采用了“钱学森弹道”,大大提高了导弹的穿透能力和战斗力。
在2019年中国国庆阅兵式上展出的东风-17导弹预计速度为5至20马赫,射程约为2000公里。 它速度快,轨迹不可预测,很难拦截。 由于许多技术细节尚未公开,目前尚不清楚它是使用钱学森弹道,还是桑格弹道,或者是两者的改进。 然而,凭借其速度优势,DF-17可以无视大多数反导系统。 世间武林,只有快不破。
五、航天飞机概念的预见性。
1949年12月,钱学森在美国火箭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火箭作为高速运载工具的前景》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火箭客机”的概念,为航天飞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钱学森的火箭理论震惊了欧美。 《纽约时报》称他为“有价值的中国科学家”和“美国火箭领域最有才华的科学家”。 《洛杉矶时报》称他为“世界顶级火箭专家之一”、“喷气推进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最杰出、最杰出的权威”、“美国培养的火箭天才”等。
钱学森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导航导论》一书中,再次阐述了以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型飞机为第一级航母,以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为二级航母的空地航天飞机航母系统的概念。
除了上述核动力火箭和航天飞机,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钱学森在火箭和航天领域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 比如1948年,钱学森在美国火箭年会上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对超音速飞机的想法:火箭助推再入滑行机。 这样一来,飞机就可以在一小时内从纽约飞到巴黎,钱学森还画了一幅画来展示自己的想法。
1953年,钱学森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的可能性,提出了在卫星轨道上起飞的可能性。 这些想法已经实现。
六、航天飞机的预见性。
1989年9月,钱学森在《珍惜'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一文中提出,在21世纪中叶,真正的航天飞机要实现从地面水平起飞、水平降落的航母系统。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因为有必要建造一架音速25倍的飞机。 所有需要的材料都是新的。 如何将发动机动力系统与机身系统相结合? 这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我们将瞄准21世纪中叶的真正高科技,并进行先进的研究。 希望中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迎头赶上,超越其他国家。
7、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远见卓识。
1992年8月,钱学森致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建议中国跳过汽油和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减少环境污染。
据说钱学森是马斯克最欣赏的人。 2012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1周年,SpaceX发推文纪念。
8、高科技发展的远见卓识。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预言,高技术将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是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科学技术,是全球相互依存的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日益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 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统一起来的科学技术。
9. 第六次工业革命的远见卓识。
1984年。 钱学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学术报告中提出,由于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出现新的工业革命,这将是第六次工业革命。
10. 第七次工业革命的远见。
在预测第六次工业革命的同时,钱学森还预言了21世纪将要发生的第七次工业革命,即人体的工业革命,包括医学和生命科学:人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这也将导致社会变革。
十。 1.预测中国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强大繁荣。
1979年,钱学森发表《社会主义建设组织管理技术——社会工程学》一文,将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推广到社会的组织管理中,提出了国家范围内的组织管理技术问题,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工程学的对象和任务, 并认为社会工程学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科学方法。钱学森指出,我们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要完成这条道路,就必须有远见。 这种远见来自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一种现代科学的组织、管理、决策和领导方法,即系统工程方法。
1987年,钱学森访问英国时,在伦敦对一些中国学生发表演讲。 他说,我们现在不仅要看到20世纪的80年代,还要看到本世纪的末。 这还不够。 因为到2000年,我们的人均GDP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直到21世纪中叶才落后。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人均产值将接近目前世界先进水平。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