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象山财经。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花儿大开》特别火,这个**故事里也有很多金融行业的元素。 除了故事之外,这部电影背后还有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子,多年来,城市商业银行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
银行业一直是A**市场权重较高的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行业中,有四类参与者: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在过去十年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是城市商业银行。
在银行业发布的2023年“陀螺仪”评测榜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商业银行分别是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长沙银行、苏州银行。
虽然规模不如四大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但经过快速发展,头部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其实不小。
目前,银行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的城镇商业银行超过10家,超过5000亿元的城镇商业银行有13家。 “万亿俱乐部”包括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
根据去年第三季度报告,在这些万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只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实现了个位数增长,其余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在2023年和2024年之后,值得一看的是,城市商业银行接下来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量。
2023年城市商业银行: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整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差异化,城市商业银行上游与中尾城市商业银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产排名第一的北京银行地位没有动摇,但收入和利润方面的表现却被超越。
从业绩来看,江苏银行营收为58678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5654家,而北京银行的营收为497家39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233亿,略落后。
从母公司前三季度的利润表现来看,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位列前三。 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紧随其后。
判断一家银行运营的标准有很多,但核心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龙头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远超整个行业。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北京银行是拨备覆盖率相对较低的领先银行,为21523%,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82)。49%)。
此外,除了龙头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异表现外,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呈现出较高的不良贷款率(196%))、拨备覆盖率低、盈利能力弱(ROA和净息差分别低至0%64% 和 173%)。
这种差异化不仅体现在运营上,还体现在区域分布上。
领先的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例如,从2013年到2016年,金商银行的收入增加到39亿,但其净利润却下降到10亿。 同期,南京银行营收从105亿元增至262亿元,净利润从45亿元增至83亿元。
除了经营因素外,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也可能是2013-2015年是煤炭行业的下滑期
然而,近年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行业之外,对零售业务贡献较好的银行增长良好。
以宁波银行为例。 宁波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表现良好,营收增长54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12%以上,不良率仅为076%,拨备覆盖率高达48057%。
这一业绩的背后,离不开零售业务的贡献。
一方面,近几年宁波银行零售业务结构调整已经完成,零售业务大部分是消费贷款,个人抵押贷款占比不高。 另一方面,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不良率较低。
低风险、高增长的零售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成长的重要动力。
从行业环境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由于企业信贷利率较低,净息差收窄,城市商业银行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因此,净息差较高、抗周期能力强的零售业务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零售业务占比越高,净利息收入越稳定,资产质量越高。
然而,城市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转型方面也面临挑战。
首先,大部分零售业务实际上是由四大银行完成的。 零售业务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个人贷款,主要是住房贷款,四大银行是这部分业务的主要承办人。
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22年,四大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从15%左右提升到30%。 零售业务也是四大巨头**的重要利润。
接下来,增量减少,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其次,零售业务能否做好,是对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
在零售业务方面,上海银行业近年来一直在寻找新的机遇。
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市场爆发,同年,上海银行零售贷款余额达到2768笔21亿元,其中消费贷款157476亿元,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为109519亿元,同比增长26755%。
此后,上海银行消费贷款不良率达到187%。
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不良消费贷款仍高达181%。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上海银行信用减值亏损10020亿元,同比下降30%。
由此可见,零售业务“寻求突破”的前提是要能够“控制风险”。
除了消费贷款,上海银行也在寻求新的突破口。 2023年上半年,上海银行普惠贷款客户数量较2022年底增加33家91%,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2022年底增加15笔94%.下一个。 普惠业务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突破点,或许是上海银行未来成长的关键之一。
展望2024年:工业和消费的新机遇
如果说2023年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新的价值增长,那么2024年的城市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扎根行业。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产业的竞争力,是消费的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增长往往与当地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上海银行消费转型的深层逻辑在于,区域经济发达,社会消费能力强,而江苏银行聚焦小微企业,从普惠金融中寻找增长点,也是因为江苏中小企业活力强大。
对于诞生于中原的郑州银行来说,新的增长点源于扎根于工业建设。
2023年上半年,郑州银行总资产增加428%,贷款总额增加611%。同期,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不良贷款余额下降537%。
在涨跌的背后,抗风险能力增强,总额的增长也表明,支撑行业发展的力度并没有减少。
郑州银行一直以稳健为特征,这源于区域产业经济金融赋能的内生使命,也源于稳健经营的管理风格。 天眼查AAPP信息显示,郑州银行外商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
在工业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这种稳定性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价值。
除了稳定之外,城市商业银行的增长机会还在于消费端。
一种判断是,该行业净息差的压力可能会持续下去。
整体来看,2024年零售业务净息差仍将强于企业业务,零售业务仍将是银行增长的重要方向。
客观地说,刺激消费需求仍是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首要任务。
因此,2024年城市商业银行的第一个机会仍然是零售业务。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也说明市场仍有大量未开发的消费需求。 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零售端找到新的增长点,可能是一个新的机会。
市场不是没有消费需求,而是要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
例如,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用新能源替代燃油汽车的新历史机遇,我们能否进一步拓展这部分业务,挖掘新的增长点?
此外,挖矿增长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有效控制不良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零售业务的增量空间。
一方面,挖掘个人零售业务,就是挖掘优质消费贷款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能力。
除了消费之外,提高理财能力和水平是释放新增长动力的关键。
2024年一个明确的行业趋势是,更多的居民将从财富管理转向存款,银行将缩减其理财业务,风险意识将导致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储蓄。
不过,股市不会总是看跌,一旦股市回暖,就会有新的增长机会。
虽然过去在理财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如招商银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能把握这个机会,也有可能得到不错的增长。
结论:
2023年是银行业调整的一年,也是寻求突破的一年。 如今的2024年,是扎实运营、深入落实实业的一年。
过往发展表明,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资产规模,也不是利润规模,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消费。
接下来,如何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是城市商业银行价值增长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本公司的法定披露和公开信息,但作者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另一个:**有风险,进入市场需要谨慎。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是否投资应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