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档期市场已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撑,满足档期需求也是实现供需平衡的必要前提。 《第二十条》显然是披上喜剧外衣的明确市场考量,但影片的现实内核却是当下市场的迫切需求。 其实,当下本土电影市场需要的,是更成熟的供需关系,让《二十条》这样的作品存在,而不过度迎合市场,从而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
从市场来看,喜剧是一种更适合春节档观影需求的电影类型。 2024年春节档,《火辣辣辣的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四部作品,都在售票页面贴上了“喜剧”的标签,吸引观众。 其中,《熊出没》的新作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喜剧风格,其他三部作品则试图达到“笑中含泪”的叙事效果。 张艺谋的《第二十条》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悲欢两通的元素就像不同颜色的珠子有规律地交替,让观众在喜怒哀乐两种情绪之间反复“横跳”。 导演挑起观众情绪的能力当然令人钦佩,但更值得思考的是,悲剧和欢乐这两种叙事手法在影片中究竟是形成了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引出了内在的**?
严肃电影和喜剧小品的混搭。
第20条的叙事主题是现实的。 影片片名指向中国刑法“二十条”,即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条文,整个故事也围绕着该条裁判标准的修订和国家法治的进步展开。
影片中,县城检察官韩明为了让儿子学业成功,被借调到市里,同时处理了三起与正当防卫有关的案件:一是公交车司机张桂生因阻止男乘客骚扰女乘客而被殴打的旧案, 被气得被砸伤;二是韩明的儿子韩宇辰为了制止校园暴力,与恶霸打了起来,打伤了他的鼻梁; 三是村民王永强长期被村里的恶霸虐待,忍无可忍被一刀刺死。 以上三种情况都具有高度的社会关注度,也能影响大众的情绪,从而确立了影片主题的严肃性。
书中提到但值得详细研究的第四个案例是,检察官韩明正是因为伤害了前女友陆玲玲的前辈,而他坚守正义底线,不肯认错,影响了毕业分配。 韩明的亲身经历与三起案件的主人公相呼应,为他在关键时刻将社会正义置于个人前途之上的做法提供了合法性,也为他年轻时做出的人生选择做出了回应。 至此,故事中严肃的社会关怀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逻辑闭环。
不过,影片并没有简单地用严肃的现实主义氛围来监督整部电影,而是试图通过不断加入喜剧的“甜味剂”来中和作品的悲剧性。 不难发现,作品中大部分喜剧段落都是在三案主角缺席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主要是由韩明夫妇李茂娟推动的。 比如,韩明为了避免被妻子误会,将前女友、现任同事陆玲玲的名字说成“王铁君”,形成了一个名字梗。 再比如,韩明和陆玲玲在调查案件线索的时候,就上演了一场满心欢喜的口水战。 这些段落比较完整,像是穿插着严肃社会问题的喜剧小品,对叙事的推进影响不大。
甚至,一些喜剧桥段的插入,在一定程度上消散了影片的严肃性。 韩雨辰伤恶霸事件立案后,韩铭、妻子、姐夫在车内互相指责、吐槽的场景,在人物的性格和语言运用上,都起到了喜剧效果。 考虑到他们三人都在谈论韩雨辰未来的人生方向,喜剧元素的融入很容易让观众质疑父母是否真的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影片的气氛在悲欢交替,也挑战了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情绪稳定性。 像韩明夫妻这样典型的人开车去追去北京投诉的张贵生,前一秒,夫妻俩齐声打电话给张桂生放弃诉求的场景让人捧腹大笑,下一秒,超速行驶的货车撞上张桂生的车,把人撞死了, 催促观众的情绪从轻松欢快的高点跌落到惊喜和失语的低点。
如此剧烈的情感转变,无疑给观众带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但过分频繁的悲欢转动,也会让观众的情绪起伏不定,甚至陷入哭笑不得的境地。
两个难以平衡的目的。
第20条的严肃主题和喜剧手法之所以分开,是因为它未能有效地调和艺术表达和商业成功的两个目的。 喜剧元素的加入,当然让影片更加喜庆,但问题是,当喜剧片把故事从核心情节上抽离一点时,两个目的的分离感也就增加了。 如果去掉那些刻意的喜剧小品,影片应该会更真实、更有关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才能更流畅地表达出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部电影很难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 就连张艺谋也需要不断探索和适应市场的“脾胃”。 2023年春节档,张艺谋按照当红明星、喜剧元素、家乡情怀的“公式”打造的《满江红》,一举夺得年度票房冠军。 然而,喜剧影响故事整体感的弊端在当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这一次,在《二十条》的情况下,艺术效果被喜剧元素所累,票房表现不如预期,难免让人怀疑作品中强行达到两个目的的意图的合理性。
还应该指出的是,喜剧元素的融合是导演为了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刻意迎合观众的口味,还是绝望中对市场的让步? 如今,档期市场已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撑,满足档期需求也是实现供需平衡的必要前提。 《第二十条》显然是披上喜剧外衣的明确市场考量,但影片的现实内核却是当下市场的迫切需求。 其实,当下本土电影市场需要的,是更成熟的供需关系,让《二十条》这样的作品存在,而不过度迎合市场,从而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 (解放**)。
作者:杜亮所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