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切菜机、自动面团搅拌机、自动洗碗机、......走进第77集团军某旅的烹饪班,已经没有了往日锅碗瓢盆交响乐的火热烹饪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厨师们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智能设备,按照流程依次摆放提前准备好的食材。 过了一会儿,一道道美味佳肴迅速从锅里出来,端上了官兵们的餐桌。
随着军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先进技术,从一锅一铲到智能厨房设备,此次打造的“智能厨房”,有效提升了集约化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 据该旅领导介绍,“智慧厨房”使原本繁琐的作业模式向清洁自动化、切割搭配机械化、烹饪智能化、清洁自动化方向发展,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有效保证了官兵“吃好味道、吃好营养、吃战斗力”。
一。 不久前的上午10点,一个营的厨师赵永海在完成菜品的入库后,走进整齐的操作室,从自动洗菜机中取出洗净的土豆,转身塞进自动切菜机,火柴棒大小、粗细均匀的土豆丝很快就进入了热油沸腾的大锅。 以前需要近半个小时才能制作,但现在只需10分钟就可以制作出200多份“酸辣土豆丝”。
这就是“智能厨房”的便利! 赵永海高兴地说。 说话间,手术室的四口大锅同时端上菜,面食加工室的三台蒸笼同时开箱,六道菜、一汤、两道主食依次端到官兵的餐桌上。
“智慧厨房”的应用也要从大队探索集约高效保障入手。前期,大队一直实行各营自备饭食的做法,提供粮食保障的日常任务十分艰巨,人手也十分紧绷。
现在智能厨房已经走进了普通人的家,我们的烹饪课也可以介绍一下了! 该大队一个营的干部杨增提出了“烹饪改革”。 他立即召集营地工作人员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讨论中,他了解到市场上有“厨房机器人”可以解决当前粮食安全高压问题。 经过调查了解后,杨增拿着计划,找到大队长汇报。 大队长非常认可,要求杨增营开展一个试点项目,如果效果好的话,可以在全旅推广。
经过商议,杨增和厨师们决定按照“加工生产技术,生煮一体化”的理念对厨房进行改造,并在市场上购买了多台“厨房机器人”进行试点工作。
新推出的'厨房机器人'智能度高,操作简单,也可以让我们'解放双手',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菜品品质和改善食物上。 大队炊事员李继白表示,现在使用自动清洗机、馒头机、炒菜机等智能烹饪设备,使厨房实现了清洗自动化、工艺信息化,食品生产标准化更加高效。 炒菜、洗菜、切菜,他和战友们只需要站在一旁调整程序即可操作设备,既省时省力,又准确方便。
走进大队一个营干净整洁的厨房,食品原料储存、食品加工、烹饪生产、饮食、餐具清洗“五区”,以及畜禽、水产品、果蔬、主食“四线”,帮助他们实现了从贮存到加工不同属性的食品单线作业。 在科技的加持下,厨房井然有序,餐饮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二。 “智慧厨房”投入使用后不久,虽然有食保障,但同时“官兵饭菜难调”的问题,让某营书记龚兴国在心里嘀咕:“厨房再先进、再高端,最终还是要为官兵服务。 ”
这道菜是好菜,味道也不错,但可以吃久了又油腻“ ”吃得好不等于大鱼肉,我喜欢吃意大利面,能提供的次数太少“ ......经过几次调查,龚兴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虽然食物不错,但有些食物并不符合官兵们的胃口。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官兵想吃什么呢? 在征求意见时,提出了“将食谱输入小程序,让官兵实现'在线订购'”的建议,得到了许多官兵的“点赞”。
不仅要在厨房做饭,还要在满足官兵的实际需要上“明智”。 在战友的帮助下,龚兴国对官兵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按照小程序的条形统计表,及时掌握了官兵的饮食习惯,“早餐要清淡,不要太辣; 午餐不宜太油腻,影响消化; 减少晚餐肉类的比例,避免填得太饱。 ”
当你打开小程序时,你可以看到里面有200多种菜肴和主食名称。 官兵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扫***进入小程序,从品种丰富、口味齐全的食谱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饭菜类型、烹饪方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炊事班通过背景总结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制作菜谱,并据此准备相关食材和食材。
我们根据官兵的喜好,灵活地每顿饭上菜,在保证大家吃得饱的同时,也要吃得健康。 龚兴国说,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医院和体育学校,专程拜访了住院医院的医生,详细询问了科学饮食、饮食健康等相关知识。 他们还前往车站附近的一所体育学校学习根据学生训练强度调整膳食的经验。
“智慧厨房”融合了军营“美团”,让厨师们不断提升菜品品质,也推动了后勤保障各个环节从“人工”向“智能”的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融入“智慧厨房”的新菜谱,不仅兼顾了菜肴的色、香、味,让官兵们吃得开心,还根据大家的训练数据,精准匹配出所需的营养。
三。 如今,集约高效的“智慧厨房”为我们“腾出”了大量时间,未来在做好厨艺岗位的同时,军训表现也将名列前茅! 某营炊事班士兵张志强说,有了一批智能炊具的使用,官兵日常供餐压力减轻,上餐时间明显缩短,数百人高效就餐。 他们还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提高菜肴质量和参与现场烹饪支持研究。
我们的炊具被“敌人”损坏了,上级命令我们的小队在60分钟内将饭菜送到预定区域......不久前,一场演练在川渝腹地悄然拉开帷幕,随着《特殊情况》的发布,刚刚完成武装训练的炊事人员迅速拿出工具,现场“挖炉埋锅”进行野外保障训练。 只见厨师分工有序,紧密配合,提前15分钟将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一主食”送到了演习前线的战友们手中。
有了“智能厨房”,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上。 在训练场上,厨师们不仅穿插了组织3公里越野武装、战场救援、地图使用等基础训练课程,还组织了快餐制作、热食配送等专业科目的连贯训练。
经过一天忙碌的训练,厨师李武聪说:“现在训练的时间多了,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厨师的第一身份永远是战斗员,不仅要'进厨房',还要'上战场'。 ”
某营炊事班长安志万还记得一次野战支援时的情况——部队机动时间突然提前了,虽然他和班里的战友们早有准备,但炊具的调出和撤离费力,导致饭菜没有及时送来, 而演习训练前线的战友们,连一口热腾腾的饭都没吃完,就紧张地投入到后续的训练环节中。
这次任务的失败归结为缺乏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现在有了“智慧厨房”,安志万更有能力制定野外烹饪小屋和野外供应单位的培训计划。 培训按照田间炊具舱“快装卸、快调、快炊、快标”的“四快”流程进行,探索了“车不停,车停就开”的支撑模式;提前将餐食“装进箱子”,采取将保温箱直接送到休息场所等方式。 并总结了“人人等食”到“等米等人”的战地保障理念,确保官兵在演习中随时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据该旅领导介绍,他们除了做好平时固定点粮食保障工作外,还着眼训练备战实际情况,按照“任务牵引、集中训练、在职培训”的新训练方式,紧盯野战炊具保障需求,开展了针对性训练, 大力推动粮食保障手段向“作战”型转变。大队还定期开展食品鉴定活动和意见收集活动,以树立“掌握新技术而不失基本技能”的工作方向。
2023年底,大队某营厨师段宇轩不仅厨艺能力强,而且军训成绩优异,被评为年终“四有”优秀个人。 他感慨地说:“这也得益于单位'智慧厨房'的建设和科技赋能,帮助我们成为烹饪'致胜'的排头兵。 ”
温苏义,李国强,刘欣耀,中国青年报社记者,中国青年网,王培南,**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