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伏产业链蓬勃发展,新增装机规模屡创历史新高。 在如此高的景气下,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纷纷扩产,同时,也有很多“跨界玩家”跃跃欲试。 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整个光伏产业链逐渐陷入“肉搏战”。
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光伏企业该如何突围?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将成为穿越周期的“法宝”。 2024年是光伏电池技术从P型向N型突破的关键时期。 在n型技术以多种方式蓬勃发展的当下,各大光伏企业有着不同的玩法。 目前,TOPCON基本处于行业主流,新增产能最大。 关于新一代技术的选择,Aiko分享(600732SH)已成为国内GW级以上N型BC路线的唯一制造商。
在光伏产业发展史上,从来不缺口水战。 每一次新技术的推出,都伴随着质疑、争论和碰撞。 由于BC电池的结构特点,业界普遍认为其双面性难以增加,在应用场景和成本上存在诸多争议,因此BC被贴上了“小众路线”的标签。
然而,爱旭始终下定决心将“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作为核心竞争力”这一选择,并在争议中不断前行。 近日,爱旭株式会社推出全球首款高双面ABC(All Back Contact)组件——“恒星系列”,双面率达70%,一举打破了双面“桎梏”的桎梏和市场固有印象。 至此,爱旭构建了集中式、工业、商业、住宅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在N型ABC技术领域实现了从硅片到电池片再到组件、从效率到品质的全面颠覆。
在业内人士看来,爱旭股份选择了一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这是其在残酷甚至悲惨的市场竞争中奋起直追、脱颖而出的关键。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集高功率、高双面性、高可靠性、特定场景适应性等多重优势于一身的ABC产品,将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未来的组件产业中,爱子作为BC的先行者,必将成为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早在2024年,爱旭就推出了业界首款高效N型ABC电池2024年,它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基于ABC电池的高效组件的公司。
在公布的2024年12月全球组件效率排行榜中,爱旭ABC组件以24%的转换效率排名第一,这是爱旭ABC组件连续第十个月排名第一,引领光伏行业进入组件转换效率24%+的时代。
然而,由于BC电池的结构特点,业内经常有声音认为其双面性难以提高,且新技术存在成本降低曲线,因此认为BC的应用场景仅限于分布式市场,在集中式电站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ABC技术路线的开拓者,通过不断创新,爱旭成功突破瓶颈,率先实现了双面率的重大突破。 新发布的“恒星系列”组件是爱旭株式会社自主研发的ABC高效组件,产品转换效率为237%,最大功率可达640W。 值得注意的是,“恒星系列”产品的双面性提升至70%,彻底扭转了BC组件背面发电贡献小的刻板印象。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双面性是衡量光伏组件从背面吸收和转换太阳光能量的能力的指标。 双面度越高,模块背面的功率增益越大。 地面电站的客户看重双面性,因为正面和背面的组合发电导致组件的综合功率更高。 许多集中式电站都是高架的,因此使用高双面度的组件对发电更有利。
在70%的双面率的基础上,前后综合功率比同尺寸TOPCON高30W以上。 ABC双面组件的寿命发电量比同面积的TOPCon组件高7%。
爱子“恒星系列”产品的发布,不仅消除了市场对BC技术的疑虑,也引领BC技术进入集中式电站的应用场景,推动BC成为“行业主流”技术。
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61个79GW,同比增长2578%,67 个新的分布式安装14GW,同比增长900%。可以看出,受大基项目推进的影响,集中装机增速显著。 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预计到2024年,集中式光伏将成为中国光伏装机量的主要增量。
据了解,目前央企已开始对BC组件产品进行单独划分招标。 凭借高效稳定的ABC模组产品优势,爱旭进入了部分央企的“白名单”,也获得了部分订单。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此前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中心化市场是一个可以快速扩张的市场,后续的能量将更倾向于国内中心化市场。 “恒星系列”的推出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由于玩家数量有限,BC产品供应不足,叠加其高效率、大功率、高可靠性等优势,势必形成市场溢价优势,这也有望进一步提振爱旭股份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电池技术之战的最终战场必须回归终端应用场景。
此前,陈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光伏组件是一个比较广泛且无差异化的市场,爱子ABC业务的推进,就是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场景,提供更贴近自己需求的产品,为客户创造和分享更多价值。 ”
随着“恒星系列”产品的重磅发布,爱旭完成了集中式、工商业化、住宅全场景化产品的产品矩阵。
在集中式场景下,全新“恒星系列”产品深度耕耘客户差异化需求,解决地面和水面两大客户痛点。 其中,面向地面场景的“北极星”产品充分考虑了地形复杂导致的土地资源有限、照射条件不均匀等问题,在提高有效利用面积、降低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方面表现良好为潮汐平坦水面场景定制的“天狼星”产品,创新了高耐水性封装技术、防腐框架和防水帽设计,克服了盐雾、鸟聚集、鸟粪等对组件发电性能和可靠性的困难,降低了清洗频率,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稳定的发电收益, 降低运维成本。
据爱旭股份副总经理夏恒亮介绍,“恒星系列”双面ABC组件在地面和水上场景下均能有效抑制因恶劣环境条件导致的电池模块损坏、发电效率损失等问题。 根据实证检验,在相同的局部附着遮挡下,ABC组件与TOPCon组件相比的发电增益在20%-60%之间变化。 ABC组件独特的阴影遮挡优化和热点抑制功能,不仅保证了项目的发电性能和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发电量,帮助客户降本增效。
此外,连同面向工商业场景的“惠星系列”和面向住宅场景的“黑洞系列”,上述三个产品系列成功构建了爱子的高效ABC产品矩阵,全面覆盖了各主流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
从管状PERC技术的创立,到“双面、双测试、双分箱”的推出,再到首次量产大尺寸电池片,爱旭在光伏行业重大技术变革的多个关键节点上写下了强势一笔。
如今,光伏产业再次站在十字路口,爱旭一直矢志于走N型ABC路线。 陈刚曾说,“BC是单晶硅电池的终极技术,目前的ABC技术路线足以让我们在未来5-8年内保持领先优势。 ”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爱旭股份的信心首先在于BC科技的先天优势。 BC电池正面无栅线的结构特点,消除了前电极结构造成的光损耗。 PERC和TOPCON等技术是从改善钝化工艺和降低电损耗的角度来提高电池极限转换效率的竞争替代品,而BC电池则是从增加照明面积和降低光损耗的角度来提高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 并且其他电池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此外,BC电池的前母线是减少光影效果的“终极手段”,很难被更好的工艺所取代。
N型BC技术可以说是光伏电池技术的巅峰之作,其理论转换效率甚至超过29%。 因此,爱子的ABC产品自然具有高转换效率的基因。 这一优势决定了它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上述人士表示。
这背后,根植于爱子对极致技术的狂热追求和创新。 的确,创新不仅直接写在爱旭股份的外在企业精神中,更真正渗透到其整个团队的基因中。
作为“技术之王”,爱旭目前在N型ABC领域实现了从硅片到电池片再到组件、从效率到品质的全面颠覆,形成了包括高阻低氧硅片技术、超快激光图案化、无银金属镀膜技术、高可靠性0BB串线技术、高双面高可靠性结构设计等六大独特技术突破。
在硅片层面,爱旭开发出了真正高品质的高电阻、低氧硅片。 传统的低阻高氧Cyzopull法(RCZ)存在杂质多、寿命低等问题,难以制备出超高效晶体硅电池。 新一代ABC采用轻掺杂超导磁控直拉法(LD-MCZ),突破电阻率控制和断线控制两大挑战,生产出具有低氧、高电阻、高低量子寿命特点的硅片,为电池效率突破27%+打开了通道。
在电池环节,图案化是BC电池的一大技术难点,传统的一级掩膜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良率低,无法适应规模化生产。 爱旭株式会社应用超快激光图案化技术,通过飞秒、皮秒和亚皮秒激光一步完成加工,为实现低成本、高容量、高良率电池做出贡献。
此外,其他电池路线一般采用银浆作为栅极材料,目前太阳能银浆用量已占全球最佳储量的15%左右,2024年将超过储量的20%,2024年甚至将达到全部储量的85%至98%,将面临银浆短缺的问题。 爱旭株式会社独创的无银金属镀膜技术,通过电化学和化学镀铜、镍、镀锡,用廉价金属代替***,确保光伏产业化扩产后无后顾之忧。 目前,爱旭在10GW规模生产线上实现了超越印刷银浆的综合工艺效果,远超行业内其他银浆替代品,为光伏行业进入无银时代树立了典范。
纵观组件环节,随着电池效率的提高,封装损耗也成为行业组件环节的瓶颈,爱旭研发了高品质的0BB串焊技术,通过突破传统的多母线焊接工艺,解决了金属网丝过焊、虚焊、短路、漏电等致命问题, 使0BB技术在行业内首次通过严格的质量和可靠性评估和产业化。此外,ABC构件的焊接不同于传统的“Z”形焊接,创新采用“一”形焊接,降低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抗隐裂纹的能力,大大提高了ABC构件的机械可靠性。
对于ABC电池的未来,陈刚信心满满。 他表示,目前,爱子的ABC产品每周都会降低成本,预计2024年年中成本将与TOPCon持平。 “再往前走,我们的LCOE将远低于我们今天拥有的所有其他技术。 ”
从小橡子中长出大橡树。 爱子高双面ABC组件的成功推出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基于对客户痛点和需求的深刻洞察,爱旭将持续在光伏技术上进行颠覆性创新,在更多场景下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加速零碳新时代的到来。 (本文首发于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