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全**记者 邹纳尼 通讯员 袁晓辉 曾振科.
龙年正月,我沿着青石路走到新华县向东街,红灯笼高高挂着,“东东昌强,东东昌强......锣鼓声响彻大街小巷。 新华草龙一路唱,一路跳舞,龙前的大锣鼓和龙碗锣鼓(或八音锣鼓)熬后熬全县。
只要锣鼓声响起,我们就精力充沛! 舞龙队队员杨力生手握龙头,带队跟在他身后,“哟嘿”一声扶住了草龙。 28米长的草龙时而上下辗转,时而盘旋穿梭,时而摇头摇尾,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观众的掌声。
草舞龙是新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古梅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百姓以食为天,万物谷为头”,在新华人心中,用稻草手工制作的草龙就是“龙头”。 每逢丰收和新年,当地人都会举行草舞龙表演,祈求好天气好收,人畜兴旺发达。
水车镇子克街村的梯田间,近古风金文正忙着从早到晚编织草龙。 从小就跟着师傅学舞龙的冯金文,也精通草龙的编织工艺,成为村民口中民间草舞龙技艺的传承者。
一条草龙一般分为9或11段,每段长2米以上,需要10人以上工作1个月左右才能织好。 冯金文告诉记者,草龙的材料是从田间取来的。 龙身以竹条为支撑,用干草编**质感,棕榈皮装饰水龙头,需要用编织、编织、插入、嵌入、镶嵌、缠绕、缠绕、悬挂、空、不要、滴答、雕刻、穿透等10多种手工艺技能。 制作一条直径为0的28米长的龙38米长的草龙使用了大约80,000根稻草。
春节期间,冯锦文制作的草龙“舞”进入东街,在长长的青石板上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民俗盛宴。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到了元旦,我们会和舞龙队一起在街上跑来跑去。 小时候看着热闹的场景,给在湘东街长大的“95后”尤良妮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如今,家乡的民俗文化再次“生机勃勃”,“温暖”。
学习编织和跳草龙并不难,希望通过老一辈的指导,培养一批年轻人传承这门手艺,让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让冯锦文松了一口气的是,他收了10多个徒弟,其中很多都是年轻人。
责任人:夏红。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