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春节假期,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拿着零食躲回房间,找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准备看一场美女**,却总觉得**不对劲。
哦,原来我忘了打开字幕。 单击字幕按钮,看着屏幕底部的屏幕上出现一行行白色文字 - 终于舒服了。
字幕已经成为我们看**时不可分割的存在,哪怕是中文内容。 很多人发现,在国外的影视作品中,如果语言是本国人民的母语,一般都是没有字幕的。 好像只有中国观众特别依赖字幕?
但事实上,其他国家的观众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没有字幕我真的听不到”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中国观众的需求这么早就“觉醒”了呢? 中文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不能没有字幕,因为中文太独特了
至于为什么中国观众似乎需要字幕,网上最流行的观点之一是,中文的同音异义词比其他语言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字幕来区分台词的原因。
如果没有字幕,我们可能会把“妈妈走了十年”听成“蚂蚁走了十年”,把“对自己好”听成“老鼠尾巴汁”。
但这种说法没有解释的是,无论是我们的日常对话,还是广播和播客等音频节目,从不缺少会引起混淆的同音异义词,但我们总是在没有字幕帮助的情况下理解内容的麻烦更少。
音频节目通常没有字幕,但我们仍然可以理解图片蠕虫创意的内容
而且,虽然中文中有很多同音异义词,但不要忘记,在现代汉语中,基本含义单位通常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单词。 在这个水平上,同音异义词大大减少。
根据以往研究,全球各种语言中同音异义词的平均比例约为4%[1],中文估计在7%-12%之间[2],与英语相当。 然而,书写系统与汉语相似,日语也包含大量同音异义词,并没有产生“字幕文化”。
另一种解释是,作为中文表意文字的用户,中国观众更能够从字幕的视觉媒介中获取信息,而对于英语和其他拼音文字的用户来说,同时跟上字幕的步伐就比较困难了。
然而,事实是,研究表明,英语读者也能够相当“丝滑”和快速地从文本中提取语义信息[3],他们的阅读速度并不比中文读者慢多少[4]。
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作为表意文字,其字形和结构具有丰富的图虫创造力内涵
如果把字幕看作是一种阅读行为,那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从字幕中提取信息的效率可能并不比中文观众差,也不会出现因为“跟不上字幕”而放弃字幕而强调音效的情况。
至于中文信息的熵较高(可以理解为单个词传达的信息量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较短的文字传达更丰富的含义,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弹幕**在中国的流行。
但考虑到同样受到弹幕欢迎的日本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大规模使用字幕,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似乎降低了。
看字幕,新时代的文化习惯
与其说中汉字的特点带来了对字幕的刚性需求,中国观众看**没有字幕就不舒服,恐怕更多的是因为新生代观众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看字幕的文化习惯。
事实上,大多数内地影视剧都有标准的字幕,这对于大多数90后和00后来说,只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现象。
外国电影很少有母语字幕功夫熊猫剧照。
如果我们去看四部著名电视剧的老版本,甚至是新世纪拍摄的《西游记》,都很难找到一丝字幕。 大多数偶尔的字幕也集中在人物朗诵的诗歌和歌曲上。
在这方面,香港比内地早得多。 上个世纪的经典香港电影,往往不仅配上中文字幕,还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字幕。 据说,这个**是英国当局于1963年在香港颁布的一项法律,根据规定,香港电影必须提交中英文字幕进行审查。
经证实,不存在这样的法律,发行人的目的是满足开发国内外市场的需要[5]。
无论起点如何,结果都是早在60年代,粤语对白和中英文字幕就成了港影电视剧的“出厂设置”。 这不仅方便了海外发行,也为不懂粤语的内地观众扫除了最重要的障碍。
事实上,这也反映了字幕在影视作品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降低了语言门槛。 在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的中国,这座文化桥梁的存在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进入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恰逢改革开放初期,香港电影开始在内地引领潮流。 与此同时,香港与内地也进入了合拍片的“蜜月期”,不仅开始成为内地票房的主力军,也带来了香港电影的制作和发行。
随着香港电影的火爆,字幕自然成为很多人心中电影的“标准”[6]。
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已经采用了双语字幕,香港电影《欢乐》剧照。
此外,在2005年左右,**在中国开始兴起。 在翻译字幕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影视资源共享的“字幕组”,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恒之神”[7]。 于是,中国人的视听习惯再次被塑造和固化,对字幕的需求逐渐从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扩大到自己的母语,即中文。
在港片、日韩剧、英美剧影响下长大的一代人,看到没有字幕的“赤裸裸”的影视作品,自然会觉得挺不舒服的——哪怕是中文传到耳朵里。
我听不清楚,但技术正在进步
事实上,虽然很多国家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有嵌入式字幕,但外国观众对字幕并不陌生。 在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观众可以选择打开“隐藏式字幕”(CC),无论是通过流媒体**还是通过电视***。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可以根据观众喜好打开或关闭的字幕,通常显示在屏幕底部,以满足听障人士的需求***。 除了显示对话和旁白外,隐藏式字幕有时还会描述声音所指向的场景,例如“播放声音”、“脚步声”等。
TED Talks,虽然没有字幕,但有一个选项可以自动生成TED演讲的字幕。
然而,听力完全正常的外国观众也逐渐发现字幕越来越成为必需品。 根据 Vox 进行的一项调查,多达 57% 的受访者使用字幕是因为他们“听不清楚”,只有 12%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本不使用字幕”[7]。
全世界的观众越来越离不开字幕,主要是因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本身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演员说话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在有声电影的早期,片场的麦克风通常很大,只能放置在固定位置。
由于无线电设备的限制,演员必须控制好说话的音量、方向甚至语气,对着麦克风“喊”,以保证良好的音效。 但这样一来,实际包含的声音清晰响亮,并且很容易区分。
当无线电设备有限时,演员需要调整讲话的音量和语气,以确保无线电是可视的
在音频技术比当时先进得多的时代,演员可以以更自然的方式说话,在环境声音更加嘈杂和混乱的场景中,而不必担心声音不会被录制,但这也会导致声音更加低沉[8]。
此外,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作品的制作越来越精密和复杂,音效也是如此。 音响师将多声道的人声、**人声、背景声等组合而成的“混音”,在扬声器密集的电影院里或许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放在电脑、平板、手机上可能就不一样了**。
音效的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多个声道混合在一起时,人声就变得不那么突出了。
尤其是在场景复杂、时不时发出巨响的“大片”中,说话的人的声音更容易被闷闷不乐。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当您切换到音质更好的设备(例如耳机、带环绕声的条形音箱)时,您会觉得自己说话更清晰。 有时打开“人声增强模式”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9]。
一些影视企业在制作中会把对白的声音作为“锚点”,调整其他声音的“响度”,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约束所有影视内容制作者的行业规范[10]。 有时候,他们也知道观众听不清,但他们不在乎。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演诺兰堪称“臭名昭著”,诺兰心爱的IMAX摄影机可以拍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它也有噪音大、“无隔音”的缺点。 诺兰还拒绝使用自动对话重置(ADR)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后期录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对话。
因此,在他的电影中,有时即使是母语人士在看到演员移动时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嘴巴。 《奥本海默》将于3月1日在影院重映,届时可以“亲身”体验。
诺兰的许多电影都是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虽然它们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有时很难在《盗梦空间》剧照中听到演员的台词。
可以说,在混乱的声音世界中,字幕是帮助我们恢复秩序的一种方式。
而字幕除了发挥自己的作用,还带来了一些人们一开始可能没有想到的好处——比如上班的时候,即使打开了声音,也可以用字幕开心地钓鱼。 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他们也可以在字幕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12]。
比方说,谢谢你的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