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有或全无”(即完美主义)的极端思维背后,是担心自己无法做得像别人一样好。
但是,一个人从开始做某事到能够在人群中大放异彩,并得到每个人都认为好的结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并不是通过喊口号来实现的。
那么,我们真的想将自己的弱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利弊。
只不过,思考有时候是懒惰的,当人们能找到一种自洽的自欺欺人的方式时,似乎有些需要做的事情,不去做是没有意义的。
但最终,这种想法伤害了自己。 当大家都在谈论完美主义和极端思维的困境时,如何摆脱完美主义似乎是一个可以谈论很久的话题。
但我在《实践的心态》一书中看到了另一种对完美的解释。 你目前能做到的程度实际上是完美的。 比如一朵花,从一粒种子到生根,破土而出,长出枝叶,再到经历花朵的开花,这其中一环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有耐心,我们就能接受自己现在的能力,然后我们会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一件事,这种行为就会完美无缺。
如果把完美理解为一种无法达到的高度,那么追求完美就没有意义了,怎么会突然从无到有。
在我看来,可以做些什么来落入完美主义的陷阱?追求完美——意识到完美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尽你所能摆脱完美主义。
如前所述,完美可以有其他解释,我们甚至根本不需要给它解释,而是看看我们活在当下的能力,并专注于我们实际可以实现的目标。
列出我们想成为的人以及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地朝着我们的期望前进。
说这个过程很简单,太武断了。 但如果要说有多难,就是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继续做下去,那么我们的行动就会缩短距离。
所以尽力而为,尽力做好,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所能呈现的完美状态;
如果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没有做好工作,你可以把它算作一个错误;
如果做不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只能说是正常的表现。
接受这种理解不是更容易吗?这就像一朵花的生命,每个阶段都是它所能呈现的完美状态。
那么你说的完美是什么意思呢?是我们能达到的境界,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原有的能力,力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与其追求你无法实现的东西,那不是完美,那是强迫。
为什么我们不期望新发芽的种子第二天开花呢?似乎没有机会或必要讨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我们是否认为我们的能力有可能突然增长到只有行业精英才能在一件事上达到的高度?这不是事实吗?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看待完美主义呢?接受还是摆脱?如果你想让我说,不要打扰它,因为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完美这个词。
有时候你确实需要放开自己,完美主义的原始定义不是你定义的,那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匹配数字
实际上,我最初看《练习的心态》是为了提高注意力,但前面提到的段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大约1个小时就能读完,一时间,它几乎是一本我会永远挂在嘴边的书。
因为我从未见过比这个解释更合理和“完美”的东西。
除了对完美的另一种解释,在我今天读到的《超越完美的幸福》一书中,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完美主义,另一种是最优主义。
这个**再生动不过了,箭头指向我们想要达到的某个目标,或者我们期望自己达到的某个高度,完美主义者希望这条路是平坦的,我们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做事,否则很快就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然而,期待只是期待,在现实生活中,谁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呢?谁能真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画出笔直的路线图?
完美主义词典经常想出极端的词,例如“应该”、“必须”、“必须”和“不可能”。 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失败,害怕他们没有能力面对不好的后果。
通常,在他们开始做某事之前,他们已经想到了把事情搞砸后无法忍受的痛苦。 所以他们在尝试之前就放弃了。
然后他们把自己的选择合理化,并欺骗自己进入各种理由,试图证明他们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那么事实是什么呢?他们忽略了,从做一件事情开始,要真正把事情做好,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它需要不断的努力,接受反馈,然后在反馈中不断调整动作,只有当我们尝试了所有我们能做的努力,我们才能根据实际结果来判断这件事做得如何, 以及是否还有一些流程需要改进。
但是没有成功或失败这回事,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和他人贴上成功和不成功的标签。 他们的恐惧会导致他们忽视过程,只关注结果。
这种思维方式也带来了只接受成功而不接受失败的两难境地。 他们没有耐心参与漫长的过程,这导致他们无法体验这个过程的快乐(即活在当下)。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目标,从人生的角度来看,都是阶段性的。 那么,我们不都处于这一生的过程中吗?
相比之下,乐观主义者完全意识到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他们对成功和失败没有任何特别的看法,他们也不会给自己和他人贴上标签。
他们只是接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经历,快乐时笑,悲伤时哭泣,他们接受积极和消极的情绪。
他们很清楚,他们实现某些目标的能力需要一致的行动,他们知道即使如此,一路上也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他们仍然会对这些糟糕的时刻采取积极的态度。
其实,乐观主义者会在每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做出长远的考虑,对自己更有帮助另一方面,完美主义者会利用内心的恐惧来权衡他们此刻可以接受和不能接受的事情,然后在他们面前做出对自己更好的决定。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两者之间的对比在书中被非常仔细地划分。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没有必要。 道理很清楚,对于许多所谓的完美主义者来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比较乐观主义者的行为并用另一套逻辑来构建自己,而是试图允许和接受与他们相关的东西。
例如,你自己的经历、情绪、感受、需求等,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和能力,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现实世界。
从与自己和解开始,试着一步步扩大自己接纳的范围,让你逐渐面对生活中存在的快乐和痛苦,并意识到你忽略的现在很快就会变成遗憾的过去。
然后学会珍惜当下,用你一一付诸行动的当下绘制未来的路线图。
所以,不管是完美主义还是乐观主义,说出心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有能力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能够认识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实现目标”的事实, 并且仍然选择接受它。
完美主义者不愿接受、难以面对的负面事物,太复杂了,要彻底改变行为并不容易,所以学会接受当下所有不完美、所有不想面对的事情,是当下比较重要的部分。
以上,希望能为想要做出改变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