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尼克松访华时,看到“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横幅,毛主席幽默化解了尴尬

小夏 历史 更新 2024-02-16

1972年2月21日,一则新闻瞬间轰动了全世界,那就是尼克松,当时的美国人**尼克松访问北京,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

要知道,不久前,中美两国还是死敌,早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就开始对我们党和我国实施制裁。

尼克松访华已成既定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大家只能把目光从起因转向事件本身,看看这次会晤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更何况,这期间的笑话很多,其中最可笑的就是尼克松入住后在酒店走廊看到的一句口号,口号很简单,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打倒美帝国主义”!

作为“美帝国主义首脑”看到这种情况,尼克松说自己不生气是假的,但他并没有为了大局而当场出击,而是在下午当众质问,要让伟人难堪。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讲了什么,尼克松为何访华,会晤双方达成了哪些共识?

中美关系如火如荼

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要想理清,我们还需要从中美破冰之前的时代背景说起。

中美两国之所以能够破冰,然后从敌跃蜜月,只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苏联的态度。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几年,中苏关系堪称“铁瓷”和“血盟”,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但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不散去的盛宴,好日子也不会长久,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第一代斯大林领导人的去世,第二代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上台, 一切都被逆转了。

赫鲁晓夫在稳定了自己的权利后,立即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试图让苏联海军驻扎在中国海域,并承包中国的海上防务和安全。

这听上去是良苦用心,但实际上和过去的大国没什么两样,**和***自然不能接受,于是双方关系破裂,援助补贴没了,专家设备也撤走了,中苏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兄弟变成了对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整整十年,中苏边境紧张,镇宝岛事件的爆发刺破了两国之间的最后一扇窗纸,显然双方无法回到过去。

上世纪70年代初,美苏完成了冷战中的角色互换,从美国攻苏到苏联攻美。 因此,为了制衡苏联,一个计划也诞生了,那就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团结中国对抗苏联!

这是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一句话,但一说到操作上,却让中美为难,也不难理解,毕竟两国曾经不相容,一场朝鲜战争让两国人民恨之仇, 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团结起来?

具体有三个招式,一是乒乓外交,用小球推大球,让中美双方相互了解,二招是出发,我们邀请多位美国名人访华,然后向对方表达中国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招是谈判基调,尼克松派他的心腹基辛格去北京,让他先去***,保证尼克松访华不白费,不会遇到冷场面。

就这样,正如双方所预料的那样,一切都进展顺利,于是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夫妇登上了飞机,踏上了前往北京破冰的路。

尼克松的访问是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在入住酒店时发现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大发雷霆,找主席与他对峙。

当天上午11点30分,尼克松顺利抵达北京机场,机舱门缓缓打开,终于一看松了一口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扔进桃子里,用梅子报答,尼克松自然不敢懈怠,只见他快步走上**台阶,径直走到前面,然后一把抓住***的手,主动说:

你好,周”。

而***也回复了一句意味深长的句子,那就是“**先生的手已经伸出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中国欢迎你的到来! ”

感觉到自己话的重要性的尼克松也十分兴奋,他立刻就想见见这位传闻中是神的伟人,可惜因为时间原因,会议定在下午3点,只能去钓鱼台国宾馆吃晚饭休息。

品尝了中式特色美食后,尼克松心满意足,准备回屋休息,可就在这时,意外突然发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和他的秘书居然走错了路,绕了一圈,直接走到了楼梯走廊,这里就有了现场的开始, 只见楼梯间挂着一句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者”这四个大字尼克松拂袖而去。

当时尼克松想把问题汇报给酒店工作人员,但想了想,突然冒出一个“坏主意”,那就是暂时忍耐一下,等到和***见面后再公开提及,这样就给对方一个劣势了!

这也是一次旅行,到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尼克松自信满满地走进了中南海,看到了他日夜想着的毛,当然,他一开始并没有提这件事,应该有礼节,双方手紧紧握在一起,还是等到一分多钟后, 他带着邪恶的笑容问道,大致意思是他在国宾馆看到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并问这是中方有意为之,想让自己难堪,还是这次会面没有诚意。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工作人员捶胸顿足,以为是自己的工作失误,美方人员信心满满,显然是想为难***,甚至***都显得神色凝重,毕竟这件事可大可小,说小事是疏忽大意, 说它很大不是真诚的吗?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尴尬只用了三个字就化解了,很简单,那就是“空炮”!

你这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尼克松不仅愣住了,就连***一时也没反应过来,或者直到十几秒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并立即给出了解释,根据***,**的意思是,“打倒美帝国主义”只是一个口号,就像蒋介石整天喊着“消灭共产党”之前一样, 而美国整天喊着要消灭社会主义,呐喊又喊,却没有实际行动,反而让对方越来越强大,这不就是“空炮”吗?

尼克松一听这话,顿时被***的幽默和气氛所折服,他也一改之前的困难,以几声笑声结束了这个话题。

在这个小插曲的影响下,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被掀起了,我方人员松了一口气,包括尼克松在内的美方人员对接下来的会谈充满了期待,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尼克松提出继续会谈时,**第一个发言:

我们不谈国事,你找他谈国事(**谈,我只和你谈哲学问题! ”

达成共识,合作共赢

中美关系破冰,尼克松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却说他“不想和他谈国事,只想谈哲学”。

听到这话,尼克松显然第一时间就懵了,要知道,他这次漂洋过海来访华,是急于破冰,就算不能彻底消除两国之间的隔阂,至少应该达成一些象征性的共识吧? 如果只谈哲学而不谈政治,岂不是徒劳无功?

这种迷茫是完全理解的,同时,尼克松也注意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当然,也只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主席话语中的深意。

在尼克松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美之间的问题不是表面的,而是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碰撞。 如果我们不谈哲学,只谈政治,那么我们只治标不治本。

第二,中美破冰是一件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自然不能着急,双方首先要统一思想步伐,否则,就算能谈大事,也要鸡毛,甚至可能不高兴地分手。

不得不说,尼克松的**没有白费,他猜到的正是***的意思,一旦达成共识,剩下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尼克松只是静静地听着***的哲学概念,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他会打断,等到一方说服了另一方再继续。

就这样,经过10多分钟的哲学攻击,终于迎来了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越南最紧迫的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越南战争已经打了十几年,此时美国和越南都累了,尤其是美国更是内外麻烦,内部反战情绪高涨,人民的声音此起彼伏,外面有苏联的强敌, 而且可以说,稍有不慎就是彻底的损失,所以尼克松急需确定中国的态度,如果我们选择不干预,不再向越南提供援助,那么美国就可以一步步撤退,相反,数十万美国大兵很有可能死在这里。

所以,尼克松第一时间问起越南,他的话并没有让他失望,他老人家的大致意思很简单,总结成一句话“敌人不动,我不动”,中国一贯尊重别国的领土主权,渴望和平,如果美国想撤军,想结束这场战争, 那么中国自然愿意看到它,自然不会再发动战争。

他一方面要求尼克松撤出驻台美军,另一方面要求尼克松尊重“一个中国原则”,否认台湾蒋介石政权在国际社会中的合法性。

美国在越南问题上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即使他不愿意这样做,尼克松也只能选择做出让步,放弃他们的长期盟友,毕竟他也知道这是中国的底线。

最后,是关于苏联的,尼克松的意思是中国应该用实际行动向苏联施压,这样美国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其他事务,但***的想法却截然相反,在他看来,中国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中美双方在保留分歧的同时求同存异,关系正常化, 这本身就是对苏联的威胁,他们自己会采取预防措施,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优越政策——不战而降的士兵。

听到这话,尼克松深感担忧,原定15分钟的会晤,却持续了70分钟的会晤落下帷幕,但会谈虽然结束了,但尼克松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 并与***进行了多次谈判,后来前往上海签署了震惊世界的《中美联合公报》。

至此,尼克松访华正式结束,中美关系真正进入正常化。

你认为博主是对的吗? 欢迎在评论部分讨论。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