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很关注好男人,她们喜欢讨论什么是好男人,她们喜欢研究如何得到一个好男人,留住一个好男人,往往羡慕其他找到好男人的女人。
前段时间,某女明星带她去参加爱情综艺节目,爆出金句“好人不在市场上流通”。,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相当多的妇女同意。
乍一看,这句话没什么不对,市面上什么好人? 不多。
遇到好男人,谁不先出手?
市场上流通供人选择的,大多是被挑出来剩下的,或者被淘汰了,找不到目标,要么这里不尽如人意,要么那里恶心。
这句话的表面含义是劝告女人遇到好男人时不要犹豫或等待,要赶紧自己接受,以免后悔。
但许多口语之所以流行,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正确和客观的,而是它们呈现了某种集体意识。
这些集体意识往往隐藏着我们行动和命运的密码。 一些非理性的观念和集体意识,很可能导致我们在选择上犯错误。
好男人不流通市场“,就是这样一句典型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女人脑海中的诸多想法,以及这些观念中的错误。
能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是物品或商品,能抢的,是价值人人公认的物品。
正如货币可以被视为一般等价物一样,因为它的价值已经达成一致。 大家都知道,钱是好东西,好男人自然是大家想要的。
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男人? 事实上,我们尚未达成共识。
许多人对好男人的看法有很多局限性。
按照过去的传统观念,所谓的好人标准无非是几个:
年龄,即结婚年龄,不能太老或太年轻;
外观、外观:直立、中高;
事业经济实力:有房有车,中高收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事业基础;
健康:无严重疾病,四肢健全,生育能力正常;
原生家庭:父母双方都有养老保障,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兄弟姐妹......
如果照顾好家人,不捣乱男女关系,偶尔做点家务,那么能得到他的女人就像中了大奖拯救银河系一样,说出来就会嫉妒闺蜜姐妹。
这些所谓的好人标准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中已经统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这些标准,我们会发现它们同样适用于对象
一台好的机器,外形好,性能强,使用耐用,维护方便。
也就是说,在世俗的观点中,好人的标准只存在于人的功能价值中。 他就像一件商品,既能用又耐用,能满足女人的需求和期望(这里主要是物质需求),哪怕他是个很优秀的男人,也足以让很多女人抢头。
但在这个概念中,男人的情感价值被忽略了,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情感价值。
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心理学认识的增多,以及女性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满足自身的功能需求,情感价值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一个能提供良好情感价值的人,不能单纯地从功能价值来衡量,这是标准的另一个维度,是关于一个人的人格成熟度和认可知识的广度- 他需要能够跟上当今当代女性的成长速度,有男女平等感,性格健全,能够看到对方的感受,心情相对稳定。
一个男人能不能提供情感价值,不能从相亲市场的介绍人,从相亲平台的简介,甚至从共同的亲戚朋友的口中知道。
这种好人的特质根本不会在市场上展示出来,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人民关系中观察和感知,如何才能流通呢?
也就是说,随着女性视野的开阔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对于什么是好男人,已经不可能达成共识你眼里的好男人和我眼里的好男人根本不是一回事,女人自然也就不用急了。
很多女人因为认为好男人不会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在选择伴侣时不听自己的感受,选择长得好看、符合世俗标准的好男人来“凑合”,结果把自己推入火坑。
当你听到这句话时,你会把一个男人当成一种财产,就像在发生灾难时抢劫物资一样,不考虑你是否需要这个男人,以及他是否适合你。
在抢劫物资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那些物资不值那么高**,人们只是因为恐慌而失去理智,男人抢劫也一样。
你选择他不是出于爱和欣赏,而是出于赢得与其他女性的伴侣竞争的愿望,以及害怕无法选择更好的伴侣。 你考虑的这些因素与他个人无关,你相当于被无关紧要的人胁迫,违背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伴侣。
你把男人当作对象来抢夺,但男人与对象完全不同。
如果商品不合适,不好用,可以直接扔掉,顶多只是浪费当时购买的钱。
即使一个男人不再适合,在彼此在一起的时候,他也要付出巨大的沉没成本,他必须经历内耗和考虑才能离开。
更不用说有些男人相处融洽,在伴侣身上引发各种负面情绪,身心折磨。
而想要得到一段满意的关系,那一定是两个足够成熟的人格的相遇,两个独立灵魂的共鸣,你们互相欣赏,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能够选择这样的男人,需要你摒弃外界的喧嚣,有自己的主见,睁大眼睛,尊重和倾听自己的感受。
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好男人,不让所谓的好男人在市场上流通,是因为还有一个集体潜意识,女人要活得好,活得舒服,离不开好男人。
好男人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每个女人都想把他们留给自己。
这句话也等同于默许:“男人要为女人的幸福负责”。
在这种背景下,男性不仅要负责女性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负责女性生存所需的生存和生活资料,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还要负责女性的喜怒哀乐。 如果一个女人不那么自在,那一定是因为她选错了男人,被一个渣男毁了自己的一生。
但事实上,生活中有太多的女人已经证明,没有男人,她们也能过上美好而舒适的生活。
他们有足够的赚钱能力,有自我负责的态度,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朋友,处理好亲密关系之外的人际关系,不孤独不抱怨,全心全意地发展自己,积极探索自己想要的经历,不管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都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聪明的女人更相信缘分,当缘分来临时,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无论世俗的标准如何,都敢于进入这段关系; 如果命运没有到来,你没有遇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的人,那么你保持单身也没关系。
他们不受“羊群效应”的影响,既不会“抬高猪价”,随意找个所谓的“好人”,也不会因为不符合外界的标准而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伴侣。
如果这句话有那么多bug,为什么还能盛行多年,被很多女性奉为楷模?
女人对好男人的依恋是对理想化对象的渴望
许多女性从小就像女性一样不断受到纪律和催眠“第二性”。属性,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在告诉他们:
男人比你强,比你重要,比你聪明,找个好男人,你就有了人生的希望。
就连我们看的电视剧,剧中的男主整天都在搞事业,而女主则整天梦想着一个好男人爱自己,总是在为爱情发愁。
男性、专家、社会各领域顶尖人才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这让很多女人无法相信自己的能量,而是深信男人的力量,认为自己做不到的,男人能做到。
婚前,她们梦想着找一个好男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抚慰她们的感情创伤;
婚后,我愿意让自己成为男人的靠山和贤惠帮手,幻想只要服侍一个好男人,就能通过男人实现人生的各种梦想。
在心理学上,女人对男人的幻想本质上是男人的理想化对象。
也就是说,一个女人把一个理想的自我投射到一个男人身上,认为一个男人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男人可以做任何事情,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当这个男人爱上自己时,她可以给自己各种支持和资源。
正如心理学家曾其峰所说:
“很多女人把自己的力量投射到男人身上,然后对男人抱有很大的期望,这其实是给自己一个陷阱。”
当他们真正接近这些好人时,会发现他们也有脆弱的时刻和自私的时刻;
面对危险,他们也会懦弱地妥协;
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处理起来甚至不如你容易;
面对挫折和失败,耐力不如自己强大和顽强。
所以他们感到幻灭和失望。
有些女人会认为是男人欺骗了她们,她们假装是个好男人,给自己设下了圈套。
于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对方,在悔恨和怨恨中度过余生,或者和所谓的“好人”相处,再次落入同样的陷阱。
还有一种女人,当她们对男人失望时,她们也会发现自己很坚强。
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并不比男人缺胳膊或腿,他们可以做男人能做的事。 他们开始重新培育从小就被切断的翅膀,虽然一开始开始跌跌撞撞,但开始走到尽头,努力工作,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飞翔。
这就是成年人真正的样子——整合你完整的自我:
拥抱不满的影子自我,创造幻想的理想自我。
如果一个好男人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经历,那就让这段经历内化和滋养自己,陪伴我们去整合和学习好男人性格中我们羡慕的那部分;
如果一个好人有虚荣的名字,不如把它踢开,创造他想要的生活。 但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将自己与理想化的对象分开,并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
比如热播电视剧《花儿》中的几位女主,在心中永远是理想化对象的代表,都希望能和这个绝版的好男人在一起一辈子,成为他唯一的一个。 但最终,在幻灭之余,他们都勇敢地与过去决裂,放弃了娇生惯养的富世生活,一点一点地展翅高飞,亲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是不是在市场上流通,你只需要做自己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