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说香。 开篇文章的第一篇文章。
徐浩浩,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 那是1993年,国内一位很有名的师傅说我五行水严重缺水,就选了“好好”字,当时看不懂,但觉得比原名好,出于对师傅的尊敬,就叫走了。
也是在这一年,我的祖母去世了,她给了我这么多,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葬礼上,哥哥正在和俗友们一起诵经,我第一次闻到了纯檀香的味道,照片中,奶奶微笑着向我挥手告别。
从此,我爱上了檀香,然后接触到了沉香。 2003年,我皈依佛教并成为居士后,我了解到这叫做“好运”。 因为用香的起点很高,所以我从来没有用过加香的香。 随着与僧人、居士的接触,随着越来越多的寺院经过,不受控制地加入劣质精华制成的香越来越令人厌恶,因为焚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超标,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但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者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看了不少佛经后,我才明白,烧香不是尽量多烧的,不同的修行方法应该烧不同的香,甚至还给出了公式,但是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佛陀的慈悲心,应该因人而异。
200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和香”,心里很开心,同时使命感也大增,于是走上了“寻香”之路。 渐渐地,“和乡文化体系”被梳理出来,包括群体原则问题; 渐渐地,很多疑惑都解开了,包括我“人生缺水”的问题; 渐渐地,开发了许多产品,包括肥皂和沐浴露,......
《瀑布流香》是我引以为傲的作品,她是香味与美的结合,这个名字是设计成功后天赐予的,这层“窗纸”太薄了,所以在2012年才拿到设计专利,但足以让我引以为傲,因为很多人都在模仿,甚至成为很多工厂的主打产品。 只可惜,他们居然用了“倒香”甚至“不雅香”的名字,诗意如画的意思没了,大概是怕我维权吧!
十几年来,我获得了20多项各类专利,其中有两项发明,从熏香产品到熏香器具再到制香工具,我一直在寻找机会系统地向您介绍。 今天,我每周都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观点,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我的观点概要。
一
神农尝了百草“发现了中药,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实践,后人总结整理出香开、湿、面浮、气等中药体系,即香,虽然使用方法与中药不同,但同样的方法在阴阳中,符合五行。 烧香的过程,是需要有机地连接人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这就是和乡文化的宗旨——香顺天道。
二. 二.第二
了解古人熏香的目的,掌握古人熏香的原理,但不抄袭或模仿。 当代和乡文化的观念已经形成——古不浑浊。
三
由于传统制香方式的复杂性和效率低下,现在很少有人对此充满热情。 然而,熏香的“科学性”,依然是现代机械化制香技术无法实现的。 提倡个性化手工熏香。
二. 二.第二
了解香药的过程,就是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不仅要了解香的个性,还要知道许多香药之间的关系,以及香与人的关系,从而顺应自然,和谐相处。 不宜通过了解个别香药来验证“熏香之道”。
五
中国熏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和有效载体,是人们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
六
虽然香汤沐浴、熏香药熏蒸、香艾灸养生、精油护理......熏香的使用方式已经广泛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但要赋予现代科学的内涵,理性的分析和应用,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从中受益。
以上是我对中国熏香文化的基本了解,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