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 年以来,小米高调宣布在 10 年内投资 100 亿美元造车,而在过去三年里,小米更是激起了观众的胃口。 小米汽车技术大会的召开,小米放出了很多“大招”,小米Su7的亮相,回答了一些关于市场的问题,但对于用户最关心的**,还是半隐藏的。
有网友评论道。
不过小米的目的已经达到,各种来历不明的“谣言”都在考验着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接受度底线,给尚未发布的小米su7再添一火,其中对小米汽车业务的关注度,也引起了非常高的热度,各大汽车**连锁上市公司,这些天恐怕很多投资人也在互动平台上面临与小米汽车合作的信息。
一桌“好菜”。
1月2日,小米发言人表示:“我们最近关注了一篇关于小米汽车产业链的**,经过核实,至少有50%的内容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对这种有缺陷的信息汇总及其给公众和投资者带来的误导性影响深感困惑。 特此澄清。 ”
小米的微信发言人。
市场对小米**业务的“过度关注”,恐怕也与小米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链车”有关,毕竟小米除了是饥饿营销的高手,还是玩**链的高手。
有网友评论道。
通过相关**连锁企业的官方公告和财报摘要,以及互动平台上的发言,加上一些官方确认的**商家,与小米汽车相关的汽车产业链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明确与小米汽车合作或已经合作的企业。 其中,已经正式确认博世、高通、拓普集团、禾赛科技等公司已确认供应小米SU7。 据悉,小米SU7的车身稳定系统ESP和制动控制器DPB由博世提供,加速度传感器由大陆图威提供,四活塞固定卡钳和穿孔通风制动盘由布雷博提供,舵机为耐世特,车轮轴承为舍弗勒,CDC减震器为采埃孚, 悬架结构为本特勒。
除国外一流客商外,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多家国内产业链企业成为小米汽车的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图中涉及的企业并不一定供应小米量产车型,但已明确与小米汽车相关业务合作或进入小米汽车一流业务体系。 例如,三联锻造在2024年被指定为小米新能源汽车开放首个易轴承OTS样品,杨洁科技表示,该公司已进入小米汽车合格供应商名单,而乐凯科技、光星信息等多数企业仅披露与小米汽车合作, 具体合作内容尚未披露。
第二类是与小米汽车间接合作的公司。
电合金去年11月10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生产的高压连接器间接供应给小米汽车,用于电池组、BDU等关键系统Demax于2024年1月2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该公司并未与小米汽车直接合作,该公司生产的转向丝杠之一最终用于小米汽车。 还有商洛电子、双林股份等企业纷纷表示有间接合作。
这种公司可能是一级企业的一流企业,但最终产品却是应用在小米汽车上。
至于第三类企业,则模棱两可,没有明确是否与小米汽车业务合作,也没有表明涉及保密条款,包括合作信息在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企业,如欧菲光、迅达、华阳集团等。
最后一类是小米汽车潜在的第一链企业,其骨干是小米投资这么多年的汽车产业链企业。
据相关统计,自2024年9月以来,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在汽车领域投资了近50家公司,涵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
此次广泛的投资布局基本覆盖了汽车产业的上中下游,帮助小米构建了真正的生态链,保证了小米汽车产业链的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同时也让小米在汽车产业链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一家新车企的出现,对于其背后庞大的汽车链来说,无疑是一块大蛋糕,这也体现在市场上。 比如,汇川在发布会上提到了汇川的股价,其股价略微为**067%,第二天继续**近4%。
说实话,哪家车企背后没有庞大的**连锁体系支撑,靠单一的车企,想要打汽车行业是不现实的,就算是比亚迪、特斯拉这样高度自研的车企,也不可能什么都不求人。
食材再好,就要看小米的厨师做得有多好,更何况小米汽车也不是没有自我研发的,不仅如此,而且似乎还有很多。
你自己开发了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雷军在当天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提到“自研”二字不下20次,其中电池管理软件、大型压铸、智能驾驶、底盘控制算法等均被宣传为全栈自研。
这些自研领域涵盖了小米汽车的五大核心技术:电驱动、电池、大型压铸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小米。
V6、V6S、V8S三款超级马达,是小米汽车的首个亮点。
其中,V6和V6S的21000转/分的超高转速无疑是一个气势磅礴的数字。 虽然全球最高转速电机在去年11月被华为砍掉,但雷军直言不讳地表示:“仔细研究竞品电机发现,除了转速之外,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功率密度等三个关键指标都比我们弱很多。 ”
小米。
在此基础上,小米发布了第三款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超级马达:V8S,转速为27200rpm。 对于这三款电机,网络上存在不少疑问,汇川技术在发布会后表示,参与了小米超级马达V6S的联合研发,而V8S电机是小米汽车全力自研的结果。
据介绍,为了开发V8S,小米直接对材料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了电机散热系统,并搭载了小米自主研发的SiC电控模块。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已申请了155项专利,并授权了60项专利。
雷军表示,V8S计划于2024年上车。 此外,小米汽车预研的下一代超级电机采用碳纤维激光固化绕线工艺,实验室最高转子转速可达35000转/分。
然而,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低端机型很难在短时间内“承担”这种高速电机的研发和应用成本,这也意味着小米Su7的**可能会受到影响。
至于电池,小米表示,CTB电池技术是其自主研发的,有778%的体积效率,并自主研发了全新的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电压可达871V。 雷军还介绍,小米和宁德时代共同投入数千名研发工程师,历时两年多共同开发小米800V高压电池组,采用其自主研发的CTB集成电池技术,技术平台容量上限可达150kWh,续航里程超过1200km。
具体参数在此不再赘述,有一个亮点是它的电芯反转技术,小米汽车在将电芯倒置的同时,还倒置了泄压阀,为车内用户的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护,也进一步释放了车厢空间。 据悉,小米在电池领域已经申请了132项专利,其中65项已获得授权。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小米全栈自研的9100T大型压铸集群。
小米。
大型压铸工艺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确实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特斯拉是该工艺的强力应用者和受益者之一,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压铸机吨位的不断突破和模具技术的提高,大型压铸工艺将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小米甚至研发了自己的大型压铸材料:小米Titan Alloy,为了开发这种材料,小米材料团队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发了多材料AI**系统,加起来,小米成为其口碑“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的可量产大型压铸材料的汽车制造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单纯谈吨位意义不大,最终要看小米的工艺和生产管理。
在近日发布的《小米汽车回答网友100个问题(上)》中,小米汽车表示,小米一体化大型压铸件的底板比特斯拉Model Y更大、更复杂,因此最终选择了9100T的额定锁模力。 在实际使用中,小米超大型压铸件的最大锁模力为9500t,稳定值可达9300t。
锁模力并不是大型压铸技术的唯一指标。 无热合金原料性能、压铸岛簇设计、缺陷检测等是衡量大型压铸技术的核心指标。 小米汽车直言不讳地说。
据报道,小米是目前全球唯一的。
2、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研发的无热合金材料和自主研发的大型压铸岛群的车企。 小米超级压铸9100T压铸机由小米和海天联合开发,小米研发团队在行业现有压铸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11项专利设计创新和改进,其中大部分是发明专利,如AI主动优化注射参数设置系统。 但压铸机只是一个环节,小米开发了整个压铸集群系统,包括60个设备和433个工艺参数。
目前,蔚来、小鹏、吉利等也在做一体化压铸,但工艺门槛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适合大型单品路线,如果没有爆款,恐怕很难覆盖一体化压铸的成本。
不过,雷军显然对大型压铸技术相当满意,在汽车上市之前,小米就给其“一体化大型压铸技术”团队发了一个大红包。 1月4日,雷军在微信***发文称,2024年初,“集成大型压铸技术”团队荣获小米百万年度技术奖。
另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团队是“小米澎湃操作系统新架构”团队。
智能是核心
看似造车越来越容易,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而智能化也算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10月底,小米宣布全面升级集团战略,从“手机AIoT”到“人、车、家生态”,汽车成为小米集团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随着小米汽车的加入,小米的“人、车、家生态”正式彻底关闭。 它们的核心是小米澎湃操作系统。
从表面应用来看,第一点是手车的互联互通,这也是华为和魅族正在大力推动的事情。 从目前的官方演示来看,手机和车机的无缝连接和实时协作已经实现。
小米。
据介绍,小米Su7座舱系统适配主流车载应用,小米平板生态也能无缝搭载在车上。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照顾苹果用户,小米汽车还支持无线CarPlay,支持AirPlay,甚至支持iPad后排扩展来控制空调、**和座椅。
小米这次也提出了cariot生态,可以简单理解为小米汽车的外围生态。 中控屏、储物台、椅背等位置均支持硬件扩展,如中控屏四面支持硬件生态扩展,通过磁吸方式,将传统的实体汽车按键周边安装在中控屏上。
小米汽车是“人、车、家”闭环的最后一步,用户登录同一个米家账号后,米家设备就可以在车上毫无感觉地使用。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智能驾驶采用最新一代底层算法:BEV+Transformer+Occupy network,并充分融合大模型技术。 该技术路线在小米汽车中并非首创,专注于其三大感知技术的创新:变焦BEV技术、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和道路大模型技术。
小米。
其中,变焦BEV技术类似于鸟瞰图,动态调整感知范围,实现对不同场景环境的精准感知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在占用网络技术中增加了超分辨率矢量算法,将路面上看到的所有可见物体模拟成具有连续曲面的三维物体,以提高识别精度。
第三种技术是“道路大模型技术”,主要是实时生成道路拓扑,但可以看出,小米汽车也在为无地图智能驾驶做准备。 此外,小米汽车声称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端到端感知决策模型,该模型已在全球首次应用于量产汽车。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强大的计算平台和传感硬件作为支持。
两颗NVIDIA Drive 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达508tops,外加1个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是小米给出的答案。
从官方发布来看,小米汽车确实有不错的智能驾驶表现,但由于该车没有正式上市,无法准确判断,只能说完成“2024年进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目标并不容易。
通往高峰的道路
关于小米汽车的技术研发目标,可以用小米汽车摩德纳的技术架构图来概括一下。
小米。
全球“最高”、“独一无二”、“最大”等100个形容,不管会不会违反《广告法》,纸面上,小米都给予了不少诚意,但惊喜并不多。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汽车技术的核心功能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不同品牌的智能汽车在功能上趋于相同,消费者很难从功能上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
至于具体功能应用的性能,则见仁见智,除了一些极度“拉胯”的机型外,用户将越来越难以察觉到同一功能的技术差异。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选择顺应主流趋势,采用类似的技术和设计,这取决于每个品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小米的优势在于**?
相较于向雷军致敬的“前辈”,更成熟的产业链给小米汽车带来了好处,但小米汽车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大不相同。 小米汽车以保时捷、特斯拉和华为等公司为基准,公开和秘密地进行比较。 他们的汽车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但并不便宜。
不可否认,文杰、智杰等一系列机型敢卖得这么贵,除了华为的技术赋能,华为品牌的加持更是少不了。
而华为和小米的品牌形象还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小米汽车是小米品牌向高端迈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米品牌的高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小米14等机型的热销可以看出。
只不过,在短时间内,小米以人为本的性价比形象,或许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过来。
高端在大多数时候都与**呈正相关,但在**席卷市场的当下,小米汽车最终的核心竞争力可能还是**,或者是性价比,以及庞大的用户和智能生态。
这些天,小米汽车要么在辟谣,要么在辟谣的路上。
王华, 微博.
Su7**恐怕不会像用户之前想象的那么实惠,小米汽车已经明确表示,小米Su7的价格不会是990,000,1490,000 或 199万。 有网友喊出“不是小米买不起,而是Redmi性价比更高,Redmi汽车等着你”的口号,但这个想法也被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用户“小米会不会为了降低起步价而做乞丐版”的问题,小米汽车直言,小米汽车内部有完全一致的产品项目方针,“体验第一”永远放在第一位。 小米Su7是标准版。 小米汽车也表示,没有推出Redmi汽车的计划。
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增量市场,近年来中国车企高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用户对国产新能源汽车乃至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小米汽车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雷军此前在评论区回复网友称50万小米汽车内没有对手,小米汽车表示:“虽然是开玩笑,但也很严重。 ”
小米汽车的目标用户绝对不会局限于小米用户,是否能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买单,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