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由满族士兵组成的八旗军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清朝发展过程中,八旗军虽然战斗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是清帝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军事弱点暴露无遗,于是清朝统治者对八旗军进行了多项改革,还组建了神机营、卫远旅等“现代军队”,强调步兵、炮兵、骑兵的配合。
他们也承载着年轻一辈清朝领导人中兴的梦想,那么这样一支被寄予厚望的队伍,为什么在辛亥革命期间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抵抗呢?
八旗军作为清朝的一支正规军,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扮演着与今天的警察相似的角色,尤其是部署在京城外的军队。
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前,他们甚至没有组织像样的军事训练,这使得八旗军的战斗力很低。
负责保卫京城的八旗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老舍先生的《红旗之下》中,他描写了父亲的“训练”套路。
在主人公眼中,父亲的日常工作与普通工人无异,这也证明了八旗军对练兵的敷衍态度。
因为八旗军的士兵长期负责治安工作,对装备的要求也很低,当西方列强用新的后膛装填火枪取而代之时,八旗军还在使用冷兵器。
与此同时,清朝的统治者和八旗军的将领们,对满族传统的骑兵和射箭战术还抱有幻想,就连大名将青琴和尚都押在了骑兵身上,这显然是当时战争形式的幕后推手。
在太平天国和西方列强的一连串打击之后,清廷看到了八旗军的弱点,并试图恢复其军事力量。
他们意识到,除了守备部队外,第八旗军还需要组建一支机动部队进行野战作战。
终于,同年,清廷重启了明代著名的神机营的建立,组建了一支由旗兵组成的火器部队。
然而,清朝统治者对战争的理解并不好,他们认为只要拥有先进的装备,就可以与西方列强作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步兵和炮兵的配合是西方的优势。
因此,清廷虽然从沙皇俄国购买了大量的火器装备,但八旗军却无法发挥出这些**的真正威力。
当时,一些在华工作的西方军官看到清军的状况,主动请应练清军,但清廷担心这会导致兵力的丧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这使得清军的训练与最好的装备严重脱节, 战斗力与革命党所依赖的新军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清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在许多制度上都体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而八旗驻军制度的存在,尤其是京城外的八旗驻军,实际上是清朝统治者用来控制各地人民的手段之一。
为了维持民族差异,清初中期驻扎在京城外的八旗兵们,依然保持着满族人的生活习俗,这些兵死后,他们的尸体也被运到北京安葬,以维持旗兵对清朝的归属感。
然而,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驻军时间的增加,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当地人同化,由于军事训练松懈,这些旗兵看起来与普通人并无不同,渐渐地他们的民族意识也被侵蚀了。
而且,由于清朝中后期国家财政压力巨大,不得不停止遗体返京制度,进一步淡化了八旗将士对清朝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居住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京口副都海陵为首的八旗驻扎的1600余名士兵,在之前的战斗中给英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亡,最后战斗到全军全军覆没。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斗志,是因为这些八旗兵的后代世代驻扎在这里两百多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的军营就在他们祖先的坟墓旁边,他们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一切。
相比之下,辛亥革命是国内的战争,革命军队不会侵民灭地,所以这些旗人自然没有那么高的斗志。
至于京城的八旗军,在辛亥革命初期,就已经满是佯装领高薪的君子,战斗意愿也没有那么强烈。
除了军事素养薄弱、战斗意志不足等问题外,清朝高层的软弱也是导致八旗军不战而降的关键因素。
武昌起义爆发之时,清廷正在河北地区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演习——永平秋操,这让清廷有了一支可以直接参战的势力,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在铁路系统的全力支持下,军队还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武汉。
到达后,他们没有与革命军正面交战,而是以武器不足或等待增援为借口,一直躲在火车站。
作为清朝青年精英阶层的代表,他虽然在军事体系中身居高位,但对军事理论一无所知,对革命军非常忌惮,统帅的表现自然会影响清军的士气。
八旗军主力的表现还是这样,其他八旗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袁世凯与革命军达成和约后,清朝的新军基本上站在了清廷的对立面,在组织结构和军事素质上都远超八旗军,领袖们的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如此一来,八旗军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跟随清朝皇室投降。
八旗作为清朝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在早期的征服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到处扮演着秩序的捍卫者的角色,这使得它们始终代表着满汉民族之间的冲突和隔阂。
但事实上,八旗军的大部分士兵基本上已经完全汉化了,他们与老百姓的矛盾,其实就是统治阶级和老百姓的矛盾,他们对清朝皇室的认同感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
面对这种形势下来势汹汹的革命军,他们自然不会为一个垂死的王朝而死。
本文部分内容基于杨德石于2013年5月发表的《关于“同治中兴”时期八旗变迁的研究》。
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