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关羽在麦城战役中战败,不幸死在东吴之手,刘备再次点燃了他为关羽报仇的决心!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诸葛亮和赵云坚决反对,这让刘备感到颇为恼火,但又无奈。
作为新皇帝,刘备知道,此刻他需要更多地依靠诸葛亮、赵云这样的智者来协助他。 因此,刘备不顾他们的反对,坚决中止了复仇行动。 此后不久,悲痛的消息传来,张飞也被斩首,尸体甚至被送往东吴。 兄弟俩接二连三地遭遇了这场不幸,这让刘备大发雷霆,发誓要为死去的朋友报仇,实现他毕生的心愿——恢复汉朝的统一。 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想为两个兄弟报仇,实现自己的雄心和霸权,就必须先灭掉东吴,这已经成为他决心为之奋斗的最高使命。
面对刘备的执着和固执,诸葛亮和赵云不敢再说什么,知道继续劝说只会加剧矛盾。 此时此刻,满清王朝的文武大臣们都惶恐不安,他们担心刘备已经堕入仇恨的深渊,一味地追求着为关羽和张飞报仇的冲动行为,但他们并不一定明白,其实除了复仇之外,打败东武也是他要付出的实际行动。 在此之前,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明确表示,在天下英雄中,真正敢于竞争的只有你我。 刘备自然尝到了更深的意思,只是当时他并没有足够重视,因为当时他实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曹操。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诸葛亮和庞通的精心策划下,刘备成功挺进西川地区,势力逐渐扩大,麾下的兵力达到数十万人。 这时,刘备重新审视了世界形势,他意识到曹操过去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世界上唯一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似乎就是曹操。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以关羽和张飞死东吴为借口,出兵攻打东吴,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当时,世界的格局呈现出三国的局面。 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各自占领了大片领土,拥有数十万军队; 不过,江东孙权的疆域比较狭窄,兵力不足二十万。 也就是说,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地理位置,刘备和曹操都有足够的能力轻松击败孙权,但双方都不愿意轻举妄动,生怕在战斗中被对方抓住。
事实上,东吴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东吴著名大臣鲁肃曾深刻指出:曹操若强,就要与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 反之,如果刘备实力更强,他应该与曹操结盟,对抗刘备。 这确实显示了东吴的生存策略,那就是总是想方设法在夹缝中生存,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根本不敢小看自己的存在。
不过,刘备和曹操都把东武视为未来最大的敌人,都想尽快除掉。 在诸葛亮看来,只有先除掉曹操,东吴才会不加抵抗地自动投降。 这个时候,问题的焦点是,如果我们按计划行事,先攻克曹操,东吴真的会像想象的那样放弃胜利的果实吗? 答案显然不容乐观,毕竟曹操和刘备势力平平,要歼灭曹操并不容易。 刘备明白,只有先拔掉东武身边的那根刺,才能让自己全力以赴,毫无顾虑地与曹操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