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对中国态度的巨大转变背后意味着什么?
自1990年新加坡和中国正式建交以来,已经过去了33年。 在此期间,中国和新西兰的外交关系一直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
在经济领域,新加坡以独特的眼光积极开展与中国的交流,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 然而,新加坡当权者的政治立场一直模棱两可,这在李显龙接任总理以来尤为明显。
他逐渐从以前的中立姿态转变为协助美方霸权的走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显龙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李显龙态度的转变,与新加坡作为一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小国的地位密切相关。 新加坡由 64 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仅为 7143平方公里,超过上海的九分之一。
然而,新加坡占据了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北与马来西亚接壤,南与印度尼西亚接壤,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动脉,也是东南亚海空交通的重要枢纽。
凭借发达的码头,新加坡已成为连接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中转站,在世界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其在政治舞台上更具影响力。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对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1965年建国以来,他一直坚持务实与和平共荣的外交立场,直到2011年将决策权移交给李显龙。
李光耀很清楚,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大国竞争的对象。 但他也明白,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没有潜力成为真正的强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大国中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成为他外交政策的核心。 因此,他采取了积极与其他国家外交的姿态,同时在大国中保持平衡和中立的立场,这是新加坡务实外交政策的精髓。
在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区域间和平与合作基础后,新加坡积极扩大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外交关系。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基于李光耀的理念,即“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朋友,尽可能少的敌对或不友好国家”。 上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成功化解了国内的动乱,逐渐在东南亚国家中崭露头角。
李光耀意识到中国的潜力,在局势稍有缓和后,立即开始积极与中国进行外交。 1976年,他亲自访问中国,会见了总统***,并强调了新加坡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中国越强大,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力量就越平衡,新加坡就越安全。 ”
这种基于务实考虑的善意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
1979年,中国和新西兰签署了一项协议,开启了两国经济合作的序幕。 李光耀预见到中国的崛起,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派专业人员协助试点,得到邓功的深切赞赏,中新关系迅速升温。
1990年,中国和新加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进入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李光耀调整了外交战略,重点加强对华外交关系。
新加坡继续深化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并寻求在政治上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虽然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台湾问题上,它更愿意考虑中国的立场,以获得我们的理解,避免直接冲突。
总的来说,新加坡最初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亲西方的,但同时欢迎我们国家的崛起。 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最初促进了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合作,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新的矛盾开始出现。
李显龙于2004年成为新加坡总理,但直到2011年,李光耀才宣布辞去顾问职务。
在李光耀辞职之前,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深受其个人风格的影响,但由于人民行动党(PAP)在2011年大选中的支持率最低,李光耀决定放弃自己的决定。
李显龙出生于1952年,在新加坡的繁荣时期长大,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 与父亲李光耀相比,李显龙有着明显的西方背景,他对中国身份的认同远低于他的前辈。
在2011年正式接管新加坡后,李显龙迅速向他的新官员展示了三把火。
在我国强势崛起的背景下,美国深感不安,再次露出爪牙。 奥巴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加剧了大国之间的摩擦。
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新加坡成为美国的棋子,李显龙上任后就接受了这一角色。 自成立以来,实用主义一直是新加坡的核心外交特征。
当李显龙接手时,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不再像以前那样谨慎。 立足于国力发展,李显龙思考的更多的是怎样从全球化中获益,而不是如何维护国家稳定。
李显龙的外交态度比父亲更直接、更草率,他没有遵循过去的软战术。 同时,李显龙积极响应美国的战略决策,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同步合作,同时保持领先地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李显龙的外交政策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明显分裂。 在经济领域,中新经贸合作稳步提升,合作范围包括科技、教育等多层次领域,双边合作持续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重庆合作示范项目合作也取得显著进展。
但是,在政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与他的父亲相比,李显龙在处理与中国的摩擦方面更加强硬。 在许多场合,他在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上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立场,明确支持美国,甚至表现出美新结盟、反华反华的倾向。
2012年,新加坡同意向美军部署四艘濒海战斗舰,次年,新加坡的立场明显偏向于美国。
李显龙还明确表示支持美国转向亚太地区,并希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能够得到落实。 到2015年,新加坡在南海争端中的态度变得不和谐,他们发表了“地区以外国家有权就南海问题发表意见”的声明。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李显龙大胆地奉行西扩政策,积极响应美国的行动,成为亚太再平衡的领导者。 然而,新加坡的新领导人因为他的决定而陷入困境。
他所支持的亚太再平衡计划接近失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启动五年后,只有11个国家参与其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显龙选择将中国排除在外,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和G20峰会等活动中的成功是他不能忽视的事实。
特朗普当选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更像是一个笑话,美国试图通过它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但最终退出了该协定,李显龙此前的反华政策被现实证明是错误的。
作为一个华人人口超过70%的国家,李显龙已经表明,试图让新加坡在与中国的关系中保持中立是极其不明智的。
李显龙对美中关系态度的转变始于2016年。 当年,新加坡与美国建交50周年,李显龙借此机会首次访美,并表达了明确的态度。
“所有东盟国家都热烈欢迎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他说。 然而,李显龙很快意识到,继续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是不明智的。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赢得***两个月后,他在白宫正式宣誓就职,一切都变了。
特朗普震惊世界的第一个命令是重新启动奥巴马多年前废除的美墨边境墙。
美国公开指责全球变暖是中国的阴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建议人们使用紫外线辐射和毒液注射来对抗疫情,并在他们离任时随身携带机密文件,导致出人意料的搜查......联邦调查局特朗普的“推特治理”策略让这个美国超级大国成为全球笑柄,他的一些荒谬言论也成为了嘲笑的对象,比如“用他愚蠢但令人震惊的言论维护世界和平”。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美国大选无疑是一次大败。 然而,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
2016年1月16日,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式开始运作,仅仅9个月后,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其中第五种货币。
当年,第十一次G20峰会在杭州举行,“中国计划”赢得了人民的心,受到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赞扬。 今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大放异彩,长征五号、七号新火箭、天宫二号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等项目相继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关键节点已经达到,中国正式进入太空强国行列。
在当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凭借出色的竞技水平共斩获70枚奖牌,尤其是中国女排3比1逆转塞尔维亚,重新登上奥运冠军宝座,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无论是经济实力的提升,还是科技、体育等软实力的进步,中国都以优异的成绩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列强之列。
新加坡外交政策的转变:李显龙的实用主义选择。 从公开支持美国到发出亲华信号,李显龙的外交策略发生了变化。
他赞扬了中国的高铁和移动支付,并希望新加坡能借鉴中国的经验。 进入2019年,李显龙的处境与三年前大不相同。
2020年2月1日,李显龙就疫情发表演讲,强调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更不是种族问题。
他指出,仅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认为有病毒是无知和不合逻辑的,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事实,理性地看待事物,认清谬误。
他列举了中国为应对疫情作出的贡献,赞扬了中国抗击疫情。 他说,中国正在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蔓延,包括取消所有出境旅行团,安排专机接回湖北海外旅游团。
因此,中国正在负责任地应对这一流行病。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他坚信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共同努力克服当前的挑战。
李显龙的亲华态度在采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他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各国要想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做生意。
李显龙预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成为亚洲各经济体最大的合作伙伴。
因此,亚太地区各国都需要抓住机遇与中国合作,否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总的来说,李显龙深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中国合作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2022年11月17日,两国领导人在曼谷会见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李显龙对这次会晤感到非常高兴,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他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新加坡期待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希望双方在现有双边合作机制上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各项合作项目的发展,包括苏州、天津、重庆三大一流项目、苏州、天津、重庆、重庆、天津、重庆、重庆、 以及广州知识城的国家级项目。
最后,李显龙强调,他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一个强大而友好的中国将对该地区和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李显龙对美中关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会见我国之前,他对拜登**对中国的全面出口管制措施表示关切,并明确警告美国,如果与中国脱钩,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该地区的稳定。
他认为,脱钩的后果包括减少经济合作、减少相互依存、减少信任,并最终导致全球不稳定。 当被问及新加坡的态度时,他坚定地支持中国,并强调:“我们不评价自己,更不用说我们的朋友了。 ”
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国家利益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必须在大国中寻求立足点。 各种态度的转变,都只是为了生存,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应该有更豁达的心态。
这样的国家数不胜数,赢得他们支持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自己。 幸运的是,中国一直致力于自力更生。
1.新华网专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详细分析新加坡的对华政策。 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新加坡对华政策的动向。
3.从李光耀到李显龙,《江苏社会科学》深入分析了新加坡对华外交战略发生了哪些变化。 4.新华网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进行了独家对话,解读了新加坡对华政策的演变和挑战。
5.对新趋势的新加坡**对华政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提供了全面的解读。 6.李光耀对李显龙、新加坡对华外交战略的变化与挑战、江苏社科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