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3》能看到宋云辉事业腾飞吗? 从炼化领域到农药行业,宋云晖的事业感觉越来越窄,哪怕是竹农药农药的研究,与大型化工产生的产值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他只是不想丢下澎阳厂的三百多名工人,陆部长是要申请化工部的人事,他知道宋云辉是个人才,所以当宋云辉觉得自己花了一年时间搞农药研发的时候,他很生气, 恨铁不成钢,也十分惋惜,说不定宋云辉会失去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
在一家小型化工厂从事研发有多容易? 尤其在国内化工企业正在研究这个领域,仍然没有突破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能少,虽然有人在研发,有基础,但设备老化,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问题很多。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宋云辉想到了把所有旧设备都卖掉,这样钱就可以作为资金来支持研发。
宋云辉没有离开,因为他要拯救鹏阳厂,让一个老旧的小农药厂重新焕发活力,有了新产品,他才能起死回生。
有的工人不想辞职,不想被买断,只好接受没有工资的现实,坚持一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出去打工,打零工,给工厂挣钱,支持研发,被当成生产自救。
回顾90年代初的国企改革,我觉得还真不陌生,国企本来就是铁饭碗,一辈子都见了头面,但一下子丢掉这样旱涝保收的工作确实挺难的。
当时采购进口设备需要提交各级审批,就算有钱也要提交申请等待审批,宋云辉急于找关系疏通,但因为澎阳厂规模小,考虑之急,澎阳厂的设备采购不会被放在关键位置, 如果获得批准,它将占据该省的外汇份额。
如果久久没有结果,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工厂的员工不甘心,觉得自己吃了亏,又不服气,就会在背后胡说八道,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十九。
那边的工人心里有想法,想着西边,还想着卖旧设备是不是有腐败问题,也在追风追影汇报,宋云晖实在是冤枉了,暂时也没什么好奖励,留在厂里的一些工人也不领情。
反正大众监管是好事,但随意举报却很麻烦,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私心的人来说,肯定会觉得很委屈,说服自己这是认知偏差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也没关系,但这样的事情的发生,也让做事认真的人难过。
宋云辉绝对可以带工人完成研发任务,但以后他真的会留在农药厂吗? 东海厂不是想把他调回来吗? 他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