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系列,中科院发布人形机器人

小夏 科学 更新 2024-02-15

近日,在乔红院士的带领下,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并展示了其血统人形机器人Q系列,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操作和类脑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的原创性成果。

多机器人协作。

团队基于“环境吸引域”理论和多年积累的原创创新技术,攻克了高爆一体化关节、AI赋能设计、机器人大模型、人形合规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难关,建立了人形机器人设计与组装的“大工厂”,实现了软硬件系统快速构建和优化的全过程人形机器人。

据了解,这家“大工厂”已经生产了多款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样机,包括:

针对适应复杂室外环境的需求,研究团队推出了仿生高动态机器人Q1,具备全身姿势精准跟踪和平衡控制能力; 多地形适应机器人Q2可以适应室内外各种复杂地形,并保持稳定的运动状态。 高爆运动机器人Q3通过批量鲁棒控制技术,展现出优异的环境适应性,有望为农田作业、野外巡检等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人机协作。

在探索人体运动特性和精准操作原理方面,团队开发了人形机器人Q4,模拟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肌肉分布特征和运动神经回路的控制机制,实现高顺应性和高精度运动,为构建新一代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高性能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自主组装。

面对室内场景智能多任务处理的需求,研究团队将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集成到人形机器人Q5中,使其具备快速准确的任务逻辑推理和执行能力,预示着该类型机器人将在智能工厂运营、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机器人射箭。

此外,人形机器人“大工厂”的模块化、系列化生产能力,不仅可以快速生成多种定制化的人形机器人系统,还可以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标准的制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甚至实现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自产、自建、自演进奠定基石。

机器人为手机充电。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了原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杂系统管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获批的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目前,科研团队的工作得到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前期研究项目和2035创新任务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的活动,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团队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聚焦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培育、场景拓展、产业生态建设和支撑能力强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章

    中国科学院发布《森林火灾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

    月日,中国科学院发布 森林火灾碳排放研究蓝皮书 分析了 年全球森林火灾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动态,评估了全球重大极端森林火灾事件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专家们呼吁,未来将森林火灾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同时加强森林极端火灾防控,深化相关科研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

    从科幻到现实,Q系列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新时代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推出Q系列人形机器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Q系列机器人以其高度拟人化的外形设计和智能内核,展现出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任务执行能力以及惊人的灵活性和控制精度,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研究的最新里程碑。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是全球机器人探索的巅峰目标...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Q系列人形机器人系统

    近日,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血统人形机器人Q系列亮相。本研究是研究院人形机器人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的带领下,面向国家航天和制造业的重大需求,基于 环境吸引域 高精度操作的原创创新积累和类脑智能机器人理论,并自主突破高爆一体关节 AI赋能设计 机器人大...

    马斯克将于12月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行走速度将提升30%。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于年月发布。据悉,该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将提高 其平衡感和身体控制力也将得到改善。预计在未来 年内交付,数百万台的产量预计最终将低于 , 美元。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和期待。Optimus 是特斯拉开发的人形机器人,旨...

    40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招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以下简称水生研究所 是我国唯一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开展基础性 战略性 前瞻性的重大科技课题,聚焦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满足国家在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