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额是指**或其授权机构在规定期限内,根据排放控制目标分配给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 它是一种政策工具,用于帮助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如果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小于分配配额范围内的配额,则可以最大化超额配额的成本效益。 简而言之,碳配额是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所需的配额,它代表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通常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计算。
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下:
1.重点排放单位:根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重点排放企业是指年碳排放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这些单位通常是发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企业。
2.非重点排放主体:除重点排放企业外,其他企业、机构和个人也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但其交易活动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3.碳排放权配额登记机构:负责碳排放权的登记、登记和管理,确保碳排放权的准确、安全、高效运行。
4.排放权交易机构:提供碳排放权交易平台,负责交易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确保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5.投资者和交易员:包括各种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和专业交易员,他们在市场上买卖碳排放信用额,以实现投资收益或对冲风险。
6.*监管机构: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和交易活动的合法性。
7.减碳项目开发商:他们通过开发减排项目(如可再生能源、植林等)获得碳信用额,可用于碳市场**。
8.第三方服务商,如咨询服务、研究机构,为碳市场各方提供政策咨询、交易规划、数据核实等专业服务。
在碳交易市场中,所有参与者通过碳排放权的购买和分配,实现碳排放权的流动和分配,进而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减排。 通过市场机制,碳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减排动力,也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截至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以下是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一些现状:
市场规模和增长:自 2021 年 7 月全国排放交易市场 (NERC) 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已覆盖发电企业2257家,累计碳排放配额超过44亿吨,成交额超249亿元,平均综合成交价5643元吨,较第一业绩周期综合成交均价上涨约32%。
行业覆盖和拓展:2024年全国碳市场将进入第三个履约期,届时将包括水泥和电解铝行业。 在该部分中。
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履约期,只有一个火电部门被纳入国家碳市场。 “十四五”期间,业界预计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八大能源密集型行业将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 据了解,预计2024年水泥和电解铝行业将基本纳入全国碳市场,目前尚无纳入其他行业的时间表。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我国碳交易市场将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保障数据质量,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更加清晰的法律保障。
优质作者名单